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作业: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一、单选题
1.口号或主张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口号或主张按提出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族共和?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变法图强?
???④文学革命
A.?②④①③???????????????????????????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
2.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首任驻英公使”“《使西纪程》”“开眼看世界”等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是(???
)
A.?林则徐??????????????????????????????????B.?魏源??????????????????????????????????C.?容闳??????????????????????????????????D.?郭嵩焘
3.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拉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以下著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天演论》
?②《海国图志》
?③《四洲志》
?④《使西纪程》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
4.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作者与其著作是(???

A.?郭嵩焘——《使西纪程》???????????????????????????????????B.?林则徐——《四洲志》
C.?严复——《天演论》??????????????????????????????????????????D.?魏源——《海国图志》
5.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一部分思想比较开明的士大夫,除林则徐外,还有(???
)
A.?严复???????????????????????????????????B.?魏源??????????????????????????????????C.?赫胥黎??????????????????????????????????D.?康有为
6.《海国图志》中记载“……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满(议会)衙门公议乃行。且城邑居民,各选忠义之士一二赴京会议。大众可则可之,大众否则否之。”魏源在这里介绍的是(???
)
A.?城邦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贵族共和制???????????????????????D.?总统共和制
7.下列最能体现“西学东渐”这一文化交流特征的著作是(???

A.?《孙子兵法》????????????B.?《坤舆万围全图》????????????C.?《大唐西域记》????????????D.?《马可·波罗行纪》
8.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不久又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列强,从而引发了(???

A.?黄花岗起义???????????????????????B.?实业救国的热潮???????????????????????C.?保路运动???????????????????????D.?辛亥革命
9.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使用《新华字典》,出版它的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他就是(???

A.?京师同文馆?????????????????????????B.?商务印书馆?????????????????????????C.?新华书店?????????????????????????D.?三联书店
1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与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这两“步”应指(???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D.?维新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11.观察表格,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洋务时期创办的主要学堂
年份
名称
地点
备注
1862年
京师同文馆
北京
选14岁以下八旗子弟入学
1864年
广州同文馆
广州
招驻防满汉旗人16人,汉人世家子弟4人,年龄在20岁以下,学制三年
1880年
天津电报学堂
天津
兼修理论和技术
1881年
北洋水师学堂
天津
主修驾驶、管轮,学制五年
1887年
广东水陆师学堂
广州
中西兼学,学制三年
1893年
天津西医学堂
天津
设于天津总医院内
A.?全部设在通商口岸所在的大城市
B.?体现了对西方语言、制度的学习
C.?凸显了西方科学技术在华的传播
D.?反映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12.“师夷长技以制夷”中的“技”是指(???
)
A.?军事技术??????????????????????????????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
??????????????????????????D.?文化制度
二、问答题
13.鸦片战争后,一批先进的思想家、早期留学生以及走出国门的外交使臣,以不同的方式介绍外部世界,帮助国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请列举他们中的代表。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有何共同之处?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清政府颁布了一项对西洋商人的管制条例,有下列重要规定:?在贸易期间,夷商每月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才可到公园游玩;夷商不准坐轿;夷商不准直接晋见中国官员,有所请求时,应写妥呈文请洋行代转;夷商不准到街上购买东西;不准探听物价;不准买中国书籍。
?????????????????????????????????????????????????──《中国人史纲》柏杨
材料二:挽郭嵩焘:“鸿文硕学郁儒宗,才过古人,不掩其德;赤胆忠肝筹国是,谤满天下,无损于名”。???????????????????????????????????????──清末学者?王先谦
材料三:“关键性术语使用的变化雄辩地证实了在对西方理解过程中的这种进步。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大体上称为‘夷务’,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称为‘洋务’和‘西学’,在九十年代就称为‘新学’。”?????????──《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是怎么看待西方的?
(2)材料二挽联中赞誉了郭嵩焘的“赤胆忠肝筹国是”,请举例说明。挽联中的“谤满天下”又指什么?
(3)说说材料三中对“与西方有关的事务”的术语称呼变化的差别。这种变化说明什么?
(4)除了郭嵩焘外,请你再举一位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并说说其对西方的认识是怎样领先时代的。(本题也可以这样设问:除了郭嵩焘、魏源、林则徐、容闳外,请你再举一位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并说说其对西方的认识是怎样领先时代的。)?
三、材料分析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百多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皇帝……都可以打倒,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呢?……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1)材料一中的革命所指的是哪场革命?根据材料二说说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证明“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场革命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分析:五族共和是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口号。鸦片战争后,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口号。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明确提出的。因此按提出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①④。
B项②③①④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重要的口号。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2.
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郭嵩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郭嵩焘是我国近代首任驻英公使,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著作《使西纪程》。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郭嵩焘的了解。
3.
C
分析:①《天演论》是严复1896年在天津译成,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②《海国图志》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③《四洲志》1839年由林则徐主持编译;④《使西纪程》1876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时,将其沿途见闻编成。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④①。
C项③②④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思想解放的相关著作,要求识记基础知识。
?
4.
D
分析:魏源在《海国图志》明确地提出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根据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及其他中外文献资料编著而成的。这是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科技知识的著作,在当时堪称中国人编著的介绍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
D项魏源——《海国图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魏源的及其思想著作的识记能力。
5.
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一部分思想比较开明的士大夫,依据教材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的内容中:“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的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先后有魏源和严复。”据此鸦片战争前后出现思想比较开明的士大夫就是魏源,故选B。A选项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史实的识记。对于思想家魏源,还可能考查其思想主张、影响。
6.
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议会”、“大众可则可之,大众否则否之”等可知,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所以魏源在这里介绍的是君主立宪制。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7.
B
分析:《坤舆万国全图》(Great
Universal
Geographic
Map)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现美洲的世界地图,作者为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坤舆万国全图》与我们今天的世界地图已经很接近了,并且考虑到中国人的接受度,把中国尽量放在了世界中间。该图对于中国地理的描绘是极其详尽的,李之藻增补了大量关于中国的地理信息,超出对于其他国家的描绘,对于中国省份、重要城市的都有详细标注,地图还描绘了中国主要的山川、河流,例如黄河、长江,详细表现了其发源地、流经的省份。另外,世界著名河流也有提及,例如幼发拉底、尼罗河、伏尔加河、印度河都出现在图中。最能体现“西学东渐”这一文化交流特征的著作是《坤舆万国全图》。
B项《坤舆万围全图》最能体现“西学东渐”这一文化交流特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西学东渐”文化交流特征为依托,考查《坤舆万国全图》的相关知识。
?
8.
C
分析: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宣布“铁路国有”政策,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入,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A项黄花岗起义发生在1911年4月,与题干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实业救国的热潮是民国时期为了支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倡导抵制外货,爱用国货的运动,不符合题意;
C项保路运动是民众反对清政府实施铁路国有政策的群众运动,符合题意;
D项辛亥革命错误,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导致武汉地区兵力空虚,给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保路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
9.
B
分析:结合“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可以判断是商务印书馆。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这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B项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商务印书馆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
10.
B
分析:根据题干中体西用“与进而自由、平等、博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器物,使清朝富强起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是“中体西用”;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民主,反对专制,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信息“中体西用’与进而自由、平等、博爱”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联想到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11.
C
分析:
A.京师大学堂就在北京,而北京不是通商口岸,故A不符合题意。
?B.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器物,不学西方政治制度,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和表格《洋务时期所办主要学堂》可知,“兼修理论和技术”“主修驾驶、管轮”“中西兼学”表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凸显了西方科学技术对华的传播,故C符合题意。
?D.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中进行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教育的背景、内容、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
12.
A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清醒过来,开始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御外国侵略,其中林则徐,魏源是代表,受林则徐的委托,魏源撰写了《海国图志》,其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中这里的“长技”是指西方先进的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故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它的思想也最终引发了中国社会的重大行动,这一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有分析思维的历史能力才能回答。
二、问答题
13.魏源、容闳、郭嵩焘。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都主张变革现状,向西方学习。
分析:本题考察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共同特征。?魏源、容闳、郭嵩焘。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都主张变革现状,向西方学习。
【点评】掌握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共同特征
14.
(1)清政府固守“华夷有别”的落后观念,狂妄自大,视西方为未开放的”夷狄”,认为中国文化高于西方文化
(2)“赤胆忠肝筹国是”是指1876年,年近六旬的郭嵩焘冲破重重阻力,在朝野一篇谩骂声中出任驻英公使,并写下《使西纪程》,客观记述所见所闻,送呈总理衙门。
“谤满天下”指郭嵩焘出使英国遭到守旧势力的谩骂羞辱;《使西纪程》有分析西方长处的言论遭人弹劾和朝廷申斥;“穿洋装、让妇女学洋语”遭守旧势力群起攻击;晚年回到家乡遭地方官员乡绅轻慢鄙视等。
(3)“夷务”把中国看成是世界的中心,轻慢蔑视西方;“洋务”和“西学”开始改变看不起西方的态度;“新学”则清清楚楚地含有赞许的意思。
这种变化说明了在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启蒙下,中国重新认识外部世界,并做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抉择。
(4)开放性测试题,学生任意举出魏源、林则徐、容闳并能说出他们主要思想观点即可。(根据学情和学生课外探究的情况,也可以采用括号内的设问,问题着眼于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回答内容更为开放,像列举严复、郑观应、李鸿章等都可以,教师应该采用鼓励性的评价,要让一些喜欢看书、知识面广、喜欢思考的学生有成就感)
分析:本题要求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包括识记、理解、分析、运用、体验、探究层次。此题主要是注重知识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应用能力的考查,也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升华。通过三则围绕中国人认识西方的问题的史料整合,旨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述,力求有自己的见解,学会运用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方法。答案不求单一死板,适当开放,鼓励多元表述。
【点评】掌握期末的民族危机和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相关史实。能够正确评价近代中国的先进人物向西方的学习。
三、材料分析题
15.
(1)辛亥革命;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2)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领导下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3)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它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还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族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它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分析:(1)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及其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一中的“……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可知指的是孙中山,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二“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可以知道这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后被孙中山先生阐发为三民主义,并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本题考查孙中山的贡献。1895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全,走上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道路;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民报》的发刊词上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被称为“三民主义”;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因此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3)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故答案为:(1)辛亥革命;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2)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领导下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3)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它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还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族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它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掌握孙中山为挽救中国所做的努力,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