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第七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1)一、单选题1.1853年,美国人佩里率领四艘军舰叩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这里的“黑船”是指(???)A.?三桅帆船????????????????????????????????B.?蒸汽轮船????????????????????????????????C.?潜艇????????????????????????????????D.?航母2.日本明治维新对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A.?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B.?促进了社会进步?????????C.?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D.?摆脱了民族危机3.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南北两种经济形式问的矛盾激化?????????????????????????B.?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C.?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D.?美国领土的扩张4.下图是美国自由女神像,她左手紧握《独立宣言》。对这部宣言的说法正确的有(???)①诞生于美国独立日②受启蒙思想的影响③确立了美国的总统制④痛斥了英国殖民统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新和谐公社”这一实验的实践者是(???)A.?圣西门????????????????????????????????B.?傅立叶???????????????????????????????C.?托马斯·莫尔????????????????????????????D.?欧文6.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国崛起》第七章介绍了一个国家,以下是该章节的主要内容。这个国家是(???)A.?美国?????????????????????????????????????B.?中国?????????????????????????????????????C.?法国?????????????????????????????????????D.?日本7.工业革命引起西方社会结构的改变,形成了两大阶级,分别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B.?商人和工人????????????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D.?贵族和工人8.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是在(???)A.?20世纪初???????????????????????B.?19世纪末期???????????????????????C.?19世纪前期???????????????????????D.?20世纪中期9.18世纪的英国因拥有广大的殖民地而号称“日不落帝国”,其中,被誉为“英王王冠上的一颗最明亮的宝石”指的是下列哪个国家(???)A.?印度??????????????????????????????B.?印度尼西亚??????????????????????????????C.?菲律宾??????????????????????????????D.?马来西亚10.“在非洲通往美洲的航道上,病饿而死的黑奴被抛入大海,那一具具被鲨鱼追逐的尸体,诉说着殖民者的罪恶。”最早做出这一“罪恶”行径的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荷兰11.“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A.?煤炭价格低廉?????????????????B.?劳动力成本昂贵?????????????????C.?海外市场广阔?????????????????D.?追逐更大利润12.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人们去影院看电影????????D.?人们用手机打电话13.在下列科技发明中,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有(??)??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4.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推动????????B.?英国的殖民扩张????????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1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力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按此理解,下列发明或创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①瓦特改良蒸汽机②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③爱迪生发明电灯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二、问答题16.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材料三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4)根据材料四的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7.请列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材料分析题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①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②第1款: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的任期定为4年……③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两者的法官,只要能忠于职守,即应继续在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材料二:美国的三权分立示意图。(1)材料一中的宪法有什么意义或影响?根据宪法美国在政治上确立了什么体制?(2)在材料二图片的空缺处依次填出政府的三个权力的名称,“三权分立”体现了启蒙运动中哪位思想学说?(3)你如何看待“三权分立”?1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材料二: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了来自俄国的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材料三:(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而闻名?该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何深远影响?(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3)“国”字传统写法是國,但在材料三图片中却写为“囻(口内一个民字)”,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这个创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观念?其出现的社会原因有哪些?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革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人们开始利用蒸汽机推动交通工具,于是美国人首先制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即蒸汽轮船,根据题干的1853年,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革新的识记。2.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明治维新的消极影响是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故此题选C。??【点评】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3.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方的奴隶制种植业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即南北两种经济形式问的矛盾激化。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的识记。4.A分析:《独立宣言》于1776年7月4日,由第二次大陆会议批准,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的宣言,这一天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并永久展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之国家档案与文件署。此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故答案为:A。【点评】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宣告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独立。5.D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工人斗争和马克思主义诞生考点的掌握。1824年,欧文倾其所有,按照自己的设想建立了理想社会“新和谐公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欧文建立“新和谐公社”。6.D分析:由目录“中国的学生”“上下一致学西方”“万世一系的近代天皇制”“武力扩张、争霸东亚不归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中叶,日本大化年间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史称大化革新;1868年,明治天皇在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日本借鉴欧美的先进文明成果通过明治维新,建立近代天皇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明治维新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加,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ABC三项与图片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题意;D项日本是《大国崛起》第七章介绍的国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历史上的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7.C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工人斗争和马克思主义诞生考点的掌握。根据八下《历史与社会》第62页,工业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额工人阶级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工业革命后社会结构的变化。8.B分析: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即19世纪末期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B项19世纪末期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的时间。9.A分析:18世纪的英国因拥有广大的殖民地而号称“日不落帝国”,其中,被誉为“英王王冠上的一颗最明亮的宝石”指的是亚洲的印度。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被誉为‘英王王冠上的一颗最明亮的宝石’”,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印度。10.B分析:“在非洲通往美洲的航道上,病饿而死的黑奴被抛入大海,那一具具被鲨鱼追逐的尸体,诉说着殖民者的罪恶。”评述的是三角贸易,最早做出这一“罪恶”行径的是葡萄牙。因欧洲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导致美洲种植园缺乏大量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发现贩卖黑人奴隶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贸易”。从16世纪到19世纪持续了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为欧洲积聚了巨额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11.D分析:由“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追求更大利润。A项煤炭价格低廉在材料中无体现,不符合题意;B项劳动力成本昂贵在材料中无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海外市场广阔在材料中无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追逐更大利润是题干材料中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12.D分析:汽车、电灯等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火车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发明了,手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不符合实际情况。D项人们用手机打电话不符合实际情况,手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C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蒸汽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③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④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14.D分析:此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从图表可知,英国的工业比重大幅上升,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原因导致的此现象,故选D。【点评】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15.D分析:根据题干中的““电力时代”这一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就,②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和③爱迪生发明电灯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就。①瓦特改良蒸汽机和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属于蒸汽时代。D项②③符合题干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的表现来分析材料。二、问答题16.(1)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2)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和完善,为工业革命的首先在英国开始创造了政治前提;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3)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跨洲铁路的修建;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4)影响:小农经济开始瓦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出现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析:此题主要考察近代英国相关知识。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欧洲与美洲的贸易往来和品种,在基础上加以归纳。分析原因时要抓住关键词“1500年”和“18世纪后期”。回答第(2)问时要格外注意“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即1684年,由此推断英国国情。第(3)问主要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4)问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回答鸦片战争的影响。【点评】掌握近代英国相关知识。17.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故答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分,记忆即可,难度低。三、材料分析题18.(1)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至今仍然有效;美国:共和制/联邦制(2)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孟德斯鸠(3)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独立、相互制约,防止腐败和极权。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有关知识。美国1787年颁布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至今仍然有效。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共和制国家。(2)本题考查的是对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解。议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最高法院——司法权。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3)本题考查的是“三权分立”的有关知识。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独立、相互制约,防止腐败和极权。【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了解和对“三权分立”的理解。19.(1)①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让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2)五四运动。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或“马克思主义”(3)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斗争;中华民国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等分析:(1)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具备材料理解与知识识记的能力。依据材料“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可知,这些都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关于影响,联系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回忆再现作答。(2)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可知,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依据该材料可知,“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次运动大大加速了来自俄国的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强调的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中却写为“囻”,表达的思想观念是主权在民。其出现的社会原因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斗争;中华民国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等。故答案为:(1)①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让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2)五四运动。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或“马克思主义”。(3)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斗争;中华民国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