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大地理区域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与人文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的差异。 3、运用资料,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4、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及自然环境特征。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地域辽阔,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差异巨大的自然地理环境,因此我们常把中国划分成四大地理区域,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复习一下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 教师: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哪四大地理区域? 学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教师:他们的分界线是那一条线?有何划分标准?请同学们将他们一一完成在学案的思维导图内。 (学生完成填空内容) 教师:我们先一起走进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位置是怎么描述的? 学生: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教师:南方地区的位置可以怎么描述? 学生: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南至曾母暗沙,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教师: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有何差异?我们通常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生: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地气水土生)。 教师:那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地气水土生”方面有何不同,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的表格1(如下表所示)。 教师: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人文地理有有何差异呢?请同学们继续完成表格2。 教师: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无论在人文地理方面还是自然地理方面的差异都很大,他们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还记得这条线的意义吗? 学生: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1月份气温0℃等温线; 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4、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 6、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7、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 8、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9、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教师:我们通过几个习题来检测同学们对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知识的掌握情况。 习题: 我国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河流都有较大的含沙量 B、1月平均气温均在0摄氏度以下 C、都位于地势第三阶梯 D、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教师:西北地区的位置怎么描述呢? 学生: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教师:那青藏地区呢? 学生: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教师: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在自然特征与农业方面有何差异呢?我们同样通过一个表格来进行对比,请同学们完成表格3。 教师:我们同样通过几个习题来检测同学们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习题: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四大地理区域与自然特征的知识点掌握的很扎实,那接下来请同学们在思维导图里把自己所掌握的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的相关知识补充完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