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7.5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单选题1.有人曾这样设想:即使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也绝不会像在英国一样引起一系列变化。你认为珍妮机能在当时的英国引起一系列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的中心位置?????????????????????????B.?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C.?英国通过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赚取大量钱财????D.?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2.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地。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B.?机器的噪音影响了人们的生活C.?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3.下面是印第安人和欧洲人对某历史人物的看法,请你根据他们的观点,判断该历史人物是()?印第安人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欧洲人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4.1770年—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平均生产率约提高了20倍,棉纺工人的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的266倍。这说明了工业革命的哪一重要影响(???)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调动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C.?现代大工厂制度的出现???????????????????????????????????????D.?引起了人类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5.《19世纪中期英国生产能力情况表》这样记载:英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一半以上;生铁产量已超过世界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促成英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B.?英国的殖民扩张????????????????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6.一个国家进入某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常会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进入电气时代???????????????????????B.?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C.?《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7.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有“名不副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名词与说法。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不副实的名词,下列不属于这一类的是(???)A.?阿拉伯数字??????????????????????????B.?文艺复兴??????????????????????????C.?蒸汽革命??????????????????????????D.?印第安人8.“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是指工业革命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些“新”主要表现在(???)①手工工场的规模越来越大??②蒸汽机发明,人们开始大规模修建铁路????③科学理论的指导越来越明显??④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A.?①④?????????????????????????????????????B.?③②?????????????????????????????????????C.?①②?????????????????????????????????????D.?③④9.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车和飞机能够研制成功的基本条件是(???)A.?蒸汽机的不断改进????????????B.?电力的广泛应用????????????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D.?内燃机的创制10.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是(??)???????A.?蒸汽机???????????????????????????????????B.?电灯?????????????????????????????????C.?飞机?????????????????????????????????D.?人造卫星11.17世纪末,英国引发技术发明热潮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英国具有雄厚的资本???????????????????????????????????????????D.?手工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商品生产的需要12.“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比它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剧烈的苦难和不满。”这里的“它”是指(??)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工业革命???????????????????????????D.?百日维新二、问答题13.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材料三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4)根据材料四的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4.归纳总结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和因素?三、材料分析题15.明清那些事儿,有辉煌,有凄惨,有温情;明清那些事儿,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心痛,让我们回味。――《百家讲坛》国策相关史料①雍正帝多次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②清代讽刺诗:“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③“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清世祖实录》(1)【说辉煌】:根据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清时期的辉煌。(2)【话凄惨】:根据历史资料卡片,指出明清时期官员、知识分子“凄惨”度日的原因。(3)【论心痛】:阅读下列史料,你认为明清时期有哪些让你“心痛”的政策?选择其中一个评论其后果?(4)【谈回味】:根据上述历史经验,谈谈这些历史对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B分析:材料中的设想反映的是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的不同。当时的英国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是封建的社会制度,封建制度不具备工业革命的政治环境。英国之所以能够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项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珍妮机能在当时的英国引起一系列变化的最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史实及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2.D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6年德国人奥拓最早研制出了第一台煤气内燃机,排除A;机器的噪音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排除B;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也不是材料要表达的意思,排除C。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说明内燃机促进了农业化机械。3.A分析:根据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观点,判断该历史人物是哥伦布。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们看法矛盾的原因是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但同时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成为个整体,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A;?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B不符合题意;?达伽马到达了印度,C不符合题意;?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本题难度不大。根据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观点,判断该历史人物是哥伦布。4.A分析:材料“英国工人的日平均生产率约提高了20倍,棉纺工人的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的266倍”说明英国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要注意的重难点是对题干信息的理解。易错点是对题干信息理解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紧贴题干信息,拿四个备选项和题干信息一一对照找到正确答案。5.A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机的使用,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工厂。A项工业革命是促成英国题干变化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促成英国题干变化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要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和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答即可。?6.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进入蒸汽时代,所以A错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所以B错误;《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所以C正确;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所以D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识记。7.C分析:A项阿拉伯数字并不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它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的,之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方,所以习惯上称之为“阿拉伯数字”,不符合题意;B项文艺复兴时期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所以称为“文艺复兴”,其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并不是为了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这也体现了“名不副实”,不符合题意;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最主要的动力是蒸汽动力,所以称为蒸汽革命,这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符合题意;D项印第安人是哥伦布到达美洲后,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所以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这也是“名不副实”,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8.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依据题干信息“工业革命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磁学为理论指导,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的科学理论在科技发明和创新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③④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了解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9.D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汽车和飞机的研制成功。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了陆上交通工具汽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以内燃机为动力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D项内燃机的创制是汽车和飞机能够研制成功的基本条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汽车和飞机能够研制成功的基本条件。10.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发明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英国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促进了交通业的发展,火车、轮船相继出现。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人造卫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所以1851年5月可能参展的是蒸汽机,故正确答案是A。???【点评】掌握人类重要发明的知识。11.D分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末,英国的海外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商品销往海外,原有的手工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生产的需要,因而引发了技术发明的热潮。D项手工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商品生产的需要是17世纪末英国引发技术发明热潮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2.C分析:根据材料“没有别的事件比它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剧烈的苦难和不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进行使社会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越,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推动着西方国家瓜分世界的进行,C选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AB选项排除;百日维新属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关键信息是“没有别的事件比它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剧烈的苦难和不满”,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二、问答题13.(1)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2)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和完善,为工业革命的首先在英国开始创造了政治前提;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3)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跨洲铁路的修建;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4)影响:小农经济开始瓦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出现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析:此题主要考察近代英国相关知识。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欧洲与美洲的贸易往来和品种,在基础上加以归纳。分析原因时要抓住关键词“1500年”和“18世纪后期”。回答第(2)问时要格外注意“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即1684年,由此推断英国国情。第(3)问主要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4)问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回答鸦片战争的影响。【点评】掌握近代英国相关知识。14.客观条件:①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提高。②地图绘制的改进、地圆学说的流行。③中国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主观条件:④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⑤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超人的意志和智慧。分析:(1)客观条件:①西班牙和葡萄牙能够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并从意大利人那里学到了大量航海知识,拥有一批来自各国的水手。②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传入欧洲,此时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2)主观条件:①当时许多人相信地圆学说。②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王希望从东方直接获得金银和香料等商品,非常支持远洋探险。故答案为:客观条件:①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提高。②地图绘制的改进、地圆学说的流行。③中国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主观条件:④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⑤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超人的意志和智慧。【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和因素。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三、材料分析题15.(1)16世纪(明朝),中国沿海各地的海外贸易十分活跃。茶叶、生丝、瓷器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欧洲人为了购买这些商品,支付了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不断增长。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2)明清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思想文化专制,实行“文字狱”。(3)重农抑商、八股取士、闭关锁国后果(三选一):如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4)①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②要解放思想,提倡百花齐放;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写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中国沿海各地的海外贸易十分活跃,出口大宗商品有茶叶、生丝、土布、瓷器,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2)为加强思想文化专制,明清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文化专制政策。(3)可选择重农抑商、八股取士、闭关锁国任一评论其后果。(4)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16世纪(明朝),中国沿海各地的海外贸易十分活跃。茶叶、生丝、瓷器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欧洲人为了购买这些商品,支付了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不断增长。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2)明清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思想文化专制,实行“文字狱”。(3)重农抑商、八股取士、闭关锁国后果(三选一):如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4)①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②要解放思想,提倡百花齐放;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写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的历史。需要准确掌握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