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它最早产生于( ) A.机械制造业???????B.采矿冶炼业????????? C.交通运输业??????D.棉纺织业 2. 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 ) 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 ⑤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A.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3. 如表是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内容,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前提是保护农民的利益 B 来克星顿枪声 成为美国内战的导火线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D 巴黎公社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4. 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验证了《共产党宣言》中哪项主张的正确性( ) A.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 B.无产阶级应当建立本阶级的政权 C.无产阶级应该进行暴力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5.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国家在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德意志邦联”,这一时期,德意志( ) A. 高度统一 B. 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C. 还处在严重分裂状态 D. 有统一的国内市场 6. 归纳和概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相同作用是( )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B.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7. 1775~1783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1861~1865年,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由林肯领导 B.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8. 近现代以来,美日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过程。对如图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美日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遭受美国侵略后,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B.日本为打破华盛顿体系,偷袭美国珍珠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迅速崛起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加紧对日本进行技术输出 9. 玻利瓦尔领导了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他是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杰出代表,他领导的起义军队主要活动在( ) A.南美洲北部 B.南美洲南部 C.北美洲北部 D.北美洲南 10. “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者的滂沱大雨。”下列关于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B.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女英雄——章西女王 C.首先起来反抗的是印度王公 D.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 11. 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应指(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法国大革命 12.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相关的资料(见下图)。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 A.思想解放 B.科技创新 C.启蒙运动 D.殖民扩张 13. 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应指(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法国大革命 14. 下图是1801—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 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15. 1867年,英国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39%。这反映工业革命( ) A.造成贫富差距大 B.创造巨大生产力 C.改变工农业的经济比重 D.促进资产阶级的产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情况(部分) ——改编自达·赫·威尔逊《英国史》 材料二 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这)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这些西方文明的样本,但……只是代表了西学的一缕微弱之光,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间隐约闪亮。”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国工业发展状况,并指出与此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 (2)西方人“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指什么?它与上一小题中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列举在此期间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实例。 17. 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三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科技促进社会发展】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阶段 ①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代 蒸汽时代 ②_______________ 能源 煤炭 ③________、石油 (1)请你围绕主题一,将序号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 【科技改变人们生活】 材料一 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活变化 衣 简朴实用、大众化 食 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住 钢筋水泥建筑、高楼大厦 行 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 医疗卫生 医疗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 休闲娱乐 读报纸、杂志、跳交谊舞;参加体育活动 (2)请你围绕板块二,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科技推动经济腾飞】 材料二 生产在19世纪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纪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 材料三 1870~1913年英、法、德、美实力变化表 英 法 德 美 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三表格中出现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CAC 6-10DCAAC 11-15CBCBA 二、非选择题 16. (1)英国工业发展迅速;英国工业革命。 (2)鸦片战争;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处心积虑地要打开中国市场,悍然发动鸦片战争。 (3)“西学东渐”;洋务运动。 17. (1)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政治原因: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在同法国争夺殖民地过程中打败了法国;经济原因: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3)官员依据: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列宁依据: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4)历史事件:明治维新。措施:废藩置县。 (5)启示:国家独立统一是发展的前提;要坚持改革开放。 18. (1)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电力 (2)积极影响:生活方便快捷;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提高。消极影响:带来了环境污染。 (3)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变化: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