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1)(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推动德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动力是(  )
A. 强有力的人物领导统一
B. “铁血宰相”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
C.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强大的军事力量
2. 三次“王朝战争”的胜利
8.下列关于德国统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普鲁士取得统一德国的领导地位
B. 奥地利和普鲁士团结起来,共同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C. 为实现统一,普鲁士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
D. 德国的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
3. “如果不摆脱分裂割据和诸侯纷争的状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指望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真正发展经济和文化。”结合所学历史,以下哪个国家的发展最符合这一观点(  )
A.?英国??????????B.?美国?????????????????????????????????????
C.?法国??????????D.?德国
4. 普鲁士统一德意志过程的三次王朝战争中,第二次是对(  )
A. 法国 B. 丹麦
C. 奥地利 D. 俄国
5. 南北战争的最主要不同是(  )
A.战争的性质 B.战争的影响
C.斗争的对象 D.人民的作用
6. 当资产阶级改革浪潮兴起时,美国却于1861年爆发了内战,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美国人民具有革命传统
B.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性强?
C.奴隶制比封建制更顽固不化
D.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7. 以下是《大国崛起》丛书中某册的部分目录。这册书介绍的是( )
A.法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8. 从1865年到1898年,美国小麦增产256%,谷物增产222%,煤炭增产800%,钢轨增加523%,原油产量从300万桶一跃到550万桶,钢锭从不足2万吨猛增至200万吨。这说明(  )
A.英国加大对美国的经济援助
B.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C.美国农业发展速度快于工业
D.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
9. 彼得一世的改革措施中,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是(  )
A.农奴可以出钱赎买份地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创建新式常备军
D.缴纳登记费可获得一块西部土地
10. 下面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的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 600 7 954
1879年 287 42 000 51 937
A.亚历山大二世即位 B.废除了农奴制
C.彻底扫除了封建残余 D.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11. 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是因为这次改革使俄国(  )
A.摆脱了民族危机
B.缓和了阶级矛盾
C.解放了农奴
D.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12. 下列场景能够正确反映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社会现象的有(  )
①近代工厂逐渐增多 ②土雄买卖日趋频繁
③新式学校发展迅速 ④天皇权力逐渐增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这表明其实行的政策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征兵制
14. 有人认为,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真正要义”是(  )
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B.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和动员
C.政府的重视和参与
D.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它(工业革命)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出现洋楼西餐 
②中国洋务派兴办新式民用工业 
③工业革命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④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中国教育模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 有人评价林肯说,他是通过个人的殚精竭虑,换来了国家的凤凰涅槃。今天让我们沿着英雄的足迹,来探究美国历史上这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揭总统之选,追战争之源】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这是伟大的胜利。这是对国家的拯救,这是自由的胜利。
——诗人费罗(北方)
“这是最好的借口”,“我们的人民永远不会同意一个黑色共和党人的统治!”
——南方政客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出南北双方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析总统之愁,探战争之程】
材料三 1861年7月,北方军队进攻南方的里士满,大败而归。
(3)面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局面,结合所学回答林肯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扭转局面?有何作用?
【叹总统之死,究战争之绩】
材料四 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五 在南北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中,美国经历了最惊人的经济发展。……最终结果是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叶以当时所不能比拟的速度突飞猛进: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时却跃居首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南北战争的意义。
材料六 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5)材料六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对于上述材料中这次改革,有人说是“地主的悲歌”,有人说是“农奴的盛宴”,有人说是“历史的转折”。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18.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日本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巨额赔款使日本变成了暴发户。日本将中国赔款的88%,约30500万日元用于扩充军备,……用58万日元发展钢铁工业。……日本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课后作业
材料三 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
——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
(1)材料中“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举例说明这一事件进程中日本是如何接受“西方影响”的?
(2)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道路的经济条件。
(3)为达到“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发动了哪一侵略事件?建设“东亚新秩序”,是日本为哪一事变寻找的借口?
(4)《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DCC 6-10DBDBB 11-15DDCDA
二、非选择题
16. (1)矛盾表现在劳动力、原料、市场、关税、西部领土方面;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因为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3)措施: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两个法令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4)政治上: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经济上: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美国内战结束后,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
依据: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
17. (1)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
(2)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私有财产,成为了自由人。
(3)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4)这是一次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此后,俄国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情况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18. (1)明治维新;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或文明开化等。
(2)《马关条约》,中国的赔款。
(3)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警惕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壮大世界和平力量,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