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单元测试(1)一、单选题1.二战后初期,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冷战”时代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邱吉尔的“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2.综观不同民族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程,我们会看到发展道路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下列关于各国发展道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印度——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②美国——罗斯福新政——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模式③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④日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196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是由下列哪三个共同体合并而成(????)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欧洲地区防务联盟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如果给如图的卡片加上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标题应该是(???)A.?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背景???????????????????????????????????????B.?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C.?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影响???????????????????????????????????????D.?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困难5.某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同学参考了《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北约与华约变化的前瞻》《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等文献资料。据此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A.?全球化迅速发展?????B.?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C.?亚非拉国家的振兴?????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20世纪60年代,下列哪一国家进行了改革,被称为“布拉格之春”(????)A.?匈牙利??????????????????????????????B.?乌克兰??????????????????????????????C.?捷克斯洛伐克??????????????????????????????D.?波兰7.“民族语言往往也会烙上历史的印记”,阿根廷著名的球星梅西不用翻译就可以和下列哪位著名的球星进行交流(???)A.?葡萄牙的菲戈?????????????????B.?英国的贝克汉姆?????????????????C.?西班牙的劳尔?????????????????D.?法国的齐达内8.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宣告苏联解体,这标志这( )???????A.?雅尔塔体系的结束??????????????????????????????????????????????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9.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B.?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C.?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D.?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0.被视为启蒙运动旗手的法国思想家是()???????????A.?但丁?????????????????????????????????B.?孟德斯鸠?????????????????????????????????C.?卢梭?????????????????????????????????D.?伏尔泰11.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运动发生在(????)A.?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三次都有12.二战后,哪一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A.?英法侵略埃及?????????????????????????????????????????????????????B.?以色列国在巴基斯坦地区建立C.?埃及和叙利亚试图收复失地????????????????????????????????D.?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13.右图是2017年5月23日搜狐网登载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机器人小冰写的诗集样书照片。机器人小冰能写诗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航天技术的进步??????B.?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C.?原子能技术的应用??????D.?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4.可视农业是“互联网+农业”中的一种特色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观看动植物的整个养殖、种植过程,了解和监督生产活动。由此可见“互联网+”(???)①日益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②是促进农产品销售的核心渠道③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起决定性作用④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5.韩国的发展被称为“汉江奇迹”,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①原油、煤炭等基本依赖进口 ②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③重视教育的作用 ④注重弘扬民族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刚刚揭开,局部战争渐次显露时,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始终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虽处劣势,但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以有限战争方式,实行各个击破以取得有限目标,先后在东非、东亚——黄安年《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二:(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①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②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占有绝对优势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述《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评述《联合国家宣言》。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发展、物资丰富分不开的。材料二:见下图(数据为1938—1999年的统计概况)(1)在材料二图1中,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原因何在?(2)从材料二中图2可知,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特点是什么。这种调整和改革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公正的立场出发,就如何建立有效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谈谈自己的看法。三、综合题1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1)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________。(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________。(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________。(4)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________。(5)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19.邓小平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什么时间????(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所具有的三大特点。???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A分析: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把“遏制共产主义”作为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邱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最初信号,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冷战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冷战开始的标志。2.C分析: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①说法错误;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是日本,D说法错误。②美国——罗斯福新政——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模式和③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说法正确。C项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相关历史人物所在的国家名称及其历史贡献,要求具备知识的准确识记和分析能力。3.D分析:本题考查欧共体的有关知识。1965年4月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点评】理解欧共体的建立过程。4.B分析:题干给出的图片中内容主要反映了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故答案为:B。【点评】这是一道主旨归纳题,它考查了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做此类题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很易确定正确答案。5.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了解。6.C分析:本题考查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布拉格是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所以“布拉格之春”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选C。【点评】掌握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7.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拉美独立运动的相关知识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随之而来。整个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其他国家几乎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阿根廷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用的是西班牙语言。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拉美独立运动的相关知识内容。8.A分析:据所学知,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两极格局又称雅尔塔体系.B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C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意不符.D项表述不正确,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格局没有建立起来,还只是个发展趋势.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识记两极格局的相关内容.???9.D分析:此题主要考察苏联的发展与改革相关知识。斯大林过世后,继任者赫鲁晓夫纠正了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政策错误,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终却是失败的,因为他的改革并未改变僵化的体制。故正确答案应该选D。【点评】理解苏联的发展与改革相关知识。10.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因此D正确。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因此A错误。孟德斯鸠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不合题意,因此B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欧洲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要注意和文艺复兴运动比较。11.C分析:此题考查印度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情况。二战期间,甘地发动了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运动。英国殖民当局很快逮捕国大党大批领导人,甘地在狱中几次绝食抗议。”圣雄“的举动和国大党的反英立场赢得了人民的拥护。故此题答案是C。【点评】知道印度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情况。12.B分析:中东问题指的是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东问题主要围绕着巴以冲突展开,以色列国在巴基斯坦地区建立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中东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东问题复杂矛盾的交织。13.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机器人写诗已经成为可以发生的事,故本题选D,ABC不符合题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相关知识。???14.D分析:由材料“可视农业是‘互联网+农业’中的一种特色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观看动植物的整个养殖、种植过程,了解和监督生产活动”可和,“互联网+”日益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②③说法太绝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15.B分析:“汉江奇迹”广义上指的是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得益于韩国对人才、科技等的重视,充分弘扬民族精神,而不是依靠进口资源。故②③④符合题意,①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韩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属于容易题。二、材料分析题16.(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没有联合起来;德意日法西斯狼狈为奸;德意日法西斯采用各个击破的伎俩。(2)主要内容: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及其附庸。(3)评述:《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分析:(1)本题考查二战初期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要求结合所学准确获取、解读概括材料信息。据材料三“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以有限战争方式,实行各个击破以取得有限目标”,结合所学概括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联合和法西斯力量勾结、各个击破的伎俩说明其原因。(2)本题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二“①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②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是: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媾和。(3)本题考查对《联合国家宣言》的评价。《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没有联合起来;德意日法西斯狼狈为奸;德意日法西斯采用各个击破的伎俩。(2)主要内容: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及其附庸。(3)评述:《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二战初期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联合国家宣言》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答案。17.(1)1938-1973年呈上升趋势,原因:二战后英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财政开支。1973-1999年呈下降趋势,原因:1973年以后,英国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随之减少。(2)政府补贴。(3)特点: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影响:使战后2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黄金"发展时期。(4)认识和评价:社会保障制度,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社会相对稳定;但是社会福利的过度发展,使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患上"福利病"。看法: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要依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免除普通百姓的后顾之忧,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分析:(1)根据图1信息,1938年-1973年英国政府的开支从28.8%上升到41.5%,随之下降到1999年的39.7%。因为二战后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了财政支出。1973你那以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政府开支也相应减少。(2)根据图2可知,英国政府开支占GDP比重最大的是政府的补贴,占了55%。(3)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开支的比重较大,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种调整,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使战后2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4)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学会辩证的方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但过度的社会保障,给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易换上福利病。因此,社会保障的发展,因与本国国情向符合,既能给了百姓带来福利,也不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1)1938-1973年呈上升趋势,原因:二战后英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财政开支。1973-1999年呈下降趋势,原因:1973年以后,英国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随之减少。(2)政府补贴。(3)特点: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影响:使战后2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黄金"发展时期。(4)认识和评价:社会保障制度,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社会相对稳定;但是社会福利的过度发展,使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患上"福利病"。看法: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要依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免除普通百姓的后顾之忧,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以社会保障为切入点,依据材料进行分析,难度较大。对历史现象的评价,需要运用辩证的方法。三、综合题18.(1)新航路的开辟(2)攻占巴士底狱(3)萨拉热窝事件(4)日本偷袭珍珠港(5)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分析:(1)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开始连为一体。(2)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3)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4)日本偷袭珍珠港使二战达到最大的规模。(5)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故答案为:(1)新航路的开辟;(2)攻占巴士底狱;(3)萨拉热窝事件;(4)日本偷袭珍珠港;(5)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世界综合史的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知识识记的能力。19.(1)20世纪四五十年代。(2)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分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有①速度快——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②范围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影响大——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2)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所具有的三大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