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在古代,东方先进、西方落后;从近代开始,却是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B.?新航路的开辟???????????????????? 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 2.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殖民战争 B.工业化及城市化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3. 下图是《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变化的柱状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殖民战争 C.工业化进程 D.第一次世界大战 4.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村,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段话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了城乡差距 B.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 C.改变了生产方式 D.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5. 表“1750﹣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图”。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 时间 1750年 1800年 1870年 城市人口(%) 16% 54% 70% 农村人口(%) 84% 46% 30% A.?农业的发展??????????????????B.?战胜封建主义?????????????????? C.?城市化进程??????????????????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挤 ③贫富分化加剧 ④失业人口增多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 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到:“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对以上这段话理解最全面的是(? ?? )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B.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C.机器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D.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8. 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提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这主要反映了科技革命(? ? ) A.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 C.破坏了人类的生态环境 D.促使了贫富差距过大 9. 工业革命后,英国西北部一派生机勃勃,工业化、城市化有了较大发展。紧随其后,贫穷、落后的苏格兰也开始了工业化发展。由此,英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偏移。这说明工业革命( ) A.推动了产业结构变化 B.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布局 C.推动了英国经济均衡发展 D.推动了英国整体经济发展 10.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将近1800万。导致英国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英国鼓励人口生育政策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C.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 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1. 19世纪中期,彼得在一家工厂上班,因不满长达12小时的工作时间和50英镑的收入,故意捣毁机器。材料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的( ) A.社会矛盾 B.生产效率 C.环境污染 D.文化教育 12. 1867年,英国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39%。这反映工业革命( ) A.造成贫富差距大 B.创造巨大生产力 C.改变工农业的经济比重 D.促进资产阶级的产生 13. 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法国和德国,其直接目的是( ) A.缓和社会矛盾 B.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促进社会发展 D.推动城市化发展 14.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 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人口约为1 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地扩张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5. 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所产生的影响有( ) ①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②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③促进了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6.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指出材料一中A、B点对应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指出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见下图。 (3)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哪些改善问题的好建议?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美国大城市处理污水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马车将各个家庭的排泄物运出城外。……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材料三 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国交通领域变革的历史背景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们对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18.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工业化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欧洲国家的学校数量大大增加,教育内容日趋合理化、科学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大众化教育开始形成。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0年,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材料三 1800年,伦敦有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数量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猛增到100万人以上。1800年,维也纳人口数量约为25万,柏林人口数量约为17万,到1850年,维也纳的人口数量已超过44万,柏林人口数量也增长到42万。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数量从900万增加到1800 万。美国19世纪20年代人口数量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数量已超过1亿。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个图表,分析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国家工业化给社会带来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中期后,欧美工业化国家的教育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工业化国家起了哪些作用? (3)材料三表明工业化国家出现了人口迅速增长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带来了哪些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CDC 6-10DCCBC 11-15AABCB 二、非选择题 16. (1)A点: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 B点:名称:第二次工业革命。 (2)科技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3)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建议: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言之有理即可) 17. (1) 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商品运输发展的需要。 影响:促进人口、货物的流动;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等。 (2)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开始时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很差,19世纪中期以后得到改善。 (3态度:歌颂。 原因:工业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 18. (1)变化:由农村向城市化发展;农村就业人数逐渐减少,工业、服务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2)变化:欧美国家大力推广大众化教育。 作用: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和人民的素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3)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社会治安差;环境污染、疾病传播;失业人数增加、就业困难;等等。)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 大力发展经济,将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在城市化建设中应大力普及大众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适当控制城市人口,改善城市环境,有效防治污染;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