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同步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同步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图传递的信息与下列有关(???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你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3.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过“东学西渐”为主到“西学东渐”为主再到如今东西文化双向交流频繁的演变趋势。下列史实能体现“西学东渐”现象的有(???

?①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利玛窦来华传播宗教和科学技术
?③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传播佛教?
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下列历史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①布鲁诺----提出“日心说”,被教会判处火刑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③林肯----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奴
④徐光启----撰写《几何原本》,传播西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下列有关李时珍医药学的资料,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
A.?正在播放的电影《李时珍》????????????????????????????????B.?唐明邦的著作《李时珍评传》
C.?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D.?李时珍博物馆的解说词
6.晚明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科学家,他们写下大量影响深远的著作。下图选自其中一本,它的作者是(
??)
A.?李时珍????????????????????????????????B.?徐光启????????????????????????????????C.?宋应星????????????????????????????????D.?徐霞客
7.“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设置特务机构???????????????????B.?设立军机处??????????????????C.?实行八股取士????????????????????????D.?制造文字狱
8.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
A.?①——出现“文景之治”???????????????????????????????????B.?②——推行崇文抑武
C.?③——创立行省制度??????????????????????????????????????????D.?④——戚继光抗倭
9.试试你的眼力,下面搭配错误的是(???
)
A.?大闹天宫
——《西游记》??????????????????????????????????B.?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
C.?武松打虎
——《水浒传》??????????????????????????????????D.?黛玉葬花
——《西厢记》
10.明清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是指(???
)
A.?古典小说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文学主流???????????????B.?传统科技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C.?通过戏剧形式,鞭挞吃人的封建礼教??????????????????D.?具有反封建的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
11.材料一: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在此之前,官员的选拔依据主要是什么?
(2)你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3)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宪庙设立军机大臣……然后机务慎密,议政之弊始革。
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材料三: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寥寥,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1)材料一中“议政之弊始革”中的“弊”指什么????
(2)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清初政权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变化?分析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销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些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4)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二:1726年(雍正四年),礼部侍郎查嗣庭主持江西省乡试,他以《诗经》中“维民所止”四字为考题,被认为“维止二字,意在去雍正之首”,以“大不敬”罪入狱,死于狱中。文字狱是自古就有的,但以清朝为最。尤其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厉害。
(1)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明朝改变科举制度与清朝大兴文字狱,其相同的目的是什么?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在古代曾有过对外开放、经济繁荣的辉煌时期。但到了近代,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工业革命、开拓世界市场,并称霸整个世界时,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就开始衰落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去。
(1)请列举史实说明“中国在古代曾有过对外开放、经济繁荣的辉煌时期”。
(2)到了近代,为什么“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就开始衰落了”?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请列举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两个世纪中的重大事件各一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统一货币,规定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在全国使用的货币。
A项秦始皇与题干图片传递的信息有关,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题干图片传递的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要求具备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及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天工开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齐民要术》
?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的识记。
3.
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学东渐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15,16世纪左右新航路开辟后)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玄奘西行到达天竺,即现在的印度及周边地区,与近现代西方文明无关,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学东渐史实的识记。
4.
B
分析: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哥白尼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启了科学观念的变革,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布鲁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发展;故①搭配错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故②搭配正确。林肯通过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度,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故③搭配正确。徐光启与另外一位传教士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原本》,并定名为《几何原本》,吸收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对我国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故④搭配错误。
B项②③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人物与史实搭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
C
分析: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第一手史料更为可信,第一手资料没有掺杂个人观点。题干有关李时珍医药学的资料,属于直接史料的是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
ABD三项都属于间接史料,不符合题意;
C项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属于直接史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关于李时珍的医药直接史料。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后世尊称他为“药圣”,著有《本草纲目》。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理解并识记明朝三部科学著作的相关史实。
6.
C
分析:题干图片选自《天工开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B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宋应星是《天工开物》的作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天工开物》的知识及学生的识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晚明时期”。
7.
D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考点的理解。文字狱是指统治者故意从诗文中摘取片言只语,罗织罪名,对作者加以严厉惩罚的做法。“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句诗在当时被认为是讽刺清廷,因此这位进士被斩首。因此,本题
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文字狱的做法。
8.
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顺序,及发生在各朝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图表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唐朝、北宋、明、清四个朝代。文景之治发生在西汉,北宋推行重文抑武,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明代戚继光抗倭,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王朝更替顺序,及发生在各朝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
9.
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明清文化的相关知识。选项D中的黛玉葬花应该记录在《红楼梦》中,不可能记录在《西厢记》,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的搭配都是正确的,故不选。
【点评】知道中国重要小说的内容。
10.
A
分析:明朝中后期,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市井人物登上以上殿堂;古典小说异军突起,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
A项古典小说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文学主流是明清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文化的鲜明时代特点。准确识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文学主流。
二、材料分析题
11.
(1)隋朝;门第的高低
(2)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3)因为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科牵制度已经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分析:(1)材料中提到的选举制度是指科举制度,之前是九品中正制依据的是门第,根据课本即可答出。
(2)根据课本内容答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即可。
(3)科举制在明清时期成为八股取士,答出其弊端即可。
故答案为:(1)隋朝;门第的高低。
(2)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3)因为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科牵制度已经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
12.
(1)议政王大臣会议拥有很大权力,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是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诸王大臣大多不谙世务。
(2)变化:清朝初期,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被军机处取代。原因:议政王大臣大多不谙世务,办事能力低下;根本原因是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
(3)政策:实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消极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4)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
材料一中“议政之弊始革”中的“弊”指议政王大臣会议拥有很大权力,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是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诸王大臣大多不谙世务;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
清朝初期,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被军机处取代

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销的原因是议政王大臣大多不谙世务,办事能力低下;根本原因是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
(3)依据材料三信息“
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三中清朝实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实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4)依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到了清朝以后,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故答案为:(1)
议政王大臣会议拥有很大权力,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是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诸王大臣大多不谙世务。
(2)
变化:清朝初期,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被军机处取代。原因:议政王大臣大多不谙世务,办事能力低下;根本原因是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
(3)
政策:实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消极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4)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点评】(1)(2)属于同一类型,都是要求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回答,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读懂材料含义进行回答,难点是材料是文言文,理解有困难;
(3)本题的第一问,需要学生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读懂材料含义进行综合分析回答。
13.
(1)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
(2)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文化专制的相关史实。明清文化专制的主要表现是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明朝改变科举制度与清朝大兴文字狱,其相同的目的是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
【点评】掌握明清文化专制的相关史实
14.
(1)西汉时开辟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郑和下西洋,促进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2)内因:政治上,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体;思想上,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才,阻碍社会进步;外交上,闭关锁国。外因: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期。
(3)1978年中共第十一
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20世纪:香港、澳门回归。21世纪:成功举办G20峰会等。
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都属于古代我国对外开放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就开始衰落的原因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进行分析。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转折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结合1918年改革开放后的重大事件作答即可,如港澳回归、G20峰会的举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故答案为:(1)西汉时开辟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郑和下西洋,促进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2)内因:政治上,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体;思想上,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才,阻碍社会进步;外交上,闭关锁国。外因: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期。
(3)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20世纪:香港、澳门回归。21世纪:成功举办G20峰会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的对外开放、闭关锁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