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5.2.2《欧洲的发展》一、单选题1.法国前总统吉斯卡皮尔?德斯坦曾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B.?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C.?重新确立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D.?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2.近代以来欧洲有三次统一的尝试和努力:第一次是法国主导,结果失败;第二次是德国主导,也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是法德和解促成统一。“法德和解促成统一”是指(???)A.?拿破仑帝国的建立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侵略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联合3.“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源动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国家,教育开发了日本的资源B.?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国家,依靠教育扩张来获得资源C.?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的发展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的结果D.?教育开发了日本人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4.20世纪50一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除了自身的因素外,其经济的发展还得益于()???????????A.?美国的大力扶持???????????B.?正确的经济政策???????????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D.?重视对教育的投入5.1955年,日本政府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日本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预计10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恰当的经济政策????????????????B.?重视科技教育????????????????C.?美国的经济援助????????????????D.?加强国际合作6.?20世纪50~70年代,日本每年把全部财政预算的20%投入到教育领域,这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推行非军事化政策??????????????????????????????????????????????B.?重点发展钢铁、汽车、家用电器生产C.?得到美国的支持??????????????????????????????????????????????????D.?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7.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是()???????????A.?美国的大力扶持??????B.?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C.?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D.?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8.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它所反映的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年份19501955196519751982198519941999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8.75.66.3-0.8-1.93.33.94A.?高速度、低通货??????????????B.?起伏性、周期性???????????C.?信息化、全球化???????????D.?高速度、低失业率9.“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惊人的……能够实现今天这样的繁荣,从世界历史经验来说,是一个奇迹。”下列不属于日本经济“奇迹”崛起原因的是(???)A.?朝鲜战争中美军的军事订货????????????????????????????????B.?日本战后的民主化改革C.?马歇尔计划的援助??????????????????????????????????????????????D.?日本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10.二战后二十世纪5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发展采取了()???????????A.?遏制政策??????????????????????????B.?不干涉政策??????????????????????????C.?扶持政策??????????????????????????D.?限制政策二、材料分析题11.德国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大国。历史上,德国给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世界造成重大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德国历史上的大事件1871年通过连续发动战争,实现国家统一1882年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居于领先地位1914年借机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一战战败,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受到严厉制裁1933年希特勒通过竞选,出任德国总理1939年运用闪电战突袭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二战战败投降,德国被分区占领1967年推动建立欧共体1990年再次实现统一1993年成为欧盟的核心成员材料二: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在1871年统一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到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德国找到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把国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英国开创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当世人以惊羡的眼光审视急速燃起的德意志时,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支撑起所有这一切的是德国统一后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这为这个曾经被欧洲列强不断遏制的国家,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机遇。(1)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并说明选取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指出促使德国迅速崛起的因素。(3)以史为鉴,从德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益的启示?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共同体成长历程简表:时间事件1967年欧共体成立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洲共同体1981年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洲共同体材料二:见下图:(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欧洲共同体是由哪三个组织合并而成?截止1986年,欧洲共同体拥有多少个成员国?(2)分析上图,指出西欧经济高速发展是在哪一阶段(用字母表示)?其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上述现象的出现,使美国对西欧政策带来什么变化?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联合国是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把战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以维护世界和平,都同意组建联合国。……1943年10月,中、苏、美、英共同发表声明,首次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1944年,苏美英、美英中先后经过两个阶段的会议,基本勾画出了联合国的蓝图。1945年,美、苏、英、中发出《召开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邀请书》,4月25日联合国成立大会在旧金山隆重开幕,……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是中国代表团中的一员。6月25日,通过《联合国宪章》……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二: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首次向国际社会阐释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根据《联合国宪章》,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及促进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构成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宪章》还规定了主权平等、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不干涉内政等原则。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等,这些理念是对《宪章》宗旨和原则的传承与创新……2017年,联合国的多个决议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摘编自张贵洪《联合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联合国成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并概括中国对联合国的发展作出的贡献。???14.历史小板报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板报。中国坚持抗战14年,抗击日本兵力最多,军民伤亡3500多万,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第三篇?数据鉴史??根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时期各国军民伤亡9000多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4万亿美元。(1)请将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思维导图A、B处补充完整。(2)这幅海报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结合海报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3)根据上边的数据,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两则数据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警示。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D分析:由材料“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可知,材料强调欧洲与美国的平等关系。故选D。【点评】本题以法国前总统吉斯卡皮尔?德斯坦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欧洲一体化的相关知识。???2.D分析:根据材料内容分析选项可知,第一次由法国主导的统一指的是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第二次德国主导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是法德和解促成统一指的是二战后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联合的背景与表现。本题难度适中。3.C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源动力”可知,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的发展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的结果,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4.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其外部原因是美国的援助,内部原因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实行恰当的经济政策,美国在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政策。?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属于常考的知识点,学生要牢记。5.A分析:根据材料“日本政府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日本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预计10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可知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恰当的经济政策。虽然BC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排除BC项。加强国际合作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故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6.D分析:此题考查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从题干”全部财政预算20%投入到教育领域“说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日本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对教育的高投入,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这是它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秘诀之一,故答案是D。【点评】知道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7.A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因此:?A属于外部原因,符合题意;BCD是内部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8.B分析:此题主要考察美国经济的发展相关知识。此表格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是变化较大的,可以说是起伏性。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的经济也告诉发展时期,也有停滞也有缓慢发展时期,所以美国的经济是有周期性的。故正确答案应该选B。【点评】掌握美国经济的发展相关知识。9.C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革,同时日本制定恰当的政策,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接受美军的军事订货,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ACD三项的内容是日本经济“奇迹”崛起原因,不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C项不是于日本经济“奇迹”崛起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经济发展原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10.C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重新调整了对日占领政策,由限制、削弱、打击改为扶植、帮助日本复兴。故正确答案为C。?遏制政策是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政策;不干涉政策是二战期间英国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的政策;限制政策是二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采取的政策。AB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解此题要掌握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采取非军事化政策,限制、削弱、打击日本,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扶持日本改革。二、材料分析题11.(1)关联的事件:二战战败投降,德国被分区占领、推动建立欧共体与再次实行统一。选取理由:德国认真反思二战战败的教训,放弃武力征服世界妄想,寻求和平、合作发展之路,实现和平崛起;随着实力的增强,最终抓住历史机遇,再次实现国家统一。(2)重视教育和创造发明;充分发挥国家的推动、引领作用;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3)走和平崛起之路;重视教育和科技创新;以合作代替对抗;尽早实现国家统一。分析:(1)结合材料和二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即可。(2)根据材料“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把国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那就是支撑起所有这一切的是德国统一后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即可归纳出德国崛起的原因是重视教育和创造发明;充分发挥国家的推动、引领作用;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2)结合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原因可分析出对中国的启示有走和平崛起之路、重视教育和科技创新、以合作代替对抗;尽早实现国家统一。故答案为:(1)关联的事件:二战战败投降,德国被分区占领、推动建立欧共体与再次实行统一。选取理由:德国认真反思二战战败的教训,放弃武力征服世界妄想,寻求和平、合作发展之路,实现和平崛起;随着实力的增强,最终抓住历史机遇,再次实现国家统一。(2)重视教育和创造发明;充分发挥国家的推动、引领作用;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3)走和平崛起之路;重视教育和科技创新;以合作代替对抗;尽早实现国家统一。【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战后欧洲的联合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2.(1)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2个。(2)BC段;欧共体的成立使欧洲经济走向一体化,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欧共体成员国间工业品关税全部取消,农产品方面除实现关税同盟外,还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统一的价格,设立农业基金;还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同盟;加强科技合作。(3)美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政策,宣布1973年喂“欧洲年”,希望借此表示对西欧的重视,承认其伙伴地位。分析:(1)本题考查欧洲共同体的相关知识。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政府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第二年成立了国际性的煤钢垄断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塑造了未来欧洲共同体的雏形;1957年,六国决定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1973年,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欧共体;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共体。截止到1986年共有12个成员国。(2)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学生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50年代至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经济高速发展,90年代,西欧成立欧盟,经济继续稳定发展,因此B-C阶段是西欧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有: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各国政府采用各种手段进行干预经济等等。(3)本题考查美国对西欧政策的变化。?欧洲一体化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力量,美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政策,宣布1973年为“欧洲年”,希望借此表示对西欧的重视,承认其伙伴地位。故答案为:(1)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2个。(2)BC段;欧共体的成立使欧洲经济走向一体化,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欧共体成员国间工业品关税全部取消,农产品方面除实现关税同盟外,还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统一的价格,设立农业基金;还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同盟;加强科技合作。(3)美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政策,宣布1973年为“欧洲年”,希望借此表示对西欧的重视,承认其伙伴地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联盟的相关知识。欧盟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的经济发展,能有效的取消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使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往来更有效益;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的概念,促进欧洲走向联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世界的格局产生影响,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13.(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奠定了基础;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把战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中苏美英等大国为成立联合国所做的努力。(2)首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贡献:提出对联合国宗旨和原则传承与创新的新的理念,并在联合国的多个决议中得到体现。??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奠定了基础;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把战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中苏美英等大国为成立联合国所做的努力;(2)依据材料二信息“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对联合国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有提出对联合国宗旨和原则传承与创新的新的理念,并在联合国的多个决议中得到体现;?故答案为:(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奠定了基础;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把战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中苏美英等大国为成立联合国所做的努力。(2)首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贡献:提出对联合国宗旨和原则传承与创新的新的理念,并在联合国的多个决议中得到体现。【点评】本题考查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时,紧贴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可以去掉不必要的字句或者调整他们的顺序,重新组合概括回答。14.(1)A:南京大屠杀;B:百团大战(2)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历时最长牺牲最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警示:两则数据反映出二战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我们要勿忘历史,珍爱和平,谋求发展。分析:(1)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思维导图信息。仔细观察历史小板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南京大屠杀;B百团大战。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据统计遇害者达30万人以上。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2)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胜利原因的相关知识,注意图片信息的提取,要求具备分析与知识的运用能力。依据海报上的各个国家的国旗,进行合理判断与分析,此时应是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结合海报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因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3)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和二战的警示,要求具备对材料分析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关于贡献,联系所学回忆紧扣题意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再现即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关于警示,图示两则数据反映出二战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分析理解,这告诉我们?要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谋求发展。故答案为:(1)A:南京大屠杀;B:百团大战。(2)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历时最长牺牲最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警示:两则数据反映出二战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我们要勿忘历史,珍爱和平,谋求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