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2《我们有精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2《我们有精神》

资源简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
活动主题:我们有精神
课题:我们有精神
【教材分析】
《我们有精神》一课,属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的第二课。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侧重帮助学生实现内在和外在精神的结合。教科书以“这样真精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有精神”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有精神”。教材通过对学生坐姿的对比图,帮助学生了解“有精神”的价值,以此说明“有精神”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在第三个小主题“我们天天有精神”中,引导学生让有精神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于“有精神”的理解比较单一,通过调查发现,有75%的同学对“有精神”的理解局限于对外在精神的感受,往往认为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只有15%的同学能理解“有精神”也包含内在精神,还有10%的同学认为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并不重要。所以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环节正面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掌握一些有精神的好方法,并督促学生不断这样去做,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出什么是真正的有精神。
2.通过对比,说明有精神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3.生活中愿意养成天天有精神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正有精神的内涵---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ppt
(2)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播放“阅兵仪式”等场景。
2.学生交流感受,初步理解什么是有精神。
小结:同学们的心里可能都有感受,解放军叔叔们步伐整齐,精神抖擞,就是有精神。同学们坐姿端正,声音响亮,也叫做有精神。
【设计意图:视频引入主题】
什么样子有精神?
1.自由交流,找出身边的榜样,进一步理解“有精神”的内涵。
2.课件展示学生平时有精神的生活场景,交流什么样子是有精神的。
小结:明确不仅是外在的衣着整齐、坐姿端正、声音响亮就是有精神,真正的有精神还有做到自强、自信,要外在精神与内在精神相结合。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榜样切入,进而举例什么样子是有精神,进一步明确只有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三、生活中为什么要做到有精神。
1.展示升旗仪式时的照片,观察升旗的哥哥姐姐们有精神吗?观看仪式的同学们又是怎么做的?他们有精神吗?
小结:在升旗仪式这样的集体活动上,我们要做到庄严肃穆,做到有精神。
2.
继续出示照片,我们接着来看看照片中学生生活中的语言、行为、精神面貌等,具体说出有精神应该有哪些表现,有哪些好处。
小结:有精神不仅可以让我们身体好,还可以让我们面貌好。我们要从小养成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做一个有朝气、健康向上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照片,比较有精神的好处,从而理解我们要有精神】
展示自己有精神的样子
小组交流自己什么样子有精神。
小组上前表演自己有精神的样子。其他同学认真观看,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什么样子有精神,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成为有精神的孩子】
学习绘本
1.展示动物王国小动物们的说法、做法。
2.小组内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3.总结并鼓励大家做到真正的有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绘本故事,辨别什么才是真正的有精神,加强行为训练,帮助学生养成有精神的良好生活习惯。】
板书
我们有精神
衣着整齐
站直坐正
认真听讲
大声发言
高兴地唱歌
欢乐的跳舞
充满阳光
充满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