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8.4发展的选择(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8.4发展的选择(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发展的选择
一、单选题
1.鄱阳湖候鸟的命运:上世纪80年代,鄱阳湖区的人们以捕杀售卖候鸟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在2008年国家批准建立了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众多的候鸟成为极其独特而珍贵风景,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候鸟也受到了最为严格的保护。鄱阳湖区候鸟命运的变化,反映了(???

A.?国人素质不断提升,需要更多的鸟类??????????????????B.?环境质量越来越好,候鸟越来越喜欢
C.?经济与环境更协调,互相促进共发展??????????????????D.?环境保护更加到位,和谐社会更和谐
2.某市在夏天举办冰灯冰雕展。此次冰灯冰雕展占地约2000平方米,总用冰量近千吨,各种灯具数千盏,每天耗电在1万度以上。这一做法(??

A.?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B.?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C.?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D.?违背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3.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中规定,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除医院等对温度有特定要求的单位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贯彻落实这一规定有利于(??
)
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②世界气候变得更加暖和
③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④人们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4.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种植粮食
B.?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挖池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果树?
C.?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植树种草
D.?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水稻耕作
5.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地优势,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我国相继规划并实施了哪些区域发展战略(????
)
①西部大开发?
②中部崛起?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西部经济地带最丰富的资源有(????
)
①石油?
②土地肥沃?
③有色金属矿?
④生物资源?
⑤水能?
⑥煤矿?
⑦天然气
A.?①③⑥⑦????????????????????????????B.?②④⑥⑦???????????????????????????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⑦
7.我国结构完善、实力最为雄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东北地区?????????????????????????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西部地区
8.中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内蒙古自治区要加快发展,必须(????
)
①加强东西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②照搬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模式
③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草原旅游业??
④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有关各地农业建设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②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充足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③闽、粤沿海滩涂广阔,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④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所有的山区都应发展林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10.下列能促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的社会行为有(????
)
①大量使用塑料饭盒????
②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③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④自备菜篮子或布袋购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据国家电力部门消息,今后普通用户不但能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装置给自己家供电,还可以将用不完的电卖给国家电网。这种新举措(????
)
①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缓解资源压力
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会改变国有经济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下列行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
)
①围湖造田????????
②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
③发展生态农业????
④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③
13.下图漫画《在雾霾中,寻找你的身影》带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
A.?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B.?禁止有污染行业发展
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D.?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4.某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利用磷矿废渣制造建筑用砖,获得江苏省墙体部门认证。该技术既能消除磷矿的安全隐患,又可节约大量耕地。材料主要说明企业(????
)
A.?应坚持“又快又好”的发展思路?????????????????????????B.?应重视产品的认证工作
C.?应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督力度?????????????????????????????D.?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15.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必须实施的战略是(????
)
A.?科教兴国战略????????????????B.?人才强国战略????????????????C.?可持续发展战略????????????????D.?西部大开发战略
16.“节约能源造福后代子孙;减少排放建设良好环境。”这副对联说明节能减排(????
)
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②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③有利于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④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土地、水、石油、煤炭等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突出地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引起(????
)
A.?资源问题???????????????????????????B.?环境问题???????????????????????????C.?土地问题???????????????????????????D.?能源问题
18.李克强总理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考虑了需要和可能……把经济增长目标由2014年的7.5%主动调低到2015年的7%。这一调整的合理性在于(???

A.?解决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B.?改变我国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C.?坚持保护环境为中心以促进经济发展??????????????????D.?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填空题
19.??
地势比较平坦,降水较多,草地广布,适合发展________。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降水较丰沛适合发展________。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适合发展________。
三、材料分析题
20.关注家乡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省在建设特色小镇,如:绍兴柯桥区湖塘黄酒小镇、上虞区杭州湾花田小镇时,突出注重功能融合,实现产、城、人、文交融的设计理念。
材料二:自2013年我国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以来,浙江省凭借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优势产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1)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设计理念与实践凸显了教材的哪些道理?
(2)从经济全球化和发展区域经济角度,分析浙江省融入“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鄱阳湖区候鸟命运的变化说明环境的保护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即经济与环境更协调,互相促进共发展。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
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冰灯冰雕展的举办消耗过多的电量,浪费了电力资源,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不选。
【点评】知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题干主要讲述了国务院对夏季和冬季空调问题的规定,这一规定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同时有利于保护环境。所以答案选B。②③不符合国务院规定内容的宗旨,故不选。
【点评】知道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
A
分析:此题考查区域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可以发展桑基鱼塘或蔗基鱼塘之类的,故B说法正确;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植树种草,故C也是正确的;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水稻耕作,故D说法正确。在半干旱地区开垦种草,适宜发展畜牧业,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故符合题意的是A。
【点评】知道区域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并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C
分析:此题考查区域发展原则的相关知识。③不属于区域性的发展战略,故排除了,选择C。
【点评】此题考查对我国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区分。
6.
A
分析:本题目考查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西部经济地带位于我国的内地,这里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科技教育、经济发展等较东部落后发达,但是能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就是利用丰富的油气资源发展的,符合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原则。故而A答案正确。
【点评】要求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掌握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原则。
7.
B
分析:?本题目考查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知识点。长江三角洲交通便利,形成立体的交通运输网络,
水运、空运、铁路、公路等都比较发达。
开发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政策优惠,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
地,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育、科技发达,技术力量雄厚,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
区,且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因此成为我国结构完善、实力最为雄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其他地区则步具备这些优势,故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了解各地区的优势资源,掌握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发挥区域优势,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8.
C
分析:此题考查区域发展原则的相关知识。
②的做法显然是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故排除了,选择C。
【点评】理解区域发展原则的内涵。
9.
D
分析:本题目考查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知识点。选项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外联系便利,可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符合题意;②西部地区气候干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可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故不符合题意;③闽、粤位于东南沿海,滩涂广阔,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符合题意;④山区适合发展林业,缓坡可开辟为梯田,都发展林业说法太绝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要求学生了解各地区的优势资源,掌握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发挥区域优势,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10.
D
分析:此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日常行为中的具体做法。选择时应该考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做法。塑料饭盒短期内很难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

推广一次性筷子会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浪费,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④变废为宝等行为既是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本题选择D。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要求,知道日常生活中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做法。
11.
A
分析:本题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相关知识。题目中”太阳能、风能“均属于清洁的新能源,故有利于减少燃煤发电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也缓解了煤等非可再生资源的压力,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控制国民经济你的命脉,不会因此而动摇,采用排错法的解题技巧,因此选择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并学会在日常行为中崇尚低碳生活方式,环保节能,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12.
A
分析:此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首先排除④,可持续发展不代表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其次排除①,围湖造田等行为会造成湖泊的行洪能力降低是违背生态规律的,因此也应该排除,正确的选项是A。
【点评】此题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的把握和理解。
13.
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漫画反映的雾霾属于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的破坏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故本题选A。
【点评】明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4.
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持续发展维度要求:经济发展需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题干中企业的做法显然符合了这一要求。故选D。
【点评】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的要求。
15.
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面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国情,只有这三者协调发挥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题选C。
【点评】知道PRED之间的关系。
16.
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联中“减少排放建设良好环境”符合节能减排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对联中“节约能源造福后代子孙“体现节能减排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同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而选项3与材料无直接关联,故选D
【点评】理解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7.
A
分析:本题考查人口问题与资源问题的相关知识。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引发对土地、水、石油、煤炭等的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课件、可见,资源问题是由人口问题引起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点评】理解人口问题与资源问题的相互关系,增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
18.
D
分析:此题考查PRED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题意是降低经济增长目标,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无直接关系,可以首先排除。C说法有误,我国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不是保护环境,故正确答案选D。
【点评】知道PRED的关系,懂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做法和意义。
二、填空题
19.
畜牧业;种植业;林业
分析:
地势比较平坦,降水较多,草地广布,适合发展畜牧业。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降水较丰沛适合发展种植业。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林业。
【点评】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在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三、材料分析题
20.
(1)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或绿色发展理念;体现“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角度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浙江省融入“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有方便人民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产品。角度2: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原则。浙江省融入“一带一路”有利于充分利用浙江省优势,把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加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嬴。
分析:(1)材料一“绍兴柯桥区湖塘黄酒小镇、上虞区杭州湾花田小镇时,突出注重功能融合,实现产、城、人、文交融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意义为?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融入“一带一路”能让浙江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助推浙江的经济发展,促进浙江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贸往来。
故答案为:(1)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或绿色发展理念;体现“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角度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浙江省融入“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有方便人民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产品。角度2: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原则。浙江省融入“一带一路”有利于充分利用浙江省优势,把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加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嬴。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浙江省的发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