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五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链接+热点演练+命题角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五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链接+热点演练+命题角度)

资源简介

专题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背景材料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
3.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
4.自2020年10月10起,“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波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牢固树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6.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7.2021年1月30日,中核集团宣布,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已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在该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一、知识链接
1.为什么要大力创新?(生活需要创新的原因)
??(1)生活处处有创新。(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4)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
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2)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4)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5)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6)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
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必须重视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
(3)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4)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我国重视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理由是什么?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6.
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
(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致胜之道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
7.2020年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说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为什么要实施这些战略?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8.我国北斗、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尖端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③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
④党的正确领导,为科技创新取得成功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⑤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
⑥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等。
9.国家为什么每年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获奖科学家?
①表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决心
②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③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
④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10.向科学家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分析。
③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创新活动。
④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培养勤动脑、勤动手,敢于质疑的品质;
二、热点演练
(一)选择题
1.2020年6月23日随着随着中国北斗三号的发射成功,意味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历时20多年,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独立研发的全球导航系统,一举打破了美国GPS的垄断。这表明(
)
A.我国已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行列
B.我国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C.我国要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D.我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等,这些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我国
(
)
①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领先世界
②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③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④科技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
①④
B.②③
C
.③④
D.①③
3.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要求,对广大师生予以勉励和期望。希望他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由此可以看出
(
)
①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②教师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③广大青年学子是中华民族复习的希望
④国家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
为了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有效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社会生产力新跃升,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求政府(
)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创新发展
②行使立法权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③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培育人工智能领军人才
④放宽政策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制定经营战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我国高铁国产化率超过90%,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回望过去。从“衬衫换飞机”到“高铁换大米”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高速前进。关于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创新能力即科技创新能力
B.购买国外知识产权能够解决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C.知识多少与创造力强弱无关
D.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非选择题
6.
材料一: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自信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北斗系统是党中央亲自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今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保持经济运作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7.
华为公司在过去两年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面对美国的无理打压,华为公司创始人、CEO任正非先生表示,华为仍然对参与全球科研和创新保持积极态度,“要拥抱世界,依靠全球创新”。针对芯片研究,任正非先生说,芯片领域不能光靠“砸钱”,同时也要在数学、物理等基础领域加大投入,要重视教育。目前,华为有700多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专家,六万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形成组合,共同前进。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要拥抱世界,依靠全球创新”的理解
(2)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芯片领域不能光靠‘砸钱’”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
B
A
C
D
二、简答题
1、(一)
①我国的科技不断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②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二)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④创新时代,要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2、(一)
①科技创新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必须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国家:
①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③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
④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企业:
①加大技术、资金投入,攻坚克难,培养创新型劳动者
②重视人才,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