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6.4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6.4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一、单选题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据此,新中国确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全面依法治国??????????????????B.?民族区域自治??????????????????C.?坚持民族平等??????????????????D.?加强民族团结
2.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土地改革政策??????????????????B.?优先发展战略??????????????????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科教兴国
3.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这说明我国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其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5.“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
6.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
7.周恩来说:“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没有实行民族自治共和国那样的制度呢?自治的形式在我国叫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还有民族乡;在苏联叫自治共和国、自治省、民族州,这不单是名称的不同,制度本身也有一些不同……”材料中的“不同”是基于(
)???????????
A.?社会制度不同??????????????????B.?革命形势不同??????????????????C.?两国国情不同??????????????????D.?国土面积不同
8.201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该地区各项事业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生产总值从1958年的3.2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453.59亿元,这表明我国(???

A.?实行民族高度自治制度???????????????????????????????????????B.?坚持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
C.?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D.?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闺家
9.小华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历史知识卡片:该卡片中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经济特区的建设??????????????????????????????????????????????????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祖国统一大业的成就???????????????????????????????????????????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10.《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到:“驱散乌云见太阳”,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指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B.?青藏铁路通车?????????????????C.?西藏和平解放?????????????????D.?西藏自治区建立
11.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B.?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2.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A.?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B.?开发西部,
维护国家安全
C.?西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D.?西部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13.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格局是(
)???????????
A.?大杂居、小聚居?????????????B.?小杂居、大聚居?????????????C.?小杂居、小聚居?????????????D.?大杂居、大聚居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选项中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15.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作为一个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强民族团结始终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固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稳定的基础,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为此,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特别行政区制度
17.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的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
A.?村民选举制度?????????????????????????????????????????????????????B.?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D.?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18.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内蒙古????????????????????????????????B.?宁夏和广西????????????????????????????????C.?西藏????????????????????????????????D.?新疆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材料二: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三: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3)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50周年,习近平亲题匾额“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结合实际,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针对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B符合题意;
全面依法治国不是针对少数民族的措施,A排除;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但这不是基本政治制度,C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
C
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C正确;
?土地改革政策解决农民无地、少地的问题,A排除;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民族问题无关,B排除;
?科教兴国是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的战略。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背景、确立、含义、实施、地位、意义等相关史实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
D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确保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力,故D符合题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一国两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统一事业,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此制度建立的背景、确立、含义、实施、地位、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4.
B
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区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共同纲领》中即作出明确规定,建国后即开始实施,所以B项表述错误,AC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三项,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在这三项制度中最为基础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A
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设立了数量众多的各种自治区域,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政治协商制度,不符合题意;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符合题意;
?D.“一国两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扣着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6.
B
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因此:
?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难度不大,熟记几大自治区建立的时间即可作答。
7.
C
分析:材料主要讲述中国和苏联在民族自治方式上的不同,即中国(民族区域自治);苏联(自治共和国)。问题﹣﹣“不同”基于什么,即问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中国和苏联都采用社会主义制度,A选项错误。此时中国和苏联都已经建立统一的独立自主的国家,革命已经完成,所以B选项错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苏联的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由多个联邦组成的,所以适合采用自治共和国的制度。由于中苏不同的国情,所以要采取不同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归纳是解答此类题的难点
8.
C
分析:题干材料反映宁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成就,表明我国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符合题干材料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B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符合题意;经济特区的建设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祖国统一大业的成就香港澳门回归在20世纪90年代;“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0.
C
分析: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同时也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11.
A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正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才使得西藏卫生、教育事业取得很大发展,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2.
A
分析:为了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1999年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依据。???
13.
A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为主的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格局。???
14.
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B所述是不正确的,所以答案是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5.
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16.
A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项符合题意;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在港澳地区实行特别行政区制度。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17.
D
分析:根据题干“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结合所学可知,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所以答案选择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18.
A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宁夏和广西自治区1958年成立;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9月。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
二、材料分析题
19.
(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有利条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分析:(1)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依据材料一“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等”可知,这是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区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依据材料二“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出,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有: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故答案为:(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有利条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等知识点的识记能力。了解这些基本史实,有助于我们认识我国在民族方面的基本国情,培养促进民族平等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