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月亮月光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准确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通过课堂学习,了解四四拍弱起小节的节奏特点。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读谱,并熟练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在歌曲中学习弱起小节的节奏特点。教学过程:歌曲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表演,想看吗?生:想。(师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师:这是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月亮总使人联想到家乡温馨静谧的夜。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我们家乡跟月亮有关的歌曲《月亮月光光》,它是由台湾作曲家钟哲亮先生根据闽南童谣改编的歌曲。学习歌曲的同时老师还想带大家一起逛一逛我们的家乡。(出示课题《月亮月光光》)新课导入。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师:瞧,第一站我们来到东西塔,东西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你听,这两座古老的石塔正在诉说着一段怎样的往事?师:谁来告诉老师,这段往事是怎么样的呢?(提示:是抒情柔美的、还是紧张激烈的?)生:抒情柔美的师:你是怎么判断的?生:从曲调稍慢,节奏稍慢……2、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师:你的听觉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真强,我们家乡的节奏是稍慢的,故事柔美抒情的,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旋律——《月亮月光光》。现在让我们更仔细地听一听,它们真正在诉说着什么?师:谁能告诉老师听到了什么?生:月亮月光光,起厝田中央,树仔橄,花开香,亲像水花园。师:谢谢你的分享,老师也仿佛看见这美丽的月夜风光了。让我们告别古塔,乘着歌声的翅膀前往下一站去探索你们口中的水花园吧。3、带着节奏读歌词。师:第二站我们要去五店市。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水花园!精美的闽南古厝,出砖入石,还镶着石刻壁画,太美了,老师忍不住想吟唱我们家乡的童谣。师:(月亮月光光,起厝田中央,树仔橄,花开香,亲像水花园。)师:好听吗?你能试一试吗?生:(月亮月光光,起厝田中央,树仔橄,花开香,亲像水花园)师:他读得怎么样?谁来点评下,好,好在哪里,不要又有哪里需要改进?生:(月亮月光光,起厝田中央,树仔橄,花开香,亲像水花园)师:这么一改就更完美了。现在咱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要学习他好的地方,也要注意刚刚同学的提的意见。4、学唱歌曲。师:伴着你们的歌谣,我们离开了五店市,继续踏上新的旅程。第三站,我们来到安平桥,安平桥有着“天下无桥唱此桥”的美誉,宋朝至今历经了一千多年的风霜雪雨,每一块石板仿佛都流露出蜿蜒曲折的旋律,下面就让我们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师:请同学们用lu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注意身体坐正,眼睛眉毛都要张开,声音要打到头腔。师:音高再注意点就更好了。生唱师:这声音可真好听,有谁能试着唱一唱歌曲的旋律?生:356123师:唱得真不错,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唱一唱。生唱师:同学们,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生:四四拍。师:每小节几拍?生:4拍。师:细心地同学已经有所发现,这首歌曲最前面那个小节只有一拍?师:我们四四拍的节奏规律是强、弱、次强、弱,那么这一拍刚好在第四拍弱拍上,我们称这样起于弱拍的小节为弱起小节,小节里不足的节拍由最后一小节三拍来补足。那么弱起小节就是第一音演唱要弱,请同学带上这样的处理方式,再唱一遍。师:下面让我们试着加入歌词,老师一句,你们一句试一试行吗?生:行。师:太棒了,现在你们可以过桥了,请你们跟着旋律完整地演唱歌曲吧。师:长长的石桥回荡着我们悠扬的旋律,让我们告别古桥,踏上下一站旅程吧。5、综合性表演。师:最后一站我们来到闽台缘博物馆,博物馆里的一件件展品无不述说着台湾与我们闽南一脉相承,今晚在闽台缘博物馆门前有一场“闽台心连心”文艺晚会,咱们快围过来欣赏吧。师:他们的表演形式都有哪些呢?生:古筝伴奏,童声合唱、舞蹈……师: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现歌曲呢?生:葫芦丝、碰铃、打节拍……师:好,那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请你拿起你的乐器练习一下,如果练好了咱们也能参加这次表演,说不定还是今晚最大的亮点呢!三、课堂小结师:孩子们,愉快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今天这节课马上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通过今天的游玩,我们不仅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月亮月光光》,也参观了几处我们家乡的好风景。老师希望今后大家能更热爱我们的家乡,更爱我们的生活,家乡处处是美景,请你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发现我们家乡的美,推广我们家乡的美,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