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单元测试(2)(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单元测试(2)(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单元测试(2)
一、单选题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收回一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结果《凡尔赛和约》却将这些特权转让给了日本。这深刻表明(???

①一战后中国仍然属于被宰割的地位???????
②德国、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居于主导地位
③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分赃的会议?????
④弱国无主权、弱国无外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世纪80年代以后,促进了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美国的大力扶持????????B.?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C.?雄厚的资源优势????????D.?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4.如图年代尺上常见的是“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各个阶段发生的重大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
②《联合国家宣言》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欧洲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步走向联合
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④
5.在冷战形势下,苏联继续把下列哪些行业的发展放在首位,以保持同美国抗衡的强大军力(????
)
?
?
?
①重工业???
②轻工业???
③农业???
④国防工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6.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A.?1989年????????????????????????????B.?1990年????????????????????????????????C.?1991年???????????????????????????????D.?1992年
7.越南北部、朝鲜、中国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20世纪50年代后?????????????????????????????????????????????????D.?20世纪60年代以后
8.“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对于苏联解体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
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二战以后,丘吉尔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不包括(  )
A.?建立北大西洋公的组织???????????????????B.?成立欧共体???????????????????C.?建立欧盟???????????????????D.?使用欧元
10.有人说:“夏娃的苹果让人有了道德,牛顿的苹果让人有了科学、乔布斯的苹果让人有了生活。”牛顿获得如此赞美,是因为他(
)???????????
A.?论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指出了一切物种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
C.?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D.?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11.二战前的世界,一共只有60多个国家,二战后迅速出现了100多个国家。这说明二战(???
)
A.?加速了世界的分裂??????????????????????????????????????????????B.?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C.?维护了世界的和平??????????????????????????????????????????????D.?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12.二战以来,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等使中东地区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外部因素是(  )???????
A.?领土争端???????????????????????????B.?宗教冲突???????????????????????????C.?民族矛盾???????????????????????????D.?大国干涉
13.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

其主要标志是???
▲????
。(????
)
A.?19世纪70年代??????
电子、火车、飞机?????????????????B.?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信息技术
C.?20世纪70年代??????
互联网的开通????????????????????????D.?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基因工程、电子计算机
14.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最能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术的是(???

A.?中国李宁????????????????????????B.?德国奔驰????????????????????????C.?美国麦当劳????????????????????????D.?美国微软公司
15.非洲曾有400多年在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之下,二战后整个非洲到处响起独立的呼声。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事件是(  )?
A.?古巴独立??????????????????????B.?埃及独立??????????????????????C.?埃塞俄比亚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
二、材料分析题
16.红船劈波行,初心铸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三: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霄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相关链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1)中国革命的原点(见材料一)。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敢闯新路”、“拨正船头,胜利向前”的具体内涵。
(3)弘扬“红船精神”,重在弘扬中国共产党创建时的“初心”。结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史实,为相关链接的观点提供两个例证支持。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发展、物资丰富分不开的。
材料二:见下图(数据为1938—1999年的统计概况)
(1)在材料二图1中,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原因何在?
(2)从材料二中图2可知,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特点是什么。这种调整和改革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公正的立场出发,就如何建立有效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综合题
1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家。
(1)8世纪中期,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________。
(2)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
(3)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________。
(4)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________。
19.邓小平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什么时间????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所具有的三大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冷战的具体表现,为了应对来自北约的威胁,苏联成立了华约组织。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与华约组织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仍然存在,并且北约的成员国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北约组织。识记美苏“冷战”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具体表现。
2.
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和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巴黎和会,而德国此时是战败国,无权参加此次会议,更不用说在巴黎和会上处于主导地位,所以②表述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巴黎和会的识记。
3.
D
分析:依据关键信息:“主要因素”,结合所学可知,AB两项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因素;C项不符合史实;D项是日本政府为了继续巩固其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依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始重新调整其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战略口号,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4.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维护战后和平,西方国家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结束后,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①③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奠定了基础,②错误;世界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尚未形成,④错误,BC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战后欧洲联合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5.
C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苏联的发展与改革相关知识。冷战形势下,苏联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与此同时,苏联继续把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放在首位,以保持同美国抗衡的强大军力。故正确答案应该选C。
【点评】理解苏联的发展与改革相关知识。
6.
C
分析:本题考查苏联改革与解体的有关知识。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并将国家权力和核密码箱移交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标志着冷战两极格局结束。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点评】了解苏联解体的时间、经过。
7.
B
分析:此题考查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界40年代,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浪潮。越南北部、朝鲜、中国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故答案是B。
【点评】知道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8.
D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主要原因是没有改变苏联模式,这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苏联解体,也说明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挫折,但是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就是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理解重大事件的启示,注意细心辨别备选项。
9.
A
分析:据所学知,二战后,由于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所以欧洲国家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成立欧共体、建立欧盟、使用欧元都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具体的表现.A项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不是欧洲联合的表现,这个组织的成立是美国为了冷战的需要而建立的,其成员也不都是欧洲国家.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洲走向联合的相关知识.识记欧洲走向联合的相关知识.???
10.
A
分析: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看到苹果落地,受到启发,论述了万有引力定律。?
?A项论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获得如此赞美的原因,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牛顿获得如此赞美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主要贡献,需要准确识记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主要贡献。
11.
B
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和法国的旧资本主义势力占领了许多殖民地,特别是在非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殖民统治被推翻。
A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是题干材料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指望二战后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
12.
D
分析: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外部因素是大国干涉。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的原因有大国争夺,由于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及石油资源丰富,列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该地区长期争角逐使矛盾更加复杂;历史因素,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领土争端;种族和宗教因素,阿拉伯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犹太民族信仰基督教;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城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等。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外部因素是大国干涉。???
13.
B
分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标志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点评】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主要标志。
14.
D
分析:A项是中国运动服饰的标志;D项是一家基于美国的跨国电脑科技公司的标志;B项是汽车品牌的标志;C项是快餐企业的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因此D项内容正好能够体现此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
15.
D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相关知识。通过回顾课本知识,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故选D。
【点评】理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相关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16.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敢闯新路”:放弃攻打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拨正船头,胜利向前”:遵义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①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给农民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农民积极参军参战保障胜利果实。②面对30年代的日本侵华,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分析:(1)本题考查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来受租界势力的介入影响,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上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本题考查革命新道路的相关知识。“敢闯新路”指的是开辟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放弃城市中心论,结合具体国情,从实际出发,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拨正船头,胜利向前”指的是遵义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长达4年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敢闯新路”:放弃攻打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拨正船头,胜利向前”:遵义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①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给农民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农民积极参军参战保障胜利果实。②面对30年代的日本侵华,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重点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
17.
(1)1938-1973年呈
上升趋势,原因:二战后英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财政开支。1973-1999年呈
下降趋势,原因:
1973年以后,英国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随之减少。
(2)政府补贴。
(3)特点: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影响:使战后2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4)认识和评价:社会保障制度,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社会相对稳定;但是社会福利的过度发展,使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患上"福利病"。看法: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要依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免除普通百姓的后顾之忧,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分析:(1)根据图1信息,1938年-1973年英国政府的开支从28.8%上升到41.5%,随之下降到1999年的39.7%。因为二战后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了财政支出。1973你那以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政府开支也相应减少。
(2)根据图2可知,英国政府开支占GDP比重最大的是政府的补贴,占了55%。
(3)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开支的比重较大,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种调整,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使战后2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4)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学会辩证的方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但过度的社会保障,给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易换上福利病。因此,社会保障的发展,因与本国国情向符合,既能给了百姓带来福利,也不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1)1938-1973年呈
上升趋势,原因:二战后英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财政开支。1973-1999年呈
下降趋势,原因:
1973年以后,英国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随之减少。
(2)政府补贴。
(3)特点: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影响:使战后2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4)认识和评价:社会保障制度,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社会相对稳定;但是社会福利的过度发展,使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患上"福利病"。看法: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要依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免除普通百姓的后顾之忧,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以社会保障为切入点,依据材料进行分析,难度较大。对历史现象的评价,需要运用辩证的方法。
三、综合题
18.
(1)阿拉伯帝国
(2)法国
(3)日本
(4)苏联
分析:(1)8世纪中期,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是阿拉伯帝国。(2)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俄国。(3)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日本。(4)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
故答案为:(1)阿拉伯帝国;(2)俄国;(3)日本(4)苏联;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世界史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9.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分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有①速度快——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②范围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影响大——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2)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所具有的三大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