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1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中国近代第一次遭受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的发动者是(  )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2. 英国著名香港史专家安德葛在《香港史》中写道:“(林则徐的禁烟计划)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下列属于林则徐“付诸行动”的是(??? )
①缉拿烟贩??? ②禁止中英贸易???
③率军坚守定海??? ④虎门销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D.?①④
3.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瑷珲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北京条约》签订后
4. 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是(  )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C.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5. 两个“强盗”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指挥和血汗的世界名园,化成一片焦土!这两个“强盗”是( )
A.英美联军 B.美法联军
C.英德联军 D.英法联军
6. 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望厦条约》 D.《虎门条约》
7. 近年来,广西梧州着力打造太平天国永安古城文化景区(见下图)。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与永安有关的是(  )
A.金田起义 B.封王建制
C.天京陷落 D.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8.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田产均耕”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分土地,土地所有权归皇上帝所有。它一方面抓住土地所有权不放,另一方面制定出“剩余归公”的原则规定,将农民剩余劳动所生产的一切都收归国家。这反映出《天朝田亩制度》(  )
A.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契合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实现土地和产品平均分配
D.严重脱离农民实际要求
9.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文中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天京事变的严重内耗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10.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这句话最能说明(  )
A.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
B.中国力避冲突,避战保船
C.中国是日本占领朝鲜的障碍
D.日本独吞朝鲜后入侵中国
11. 民族英雄左宝贵组织清军,与日军在玄武门展开血战,最后以身殉国。上述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战役中(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镇江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2.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体现在( )
A.《马关条约》割地多且大
B.《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内地且富庶
C.《马关条约》赔款数额多
D.《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开设工厂
13.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录片《1902年的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展现当时东交民巷的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英法等国使馆林立
B.美国使馆在举行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着日俄等国军队
14. 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 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北京城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材料二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分别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果子”指什么?
(3)当材料二中“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4)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5)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17. 在历史长河中,船承载着一段历史,更见证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列举一则史实,佐证“这些中国船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的。
(2)“1840年英国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蹒跚走入近代。”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上述材料对于我们扬帆复兴之船有何启示?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逐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材料二 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2)材料二中的情境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情境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这一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AAD 6-10BBDCA 11-15ADCDD
二、非选择题
16.(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和法国。英国和法国。中国。列强在华的特权和利益。
(3)不会。他的目的是取得清政府的好感,谋求在华更大利益,坐收渔人之利。
(4)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和杀人狂,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只是欺世盗名,也是自欺欺人。
17. (1)船只数量多,载重量大,随航人员多,船上配备航海图、罗盘针,满载精美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首航时间比哥伦布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坚持和平交往,反对侵略;落后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海洋强国等。
18.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条约:《辛丑条约》。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含义: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或成为“洋人的朝廷”)。
条款: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腐朽的封建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