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5.4.2《动荡的中东》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中东地区饱经战火,至今动荡不宁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各时代列强必争之地B.?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彼此的裂痕C.?印巴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D.?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加剧了冲突2.伊拉克战争、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危机事件的发生表明(???)A.?和平的国际形势发生了逆转B.?国际关系中的不稳定的因素还存在C.?世界总体形势趋于缓和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3.中东名称的来源据说是在16-17世纪欧洲唯心主义时期产生,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关于中东的地理位置正确的是( )A.??????????????B.??????????????C.??????????????D.??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动荡原因错综复杂,其关键是(???)A.?巴以冲突??????????????????????B.?耶路撒冷问题??????????????????????C.?苏伊士运河问题??????????????????????D.?宗教冲突5.下列资源在中东地区极其匮乏的是(????)A.?水资源???????????????????????????B.?石油资源????????????????????????????C.?天然气资源???????????????????????????D.?煤炭资源6.2019年3月15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两个清真寺发生严重枪击事件,造成至少50人死亡,50人受伤。在作案过程中,嫌犯布伦顿·塔兰特一直使用脸书发布枪击案直播视频,视频在社交网站上被广泛传播,造成恶劣影响。这说明(???)A.?霸权主义影响地区安全???????????????????????????????????????B.?地区冲突严重威胁地区和平C.?世界上没有安全的地方???????????????????????????????????????D.?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安全7.2018年5月14日,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正式搬迁到耶路撒冷,这一事件引发了巴以双方又一轮军事冲突,由此说明中东地区矛盾复杂、冲突频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民族、宗教矛盾激烈??????????B.?大国的干涉??????????C.?战略位置十分重要??????????D.?对石油等资源的争夺8.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于(????)A.?1946年??????????????????????????????B.?1947年????????????????????????????????C.?1948年??????????????????????????????D.?1949年9.小明是个军事迷,他正在研究二战后的世界某项军事行动,他认为该行动挑战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尤其是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受到严重挑战。小明所研究的是(???)A.?朝鲜战争?????????????B.?科索沃战争?????????????C.?苏军占领阿富汗?????????????D.?美国执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10.余杭区某中学九年级学生组成的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动荡的中东”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问下列哪一事件是不属于这一主题的?( )A.?朝鲜战争??????????????????????????B.?巴以分治??????????????????????????C.?以色列建国??????????????????????????D.?中东战争二、材料分析题11.有强大的军队才有强大的国防,中国军队从弱小走向强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管人们对战争有各种角度的认识,但战争的实质仍是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抗。英军当时之所以能横行无忌,就是因为“英中两国的力量差距比西班牙征服者和阿兹特克人之间的力量差距还要大得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二:这第一枪,石破天惊,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决心和胆略。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进入创造红军的新时期”的标志,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1)“英中两国的力量差距”最早从中英哪一次战争表现出来?简述其历史影响。(2)这“第一枪”是指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2017年是该“第一枪”距今多少周年?举出在“第一枪”之后,在勇于胜利过程中“震撼世界”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争2例。1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片内容为《巴勒斯坦难民营的生态》图片材料二: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同学们开展了“核能发展”的主题讨论,请你参与。(1)巴以冲突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并向下一代灌输民族复仇主义思想。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2)面对是否继续发展核能产业,同学们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继续发展,另一种认为应停止发展。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C分析: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可以得知,中东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必争之地的主要原因有:地理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加剧了冲突;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彼此的裂痕;阿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中东地区至今动荡不宁的原因。???2.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国际关系的有关内容。伊拉克战争、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危机事件的发生表明国际关系中的不稳定的因素还存在。B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国际关系相关知识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国际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3.B分析:地理上,中东的范围几乎涵盖整个西亚地区,并包含部分北非地区,故选择B。【点评】课标要求为列举实例,评述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理解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的主张和追求,属于识记层次。4.A分析:中东地处衔接亚、非、欧三大洲,,它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而巴勒斯坦又地处中东的中心地带,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因此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动荡原因错综复杂其关键是巴以冲突。5.A分析:此题考查中东地区匮乏的资源。中东地区泛指从地中海东岸到伊朗的广大区域以及非洲北部的部分地区。这里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水资源极其匮乏,而石油资源蕴藏丰富。故答案是A。【点评】知道中东地区的资源情况。6.D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枪击事件给人们带来灾难,造成恶劣影响,这说明恐怖主义在当今社会依然在威胁世界安全,成为全世界的公敌,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解答本题,直接回答有难度。解答时,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另外注意区别备选项中“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恐怖主义”。7.B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正式搬迁到耶路撒冷”,它反映了美国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美国领导人的这一决定受到以色列的欢迎,也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其它国家,首先是中东国家和巴勒斯坦的负面反应,这是美国大国干涉的表现。美国这一做法将会加剧中东地区的矛盾冲突,这将让中东局势陷入乱局之中,引发了巴以双方又一轮军事冲突,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巴以冲突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巴以冲突的原因和表现。8.C分析:本题考察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时间。根据九下教材《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一课介绍,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48年。选C。【点评】了解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时间9.B分析:科索沃战争,是一场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发,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推动下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但向多极过渡的大趋势并未逆转;大国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美国恃强独霸仍力不从心;联合国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但联合国仍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国际安全机制组织;国际法准则受到美国“新干涉主义”的严重践踏,但认同“人权高于主权”的国家不多;世界和平遇到新的严峻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潮流。10.A分析:朝鲜是在亚洲东部,并不属于中东地区,故选择A。【点评】课标要求为列举实例,评述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理解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的主张和追求,属于识记层次。二、材料分析题11.(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南昌起义。80周年。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的惨败,最早体现了英中两国的力量差距。鸦片战争清军战败,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距今80周年。中国军队在勇于胜利过程中“震撼世界”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争事例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了解。12.(1)双方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2)第一种:继续发展。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第二种:停止发展。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他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分析:(1)据图片和所有知,要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双方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2)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第一种:继续发展。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第二种:停止发展。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他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故答案为:(1)双方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2)第一种:继续发展。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第二种:停止发展。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他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点评】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