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社会法治期中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右边括号里,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探究性学习是提升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右图节选自某同学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其主题是 ( ) A.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B.地方权利不断削弱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丞相制度不断完善 2.《晚明》是一部以明末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展示了真实的明代市井生活,其中可以引用的场景有( ) ①在手工工场中从事纺织业??????? ②在家偷偷阅读小说《红楼梦》 ③外来物种甘薯逐渐在各地栽种??????? ④在北京的戏楼里观赏京剧表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明末清初,大胆批判高度膨胀的皇权,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思想家是( ) A. 王夫之 B. 曹雪芹 C. 顾炎武 D. 黄宗羲 4.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选项中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已占主导地位 B. 商品经济活跃异常,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C. 苏州等地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D.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不断增长,成为主要货币 5.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与同时期欧洲相比,属于共同点的是( ) A. 都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 B. 都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 C. 都出现了反对专制皇权的进步思想 D. 都在手工工场产生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的阶级 6.卡里库特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第三大城市。15——16世纪有两位著名航海家先后在这里登陆。这两位航海家分别是( ) A. 鉴真? 迪亚士 B. 郑和? 哥伦布 C. 郑和? 达·伽马 D. 鉴真? 麦哲伦 7.历史学家吴于廑认为,近代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以1500年左右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下列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依据的是( )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启蒙运动 D. 法国大革命 8.华盛顿和拿破仑是某同学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为此某同学对他们的主要活动进行了如下概括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②都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 ③都是19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④都曾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1785年,约翰·亚当斯被任命为第一任驻英大使。当他抵达伦敦赴任时,英国外交部的一位官员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人来到伦敦?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这说明( ) 英国不承认美的独立地位 B. 当时美国还未能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C. 美国宪法规定各州有独立的外交权 D. 美国驻外使节由各州选派 10.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与“理性之光”和“思想的牢笼”有关的分别是( ) A.文艺复兴 焚书坑儒 B.科学革命 闭关锁国 C.文艺复兴 文化专制 D.启蒙运动 文化专制 11.柯桥区某中学举行宪法宣传活动,下列可作为宣传标语的是(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④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表明( ) A.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 B.我国是世界上人权状况最好的国家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扶贫济困 13.2020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抗“疫”的胜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其中的最大优势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尊重和保障人权 14.以下能正确反映右图主题的选项是( ) A.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B.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C.公民要依法履行义务 D.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15.《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民法典》对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紧急自卫权、继承权、人身权利等公民的基本权利做了详细和深度的规定,可见( ) ①民法典规定的内容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是根本法,规定和制约了民法典内容 ③民法典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④民法典是基本法,细化并延伸宪法的内容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④ ? D.③④ 16.自2020年2月实施“停课不停学”以来,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在延期开学期间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电视空中课堂,免费提供有关学习资源。这主要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是( )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人身自由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 D.文化教育权利 17.在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这一内容时,小杨同学用图示法加以梳理。以下正确的是( A ) 18.在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是( ) A.享有言论自由 B.享有人身自由 C.行使监督权 D.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右边漫画《定罪》警示我们( ) ① 网络空间没有言论自由 ② 公民有言论自由,但自由有边界 ③ 任何人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④ 任何公民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D.①③ 20.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宪法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 宪法是由党制定的 ② 党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③ 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④ 宪法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社会法治期中检测卷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0分)围绕特定历史主题搜集史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是某次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书中的历史。 文献资料 反映的措施或制度 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 ……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 ——《明史》 ① 伊犁为新疆都会,现在驻兵屯田,自应设立将军总管事务” ——《清高宗实录》 ② (1)写出表格中①、②所反映的措施或制度。(2分) 材料二:实物中的历史。 (2)下面实物资料反映了清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哪些措施?(2分) 材料三:明清时期的特点之一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巩固统治,两者密切相结合。 请列举史实印证材料三中的观点。(4分) 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推断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历史主题。(2分) 22. (14分)阅读材料,通过中西对比宏观感知世界发展的潮流,准确分析中国形势。 材料一:乾隆年间西方国家部分大事示意图 (注: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 材料二: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摘编自《清实录》 材料一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些国家?从这些事件中可以推测当时西方在政治方面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4分) 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苏州当地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他们的生产方式变化中,你能推断出什么结论?(4分) 遗憾的是,材料二中新出现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寻找“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的相关证据,并简述其后果。(6分) 23.(10分)艺术和历史才是建筑的精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故宫 (1)请依次将①②处填写完整。(2分)① ② 华盛顿纪念碑 注:纪念碑内部中空,嵌有中国赠送的碑文,热情歌颂了华盛顿的主要事迹及其意义。 汉字碑文(节选) 对应的事迹及意义 “起事勇于胜广(陈胜、吴广起义)” 示例: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揭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割据雄于曹刘(曹操、刘备)” ③ “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 ④ (2)仿照表格中的示例,请在表格中的③④处续写你的解读。(4分) 巴黎圣母院 (3)结合材料,探寻法国人民的行为背后蕴含的时代诉求。(提示:试从政治和思想两个角度加以分析)(4分) 2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某自小学习勤奋,在校期间,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部队。退役后,自筹资金,经营餐饮业,同时悉心照料年迈的父母。由于守法经营,按规定纳税,多次被评为先进分子,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1)王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4分) (2)王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义务?(4分) (3)公民应该怎样依法行使和维护权利?(6分) 25.(12分)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某班同学借此开展了项目化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议大事】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全国人大“议大事”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道理?(4分) 【忆修宪】小组同学对2018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开展了学习,将第一条第三款修改前后进行了对比。 (2)通过该条款修改前后的对比,你能得出哪一结论?(2分) 【悟行动】“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 --卢梭 (3)看过卢梭之言,一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认同宪法,就可以让宪法铭刻在公民内心。”请从“增强宪法意识”的角度,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6分) 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社会法治期中检测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C C C B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A C D A B C C 二、非选择题 21.(10分)(1)①明朝进一步加固、增修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南下;(1分)②伊犁将军 。 (1分) (2)册封达赖;(1分)设置驻藏大臣。(1分) (3)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清朝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设置驻藏大臣等。(任选2个得2分)对外抗击外族入侵:戚继光等将领奉命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以武力抗击沙俄入侵,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等。(任选2个得2分) (4)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分) 22.(14分)(1)英国、美国、法国(3分);政治上,西方正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1分)。 (2)变化:生产目的由自给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劳动由自己生产变为雇佣劳动;生产规模由小变大(写出2点给2分)。结论:商品经济活跃或者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3)史实:重农抑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自大(3分)。后果: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2分),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1分) 23.(10分)(1)改土归流;明成祖(永乐)。 (2)① 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而独立);②制定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4分) (3)政治角度:“摧毁国王雕刻”,反映了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要求;思想角度:“改名理性殿堂”,反映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的核心思想;或“自由女神像”,)反映了启蒙运动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张。(4分) 24.(14分) (1)受教育权;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出两点即可)(4分) (2)受教育义务;依法服兵役义务;赡养扶助父母义务;依法纳税义务;劳动的义务。(答出两点即可)(4分) (3)第一,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要尊重他人权利);第二,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第三,依着法定的程序来行使维护权利。(每一点2分,共6分) 25.(12分) (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4分) (2)我们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2分) (3)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1分)。宪法铭刻在公民内心,需要我们增强宪法意识(1分)。除了认同宪法,我们还要学习宪法,践行宪法。(2分);此外,除了我们个人积极增强宪法意识,国家也需要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多种途径,活动,来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让宪法真正铭刻在公民内心。(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