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2 风向和风力 年级及学期 四年级下学期 相关领域 地球与宇宙科学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课件制作者 审核 教学分析 《风向和风力》一课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课标要求是能利用风向、风力等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 风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通常用风向和风力来描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度。对于学生来讲,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感受到风,但对风向和风力概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要让学生能够利用风向、风力描述天气,仅靠记住风向和风力的概念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在观测实践中掌握观测风向和风力的方法,这样,对天气的描述才会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本课主要基于学生对风的现有认知,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风向和风力,并通过制作简易风向标等工具来观测风。 本课主要培养的思维方法为分析、比较和综合。这种课型以前都是以讲授为主,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在揭示风力、风向概念前,安排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分析图片的内容,引发思考。在利用飘动物体判断方向时,弄清物体飘动的方向与风向之间的关系,是判断风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时引导学生把看到的现象与“看不见的”风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把抽象的风向变成头脑中的“形象”,利于学生对风向的理解和判断。在利用“风级歌”估测风力时, 需要学生对周围物体的飘动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因为物体实际的状态并不一定能和“风级歌"中描述的现象一一对应,所以需要结合多种现象进行比较,作出判断。这也是一个仔细观察、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观测风向和风力的方法,能够利用风向和风力描述天气。 科学探究: 在活动中,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测能力;会用飘动物体识别风向,会用风级歌判断风级;学会制作风向标的模型。 科学态度: 学生通过对风的观测,初步具有实事求是、严谨踏实、与人合作、坚持观测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并意识到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对风的观测,掌握识别风向、判断风力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风向的概念;坚持观测记录一周的风向和风力。 二、教学准备 制作简易风向标的学具材料、课件。 三、安全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正确使用学具材料,用心观察,注意安全。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 意图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如何观测一天的气温。除了气温,天气预报中还常预报哪些要素? 2.今天我们来认识风。关于风你有哪些了解呢?风有什么作用? 3. 提问:在需要风的时候,我们怎样更有效地利用它呢?面对破坏力极强的大风——台风时,我们又怎样才能减轻风带来的不利影响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介绍对风的认知。 学生回答:对风进行观测。 提出问题,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从观测风的意义引出观测风的问题,承上启下 认识并观测风 二、认识并观测风 (一)认识风的观测的两个项目 1.出示课件图片:风的观测项目每天都会出现在天气预报中,我们来看看某个地区几天的天气情况,请你找一找风的观测内容是什么? 2.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风向和风力。(揭示课题)那你知道什么是风向和风力吗? (二)认识并观测风向 1.请你们观察图中国旗向西飘动,风是从东方吹来的,这时的风向是什么? 2.谈话:有的同学认为是西风,往西方吹的风;有的同学认为是东风,国旗向西飘动,风是从东方吹来的,你支持哪个观点呢? 3.出示图片:国旗向西飘动,风从东方吹来,这时的风向是东风。 烟向西飘,风也是从东方吹来的,这时的风也是东风。 4.提问:你能解释什么是风向吗? 5.小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从东方吹来,就是东风。 6.你还知道哪些风向呢?有南风、西风、北风、东北风、西北风、东南风和西南风 7.出示课件:自然界中的八个基本方位,它们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在实际位置找八个方向时你要记住8个字,“面北背南,左西右东”,找到北方,就能确定其他方向。相应的风也有这8个基本方向。 8.让我们来看看我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什么是风向了。 出示课件: 提问:如果风从南方吹向北方,这是什么风?风从东北吹向西南方,是什么风?风从西北吹向东南方,是什么风呢? 9.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物体的飘动方向来判断风向。请同学们根据图中飘动的物体,来判断风向,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表格中。 10.提问:仔细观察记录,风吹来的方向和物体飘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11.讲述:在气象观测中,有专业的仪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风向标能随风转动,风向标箭头指示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12.出示图片:了解了观测风向的方法,下面来看这两幅图,当时吹的是什么风? 除了风向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树被吹动的幅度不一样,这个同学走路的姿势也不一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三)认识并观测风力 1.揭示风力的概念:风的大小就是风力,风力反映风的强度。风力大小与风速有关。风速越大,风力越大。该如何来判断风力的大小呢? 2. 播放视频:气象观测站利用风速仪来测定风力。风速仪上的风杯转的越快,风速就越大,也就说明风力越大。 3.讲解:风力用“风级”表示,一般分为13个等级,即0级——12级。在没有风速仪时,人们根据长期观察风的生活经验编成了“风级歌”。 出示课件:风级歌 4.引导学生对照风级歌来判断风力的大小。播放视频 5.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风向和风力,还了解了两个观测风的仪器,风向标和风速仪。 (四)制作简易风向标和风速仪 1.引导学生制作简易风向标和风速仪 2.播放利用自制风向标测风向的视频资料。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预设:风向和风力】 学生解释 学生根据观察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预设:风从哪个方向吹来,就是什么风。】 学生回答 【预设:有南风、西风、北风、东北风、西北风、东南风和西南风】 学生判断风向。 学生根据图中飘动的物体判断风向,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表格中。 学生回答 【预设:风吹来的方向和物体飘动的方向是相对的。】 学生判断风向 【预设:树被吹动的幅度不一样,这个同学走路的姿势也不一样。】 学生发言:一个风大,一个风小 学生发言:风速仪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认识风速仪怎样观测风力。 学生一起读风级歌。 学生利于风级歌判断视频中的风力 学生制作简易风向标和风速仪 学生认识如何用风向标测风向。 通过分析天气预报,学生自己找到观测风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自己得出风向的概念,培养分析能力。 认识风向与自然界的基本方位是对应的。 通过认识物体飘动方向与风向的关系,学会利用物体飘动方向判断风向。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的异同,引出风力的概念。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认识风速仪如何观测风力。 利用风级歌判断风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会利用风向标观测风向。 延伸活动 课下,选择一个每天基本相同的时刻观测一周的风向和风力,记录下来。 保持观测风的兴趣,培养观测能力。 板书设计 2 风向和风力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标 箭头指示的方向 飘动物体 相对的方向 风力:风的强度 风速仪 风级歌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