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B.?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C.?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2.某班开展“与哥伦布同舟远航”的主题活动,下列与其相符的内容是( )???????????A.?完成环球航行????????????????????B.?到达印度????????????????????C.?到达今天的美洲????????????????????D.?横渡太平洋3.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欧洲人把天花、白喉等疾病带到了美洲,印第安人对此毫无免疫力,造成了当地人的死亡数量十分巨大。这一现象始于(???)A.?地圆学说的提出??????????????????B.?新航路开辟??????????????????C.?交通工具的改进??????????????????D.?郑和下西洋4.“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这一原因导致的结果是(???)A.?郑和扩大了海外贸易??????????????????????????????????????????????B.?政府加大对远洋航行的资金投入??????????????????????????????????????????????C.?郑和远洋航行的结束??????????????????????????????????????????????D.?政府从民间征兵和掠夺财宝5.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A.?废分封立郡县??????????????????B.?设特务机构锦衣卫??????????????????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6.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相符的一组是(???)A.?秦始皇——统一文字,把隶书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B.?汉武帝——加强边疆治理,设立“西域都护府”C.?唐太宗——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科举制度??????????D.?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7.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的宗教是(???)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道教8.13、14——16世纪的西欧,开放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是指()???????????A.?光荣革命和雾月政变B.?文艺复兴和雾月政变C.?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9.“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A.?垄断欧亚贸易??????????????????B.?追逐商业利益??????????????????C.?对外倾销商品??????????????????D.?传播西方文明二、材料分析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材料二:①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②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的任期定为4年……③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1)材料一中的文字来自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文件名),此文件确定的政体与过去的君主专制有什么不同?________(2)由材料二可知,美国实行________政体。你如何看待美国的这种政体?________(3)上述材料来源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时期西欧还有一个国家也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假如让你予以简要介绍的话,你会选择在该国发生的哪些历史事件(至少两个),并说明理由。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1)图一中的高僧是谁?他历经艰难到达天竺回到长安后将自己的见闻写成的记载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著名著作是什么?(2)图二中的高僧是谁?他有何成就?(3)两位高僧有何共同功绩?(4)你认为这两位高僧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品质?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B分析:根据题干的“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可以获取的信息是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故B理解最准确;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和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但题干材料未涉及。故A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贸易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三角贸易的时间、路线和影响。2.C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完成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B项到达印度的是达·伽马;C项到达今天的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哥伦布;D项横渡太平洋的航海家是麦哲伦。所以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和识记四位航海家的资助国、航行路线、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3.B分析:由题干中的“美洲”“印第安人”等信息,结合所学,1492年,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把当地居民叫做“印第安人”。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题干现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美洲”“印第安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C分析:此题考查郑和下西洋没有持续下去的原因。材料中可知,郑和下西洋花费巨大,劳民伤财,对国家无益,难以持续下去,最终导致郑和远洋航行结束。故选C。【点评】了解郑和下西洋没有持续下去的原因。5.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大事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废分封立郡县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有关;B明朝设特务机构锦衣卫,加强皇权,明太祖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握禁卫、监视、侦查等;C明朝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D明朝戚继光抗倭是抗击了外来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统一。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大事记的识记。6.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汉武帝在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在位,西域都护府设立于公元前60年;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度,所以ABC说法错误;D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7.B分析:要求答出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的宗教根据所学知识,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的创始人,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相关知识点。8.D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越来越发现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反对陈腐的宗教学说,提出人文主义思想,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符合“肯定人性”的内容。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符合“寻找出路”的内容,D正确;?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雾月政变发生在1799年,与题干“13、14——16世纪”不符,排除ABC。?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二者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分别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解题时,紧扣题干中的“14—16世纪”,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9.B分析:“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追逐商业利益。新航路探索的根本原因是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拓展海外市场。直接原因是到东方追求财富,奥斯曼土耳其兴起阻断了东西方传统的商路。?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追逐商业利益是题干材料表明的新航路开辟的动力,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动力及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二、材料分析题10.(1)英国;《权利法案》;君主(国王)不再拥有实权,其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2)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这种体制让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制衡,可以防止任何一个权力专权,这是历史的进步。可补充:制约了效率的提高,互相扯皮,办事拖沓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3)1789.7.1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天成为法国国庆纪念日;颁布《人权宣言》——体现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处死国王路易十六——标志着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1793年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实施一系列革命措施——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巴黎人民三次发动起义——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权利法案》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是议会限制国王权力的文件,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与君主制的区别在于国王权力受到议会制约,不再有实权。(2)本题考查的是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这种体制让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制衡,可以防止任何一个权力专权,这是历史的进步。(3)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7.1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天成为法国国庆纪念日;颁布《人权宣言》——体现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处死国王路易十六——标志着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1793年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实施一系列革命措施——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巴黎人民三次发动起义——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法国大革命的识记。11.(1)玄奘。《大唐西域记》(2)鉴真。成就:东渡到日本传播佛教,还将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等知识与技术传播到日本。(3)都为佛教事业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4)从他们身上都休现了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流的史实及代表人物。本题是基础题,图一是玄奘。他写作了《大唐西域记》。图二是鉴真,他东渡到日本传播佛教,还将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等知识与技术传播到日本。两位高僧都为佛教事业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从他们身上都休现了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点评】掌握唐朝对外交流的史实及代表人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