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6.1.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6.1.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6.1.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单选题
1.今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在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轻工业??????????????????????????????????B.?农业??????????????????????????????????C.?重工业??????????????????????????????????D.?商业
2.据1952年的统计,我国沿海各省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为此,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中,确定五年内开始建设的694个工业建设单位,分布在内地的将有472个,分布在沿海各地的将有222个。这样编制的目的是(???

A.?迅速提高工业生产水平???????????????????????????????????????B.?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C.?密切内地与边疆的联系???????????????????????????????????????D.?尽快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3.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C.?提高了生产效率??????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4.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初步基础的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大跃进”运动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5.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6.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中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B.?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新中国的成立
7.下表是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促使这种变化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
个体经济
71.8%
7.1%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8.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A.?他是资本家,不能担任我们的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他的话我们不能听
D.?他懂业务,我们还是要听的
9.“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这副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土地革命热火朝天??????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D.?西藏得到和平解放
10.列表总结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知识总结正确的是(???

序号
历史事件
标志着

1949年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956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1957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
材料二:
宣传土地政策
?????????农民分得土地
?土地房产证所有证
材料三: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感受。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运动?
(3)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12.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现代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和谋求国际地位,追求国家富强和探求经济振兴的奋斗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哪两次重大失误和挫折?
(2)20世纪70年代,在“乒乓外交”和第三世界推动下中国分别取得哪两项外交成就?
(3)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和印度政府代表共同倡导的什么原则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请说出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
(4)“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
立异的。”
这段经典之词是
谁?在?什么场合?说的?这段经典之词被提炼概括为
什么方针??
(5)在日本明治维新110年和中国康梁变法80年后,新中国也掀起一场追求国家富强,经济振兴的“维新运动”,这场运动是以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为标志的。这次会议简称什么?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13.学习历史,方法很重要,而学习历史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
(1)【制年代尺】请将年代尺中的①补充完整并从民主革命史的角度为年代尺中的②添加一个标题。
(2)【史论结合】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推论或史实。
史实
推论
①________。
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这场运动,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思想启蒙的声音。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曹汝霖等卖国贼被免职;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②________。
(3)【以图释史】请说明下面两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以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推动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分析: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相关内容,解读题干信息和对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2.
B
分析:材料表述的是一五计划前沿海的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占70%以上,占比较大,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一五计划时,694个工业单位里,内地的有472个,沿海的有222个,(内地的工业单位数量比沿海大),题目表述的是完整的因果逻辑关系,因:沿海工业占比较大;果:加大内地工业单位数量,提高内地比重。问题﹣﹣“目的”,指向的是:沿海和内地工业布局比重偏差太大,即不合理。A、C选项材料井未涉及。D选项社会主义改造,题目中是一五计划,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有关知识。从题干内容可以看出:这样编制的目的是初步改变我国工业分布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理解和识记一五计划的背景、目的、基本任务、建设成就、意义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3.
A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所有权发生变化,变资本家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A项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4.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制定了1953年﹣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主要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就是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
C
分析: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形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为依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6.
A
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
A
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1956年和1952年相比,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大幅提高,私有制经济大幅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公有化道理,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公有制经济占据优势地位,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不符合题意;
C.土地改革的完成,不符合题意;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即表格内容,看出变化,之后依据题干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变化的原因来回答。
8.
D
分析: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政府的原则是,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不但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还要把他们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还要向他们学习技术和业务等。D项他懂业务,我们还是要听的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认识。
9.
B
分析:依据材料解放牌汽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生产出来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因此:
ACD与题意无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解放牌汽车”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10.
B
分析:①错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②正确,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标志着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③正确,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错误,“一五计划”各项经济建设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但并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项②③总结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一些标志性事件。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11.
(1)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土地改革运动。
(3)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种封建土地制度极度不合理,这种制度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随着新中国成立,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土地改革运动。(3)依据所学知识,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由之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即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到了土地。(4)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土地改革的意义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1)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土地改革运动。(3)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12.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
(2)分别是中美关系正常化(或尼克松访华或中美建交)、中国重返联合国。
(3)他们共同倡导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这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说的。被概括为“求同存异”。
(5)这次会议简称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分析:(1)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1967—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哪两次重大失误和挫折。(2)中美关系正常化是1972年,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重返联合国是1971年;(3)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和印度政府代表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4)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5)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华国锋主席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战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比较基础的简答题,考查的知识点均是主干知识。???
13.
(1)①五四运动;②新民主主义革命。
(2)1915年,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掀起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3)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和嘉兴南湖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分析:(1)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新中国的的成立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年代尺中的②值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开始领导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遵义会议。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35年,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1)①五四运动;②新民主主义革命。
(2)1915年,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掀起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3)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和嘉兴南湖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遵义会议等相关史实以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