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2015年8月9日,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2016年8月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导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结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12课民族大团结学习目标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0-64,根据自学提示,在课本上勾画问题答案,限时5分钟。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过程?3.等级划分?我国的五个自治区是?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5.国家为实现共同繁荣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鲜卑族。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措施,促进民族融合。依据:历史发展松赞干布(617年-650年),吐蕃(今藏族)。松赞干布在位期间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引入科学技术以及历法。促进汉藏的文化交流。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曹雪芹(名沾,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满族,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依据:历史发展马本斋(1901-1944年),回族,河北沧州献县人,抗日民族英雄。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现实情况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前提核心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自治权:①立法权;②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③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④培养干部;⑤组建公安部队;⑥自主发展经济;⑦进行贸易活动;⑧管理财政;⑨自主发展文化教育。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地位)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949年1954年1984年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写入法律说明了什么?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对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材料体会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知识归纳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前提、核心?①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③核心:行使自治权②前提:国家统一领导下3.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识归纳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①等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②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时间及文件?5.民族区域自治等级划分?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及设立时间?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护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二、共同繁荣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如藏族,)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如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当时有100万人口。还有个别少数民族保留着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如云南的佤族、景颇族等)。佤族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农奴主强迫农奴带着锁链劳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二、共同繁荣2.措施①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迈进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改革采取谨慎的原则,分为几种情况:(1)在社会经济结构与汉族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少数民族农业区,如壮族、朝鲜族族、维吾尔族地区,基本采取与汉族地区土地改革大体相同的做法。(2)在处于封建农奴制和奴隶制社会的农业区,如四川的藏族、彝族地区和甘肃、青海的藏族地区,采用和缓的方式,通过和平协商实行土地改革。(3)在牧区,采用不划阶级,不没收财产,不搞面对面斗争,对牧主财产实行和平循序渐进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占有关系。②经济上: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二、共同繁荣2.措施孔繁森用随身携带的小药箱为农牧民看病、治病③文化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二、共同繁荣2.措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搜集、整理和出版少数民族古籍文献④国家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二、共同繁荣2.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之区域、背景西部大开发之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兴边富民行动,是1999年由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倡议发起的一项边境建设工程。宗旨就是振兴边境、富裕边民。兴边富民知识归纳二:共同繁荣发展为实现共同繁荣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①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②经济上: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③文化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④国家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想一想为营造和谐的民族关系,我们能做什么?①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②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民族政策;③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大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地位意义共同繁荣发展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等级划分五个自治区2.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内蒙古、广西、宁夏、新疆、西藏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本课小结巩固记忆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等级划分?2.我国的五个自治区是?第一个民族自治区?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4.为实现共同繁荣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B随堂训练随堂训练2.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A.进行民主改革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西部大开发D.扩大内需C随堂训练3.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宁夏回族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A随堂训练4.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A.加强民族团结 B.坚持民族平等C.民族区域自治D.实行高度自治C必做: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2.我国的五个自治区是?3.国家为实现共同繁荣在西部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选做: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当堂小测谢谢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十三五期间兴边富民行动成效显著 - 西瓜视频.mp4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pptx 西气东输与西电东送.mp4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范围及实施原因.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