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中考化学三轮复习第20天: 常见的酸和碱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1]中考化学三轮复习第20天: 常见的酸和碱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天
常见的酸和碱
考向1:酸及其性质
考向2:碱及其性质
【例题1】【2020江苏扬州】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O2
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例题2】【2020山东潍坊】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例题3】【2019甘肃天水】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A
B
C
D
E
F
(1)上述反应中无现象的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有白色沉淀出现的是
;B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猜想一:NaC;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NaCl、Ca(OH)2和HCl;猜想四:

【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
无现象
猜想四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拓展与迁移】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

1、【2018广州市】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
H2O
B.
NaHCO3
C.Ca(OH)2
D.H3BO3
2、【2019湖南郴州】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NaOH与稀硫酸
B.CaCO3
与稀盐酸
C.CuSO4与KOH
D.AgNO3与NaCl
3、【2019湖南邵阳】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  )
A.CuO
B.Ag
C.BaCl2
D.Mg(OH)2
4、【2019四川攀枝花】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硫
5、【2019山东临沂】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生石灰
6、【2020山东德州】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B.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
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
7、【2020四川甘孜州】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单质a不可能是(

A.Mg
B.Fe
C.Ag
D.Zn
8、【2020湖南长沙】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下面是小兰同学在完成酸、碱的性质实验时记录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
B.向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红棕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9、【2018重庆B卷】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

A.H+
B.OH-
C.H2O
D.H
10、【2018广州市】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1、【2020江苏南京】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12、【2020山东泰安】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c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C.ab(不包括a点)段有沉淀生成
D.d点溶液的pH>7
13、【2020山东临沂】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_____色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
猜想②不正确,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1,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
A
pH试纸
B

C
紫色石蕊溶液
14、【2019辽宁葫芦岛】为了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操作】
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为 
 ,锥形瓶底部有白色沉淀生成。
【废液处理】
(1)将反应后锥形瓶内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B中,然后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混合后,烧杯内的液体为 
 色。
(2)再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请写出该烧杯内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
(3)最后烧杯内的无色溶液能否直接排放,请阐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反思交流】上述实验活动验证了碱可以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得氢气
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C.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钙
产生气泡
B
浓硫酸
氧化铁
产生气泡
C
氯化钡溶液
硫酸钾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D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A
B.B
C.C
D.D
3、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 
 ;③是 
 ;
(2)根据图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五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
(3)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命题方向
经典聚焦
紫色石
蕊溶液
稀盐酸

铁片
稀盐酸

氧化铁
稀盐酸

Ca(OH)2
溶液
稀盐酸

稀盐酸

Na2CO3
溶液
AgNO3
溶液
稀盐酸

考前模拟
考题预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天
常见的酸和碱
考向1:酸及其性质
考向2:碱及其性质
【例题1】【2020江苏扬州】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O2
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答案】C
【解析】A、浓硫酸有吸水性,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可用于干燥O2
,选项正确;
B、浓硫酸有脱水性,可将某些有机物中的氧、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2(水)的形式脱出来,称为“碳化”,故可使纸张炭化,选项正确;
C、实验室不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因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会使反应逐渐停止,选项错误;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选项正确。
故选C。
【方法技巧】解题时根据酸的组成、性质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例题2】【2020山东潍坊】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答案】A
【解析】A、甲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硫酸铜等盐,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反应②是酸和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③,是非金属氧化物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澄清石灰水显碱性,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方法技巧】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例题3】【2019甘肃天水】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A
B
C
D
E
F
(1)上述反应中无现象的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有白色沉淀出现的是
;B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猜想一:NaC;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NaCl、Ca(OH)2和HCl;猜想四:

【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
无现象
猜想四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拓展与迁移】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

【答案】(1)D、F、Fe+2HCl===FeCl2+H2↑;(2)【假设与猜想】NaCl和Na2CO3
【讨论与交流】三【实验与结论】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产生)(合理即可)。
【拓展与迁移】H+(或氢离子)
【解析】(1)A中紫色石蕊变红,B中有气泡产生,C中红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D中反应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E中有气泡产生,F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即上述反应中无现象的为D,有白色沉淀出现的是F;B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2)D和E中发生反应方程式:2HCl+Ca(OH)2=CaCl2+2H2O,2HCl+Na2CO3=2NaCl+H2O+CO2↑;【假设与猜想】猜想四为NaCl和Na2CO3;【讨论与交流】Ca(OH)2和HCl可以反应,不能共存,猜想三错误;【实验与结论】滴加适量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产生),即可判断猜想四正确;【拓展与迁移】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中都含有H+(或氢离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方法技巧】本题主要考查了碱的化学性质,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1、【2018广州市】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
H2O
B.
NaHCO3
C.Ca(OH)2
D.H3BO3
【答案】C
【解析】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A为氧化物,B属于盐,C属于碱,D是酸,故选C。
2、【2019湖南郴州】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NaOH与稀硫酸
B.CaCO3
与稀盐酸
C.CuSO4与KOH
D.AgNO3与NaCl
【答案】D
【解析】A、NaOH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B、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没有生成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C、CuSO4与K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生成了蓝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D、AgNO3与Na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生成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2019湖南邵阳】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  )
A.CuO
B.Ag
C.BaCl2
D.Mg(OH)2
【答案】B
【解析】A、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选项错误。
B、银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2019四川攀枝花】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硫
【答案】A
【解析】稀盐酸和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选:A。
5、【2019山东临沂】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生石灰
【答案】C
【解析】A、烧碱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质量增大,故不符合;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使质量增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物质不变质,故不符合;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少,不变质,故符合;
D、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故不符合,
故选:C。
6、【2020山东德州】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B.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
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
【答案】B
【解析】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有明显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B、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的现象,符合题意。
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石灰水变浑浊,有明显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D、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B。
7、【2020四川甘孜州】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单质a不可能是(

A.Mg
B.Fe
C.Ag
D.Zn
【答案】C
【解析】
从图上可知a是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单质,所以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前的金属,而银在氢后,则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选C。
8、【2020湖南长沙】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下面是小兰同学在完成酸、碱的性质实验时记录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
B.向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红棕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答案】C
【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向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红棕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会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2018重庆B卷】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

A.H+
B.OH-
C.H2O
D.H
【答案】B
【解析】碱性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均含有氢氧根离子(OH-)。故选B。
10、【2018广州市】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氢氧化钾暴露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变质,故A正确;
B.石蕊溶液与酸碱的颜色反应为酸红碱蓝,故B错误;
C.碱溶液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钾溶液与硫酸溶液的浓度不一定一样,即使体积一样,含有的氢氧化钾和硫酸分子不一定为
2:1,因此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1、【2020江苏南京】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Y中的水结合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不符合题意;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与Y中的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符合题意;
C、浓醋酸具有挥发性,但是醋酸显酸性,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是浓氢氧化钠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0山东泰安】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c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C.ab(不包括a点)段有沉淀生成
D.d点溶液的pH>7
【答案】B
【解析】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其中a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表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A、由分析可知a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铜,溶质两种,正确。
B、c点表示氢氧化钠完全反应之后,硫酸铜反应一部分,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铜,溶质为两种,B错。
C、ab段表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选项正确。
D、d点表示硫酸铜反应完之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故pH>7,正确。
故选:B。
13、【2020山东临沂】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_____色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
猜想②不正确,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1,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
A
pH试纸
B

C
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2).NaCl和HCl;(3).不变;(4).溶液中有气泡产生;(5).
;(6).反应物是否有剩余;(7).AC
【解析】
Ⅰ、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从微观角度分析,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猜想]
猜想①:当氢氧化钠过量时,则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当氢氧化钠与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则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当盐酸过量时,则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和HCl。
[进行实验]
方案一:若猜想①不正确,则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呈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含氢氧化钠;
方案二:若猜想②不正确,猜想③正确,则溶液中存在盐酸和氯化钠。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1。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如果溶液pH小于7
,溶液中含有HC1,符合题意;
B、铜不与稀酸反应,无法检验溶液是否含有HC1,不符合题意;
C、把紫色石蕊溶液滴到溶液中,如果变红色,则溶液中含有HC1,符合题意。故选AC。
14、【2019辽宁葫芦岛】为了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操作】
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为 
 ,锥形瓶底部有白色沉淀生成。
【废液处理】
(1)将反应后锥形瓶内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B中,然后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混合后,烧杯内的液体为 
 色。
(2)再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请写出该烧杯内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
(3)最后烧杯内的无色溶液能否直接排放,请阐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反思交流】上述实验活动验证了碱可以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实验操作】2NaOH+CO2=Na2CO3+H2O;烧杯中的石灰水进入锥形瓶内;
【废液处理】
(1)红;NaOH+HCl=NaCl+H2O【或Ca(OH)2+2HCl=CaCl2+H2O】;
(2)氯化钙和氯化钠;
(3)不能,该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会产生污染。
【解析】【实验操作】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少,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石灰水进入锥形瓶内;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
【废液处理】
(1)因为烧杯内的液体显碱性,所以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混合后液体显红色;
(2)再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其中的反应可能有: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钠;该烧杯内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NaOH+HCl=NaCl+H2O【或Ca(OH)2+2HCl=CaCl2+H2O】;
(3)溶液不中性的时候不能直接排放可能会污染水源。所以最后烧杯内的无色溶液不能直接排放,该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会产生污染。
1、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得氢气
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C.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
【答案】C
【解析】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得氢气;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硫酸铁和水,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稀释浓硫酸时不能把水直接注入浓硫酸中,防止局部产生沸腾;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可用来干燥氢气。故选C。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钙
产生气泡
B
浓硫酸
氧化铁
产生气泡
C
氯化钡溶液
硫酸钾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D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故正确;
B、浓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没有产生气泡,故错误;
C、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正确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有蓝色沉淀生成,故正确;
故选:B。
3、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 
 ;③是 
 ;
(2)根据图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五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
(3)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答案】(1)铁(或Fe);氧化铜(或CuO);
(2)硫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BaCl2+H2SO4=BaSO4↓+2HCl(合理均可)
【解析】(1)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显浅绿色,所以稀硫酸是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所以硫酸水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2)根据稀硫酸加入指示剂后变红,说明是在稀硫酸中滴加石蕊,从而说明了硫酸可使石蕊变红;
(3)硫酸可与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对应的酸,与氯化钡反应的方程式是:BaCl2+H2SO4=BaSO4↓+2HCl,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命题方向
经典聚焦
紫色石
蕊溶液
稀盐酸

铁片
稀盐酸

氧化铁
稀盐酸

Ca(OH)2
溶液
稀盐酸

稀盐酸

Na2CO3
溶液
AgNO3
溶液
稀盐酸

考前模拟
考题预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