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6.1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6.1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单选题
1.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会议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开展土地革命?????B.?集中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C.?镇压反革命?????D.?开展文化大革命
2.中共八大和中共十届三中全会的最主要共同点是(
)???????????
A.?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3.“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至今(2016年)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
)???????????
A.?35年????????????????????????????????????B.?65年????????????????????????????????????C.?63年????????????????????????????????????D.?56年
4.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和执行意味着(
)???????????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C.?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D.?结束了西藏农奴制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6.“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B.?抗美援朝的胜利?????????????C.?解放战争的胜利?????????????D.?镇压反革命运动
7.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A.?1950年10月—1951年6月
B.?1950年6月—1952年7月
C.?1950年10月—1953年7月
D.?1951年10月—1953年7月
8.小明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期间的有(???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地主拱手交地契,农民获得新土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9.英国已故著名国际关系学家马丁·怀特曾经说过:“纵观人类历史,一个国家只有在战场上打败过另一个大国,从而证明自己的实力,才会被别人承认为大国。”按照上述观点,新中国被国际社会视为大国应该始于(???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B.?解放战争胜利?????????????????C.?抗日战争胜利?????????????????D.?重返联合国
10.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万吨
14369万吨
16392万吨
棉花
69.2万吨
103.1万吨
130.4万吨
A.?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B.?实行包产到户????????C.?开展了土地改革????????D.?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1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A.?祖国获得了统一????????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C.?西藏自治区成立????????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2.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初步基础的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大跃进”运动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3.如图是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根据图表判断其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年的经济结构比例(???

A.?1949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14.下列各项中,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有(???

①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5.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是因为(???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6.“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中美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句中所纪念的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是(???

A.?工农红军???????????????????B.?八路军、新四军???????????????????C.?中国人民志愿军???????????????????D.?人民解放军
17.下图体现当时我国(???

A.?优先发展农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二、填空题
18.________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在我国西部地区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了。???
三、材料分析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占总人口数量
占总土地数量
地主、富农
10%
70%—80%
贫农、中农、雇农
90%
20%—30%
材料二:1952年底,3亿多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全国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362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461亿元,粮食总产量迅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1)上面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归纳上述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并作简要说明。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1)材料中的“敌人”是谁?
(2)新中国刚刚成立,战争创伤未愈,国内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依然作出抗美援朝的英明决策。根据材料,分析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决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3)抗美援朝的胜利有哪些重大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会议确立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八大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2.
A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等,两者都是从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A正确;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等,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与中共八大不符,故B错误;
?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与中共八大不符,故C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与中共八大不符,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是解答此类题的难点所在。此类题,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即逐一分析选项内容,排除说法错误、片面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即可。
3.
B
分析: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所以至2016年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65年,B符合题意,ACD排除。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藏和平解放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有关人物和历史意义。
4.
B
分析: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和执行意味着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不符合题意;
?D.
结束了西藏农奴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5.
B
分析: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
B
分析:A.抗日战争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豪迈地说:“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故选项B符合题意;
C.解放战争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D.镇压反革命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识记回答,课本上的重要的人物的谈话要特别注意识记,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7.
C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与1950年10月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英勇斗争,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些只能牢记,别无他法。
8.
B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成就主要体现在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新建宝成、鹰厦铁路等;还有川藏、青藏、新藏公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④地主拱手交地契,农民获得新土地是在土地改革时期,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细心分析题脂,注意题脂的含义回答即可。
9.
A
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不符合题意;重返联合国不涉及战争也不符合题意。因此:
A符合题意,BCD都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意义。难度不大,理解题意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
C
分析:依据材料可知从1950年-1952年,粮食产量和棉花产量逐年增加。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我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此:
ABD与题意时间不符,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知识,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1.
B
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因此:
A项表述错误,西藏解放祖国大陆获得解放;
B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C项与题意无关;
D项材料中未体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难度不大,重点要注意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解放。
12.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制定了1953年﹣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主要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就是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3.
D
分析:据“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图表反映的是我国1956年的经济结构比例。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扇形图的形式,考查我国三大改造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背景、方式、成果、实质、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
D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三亿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此类题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即有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没有变,仍然是私有。所以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
15.
C
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美国派兵侵略朝鲜,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因此:
②③④符合题意;我国不会干涉别国的内政问题,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原因。难度不大,知道抗美援朝是因为美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我国的安全即可作答。
16.
C
分析:A.工农红军,不符合题意;
B.八路军、新四军,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中美战争”“可爱的年轻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英勇作战,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故选项C符合题意;
D.人民解放军,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7.
B
分析:A.优先发展农业,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重工业占据优势地位,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项B符合题意;
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不符合题意;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看题干信息,看出各行业所占比例,尤其是占比例最大的行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二、填空题
18.1964;原子弹???????????????????
本题考查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
三、材料分析题
19.
(1)土地改革。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2)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材料一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起进行了土地改革。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分析:(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2)材料一的数据说明新中国成立前,绝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少数地主、富农手中,土地制度不合理,于是进行土地改革,材料二反映出土地改革的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1)土地改革。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2)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材料一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起进行了土地改革。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点评】(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材料中的“1952年底,3亿多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革。(2)本小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材料一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于是1950年起进行了土地改革。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0.
(1)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
(2)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人侵中国台湾海峡。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根本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
(3)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保卫了朝鲜,确保了我国的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毛泽东说这番话的背景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组织了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参战,朝鲜请求支援,所以此处的敌人是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决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其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3)依据所学知识,抗美援朝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保卫了朝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故答案为:(1)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2)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人侵中国台湾海峡。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根本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3)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保卫了朝鲜,确保了我国的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