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6天综合计算题(2)考向:(3)表格数据型;(4)实验操作型;(5)流程型。【例题1】【2020贵州黔东南州】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她收集了干燥的鸡蛋壳拿去实验室,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烧杯和稀盐酸总质量鸡蛋壳的质量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150g6.25g154.05g(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多少g。(2)请你帮助小红同学计算她收集的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2.2(2)80%【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故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2)设碳酸钙质量为x鸡蛋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答:鸡蛋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方法技巧】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例题2】【2020黑龙江哈尔滨】如图2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为测定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设钙片中其他物质不含钙元素,且不溶于水,也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取20片钙片,进行如下实验:(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3)用36.5%的浓盐酸配制1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 。(4)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若向滤液中加入5.4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工厂生产钙片时若需碳酸钙120t,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4%的生石灰的质量为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3)20g。(4)20%。(5)10%。(6)80t。【解析】(1)上述实验过程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2)设碳酸钙质量为y,100g盐酸中氯化氢质量为x,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20g+100g﹣115.6g=4.4g,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11144yxz4.4g===,x=7.3g,y=10g,z=11.1g,求解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故填:=。(3)用36.5%的浓盐酸配制1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7.3g÷36.5%=20g,故填:20g。(4)20g钙片中钙元素质量:10g×=4g,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0%,故填:20%。(5)若向滤液中加入5.4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故填:10%。(6)反应前后钙元素质量不变,工厂生产钙片时若需碳酸钙120t,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4%的生石灰的质量为:120×÷(84%×)=80t,故填:80t。【方法技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1、【2019山东济宁】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下面实验:①取10g稀硫酸于烧杯中,逐滴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止,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为4.71g②为保障测定结果的精确性,按实验①操作又连续进行了四次相同的实验。几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固体质量/g4.714.634.644.664.66分析实验与表中数据后,回答:(1)第一次实验测得数据明显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2)五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是______;(3)请利用(2)中数据计算: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_。(不要求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答案】(1)第一次产生的沉淀未充分干燥;(2)4.66;(3)19.60%。【解析】根据后四次数据可知,数据在4.66左右是合理的,而第一次数据偏高,说明含有水分,是没有干燥或者干燥不彻底所致。五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是=4.66;设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BaCl2+H2SO4=BaSO4↓+2HCl98?233?10gx??4.66g=x=19.60%2、【2020四川巴中】超市卖的纯碱产品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了6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将8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4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不考虑CO2溶解于水)实验次数1234加人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25.2m63.883.8(1)表格中m的值为_____。(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1)44.4;(2)88.3%【解析】(1)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第一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6g-25.2g=0.8g;第三次实验,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总质量为6g+60g-63.8g=2.2g,所以第二次实验盐酸也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0.8g,第三次生成二氧化碳0.6g。所以m=20g+20g+6g-1.6g=44.4g;(2)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x=5.3g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3、【2020山东临沂】生铁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该生铁样品,分四次加入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次数1234稀盐酸质量/g50505050氢气质量/g0.2m0.20.1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m=_____。(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1)0.2(2)设: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答: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14.6%。【解析】(1)由第1次、第3次的数据分析加50g稀盐酸生成0.2g氢气,第四次生成0.1g氢气是因为铁不足,故第二次甲50g稀盐酸也生成0.2g氢气,故填:0.2。(2)设: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答: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14.6%。4、【2020湖南益阳】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图示信息计算:(1)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g。(2)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书写计算过程)?【答案】0.4g;19.6%(详见解析)【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5g+100g-114.6g=0.4g;(2)设参加反应硫酸的质量为x,x=19.6g,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答: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6%。5、【2020河北】某小组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g。(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0.2g;(2)9.8%【解析】(1)由图可知,先加入8g粗锌,反应后,天平显示的质量是213.4g,再加入2g粗锌,天平显示的质量是215.4g,故第一次加入8g粗锌,已经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205.6g+8g-213.4g=0.2g;(2)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205.6g-105.6g=100g;x=9.8%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6、【2020湖北宜昌】小文用下图所示实验测量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粗锌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0.2g(2)81.25%(3)16.1%【解析】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设粗锌中锌质量为x,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1.25%,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1%。7、【2020山东东营】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破裂瓶盖处有“白毛”状物质(如图),根据所学知识,他们推断“白毛”状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钠,依据是。他们取5g白色固体,加水配成20g溶液倒入烧杯中,将40g氯化钡溶液分成四等份,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10101010烧杯中所得溶液的质量/g28.0336.0644.0954.09(1)第次实验,加入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2)求5g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或“”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1)3;(2)3.18g【解析】由已学知识可知: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白毛”状物质中应该含有碳酸钠。(或“”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与第3次实验烧杯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差10g,与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10g)相等,故第3次实验时,加入的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2)设5g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沉淀为:(或)解得:=3.18g故5g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3.18g。8、【2019年广西玉林】现有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为了探究样品变质的情况,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1、2中的实验数据,完成以下计算:(1)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g。(2)图2中b的数值____(写出计算过程)。(3)15.3g样品变质前NaOH的质量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2.2(2).175(3).14g【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2.2g;(2)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与碳酸钠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m,x=5.3g,m=4.9g,15.3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5.3g﹣5.3g=10g,设与氢氧化钠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n,n=12.25g,加入bg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稀硫酸的质量为:=175g,答:b的数值为175;(3)设变质生成碳酸钠的氢氧化钠质量为y,由(2)可知15.3g样品中含10g氢氧化钠和5.3g碳酸钠,y=4g,15.3g样品变质前NaOH的质量为:10g+4g=14g,答:15.3g样品变质前NaOH的质量为14g。9、【2020安徽】碳酸氢钠是面点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小芳同学研究反应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中NaHCO3与CO2之间量的关系。(1)理论计算:1.26gNaHCO3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计算生成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实验分析:小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加入1.26gNaHCO3粉末,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可能是 。反应前反应后NaHCO3/g锥形瓶+稀硫酸/g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1.2624.5925.36【解析】(1)设1.26gNaHCO3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x。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168881.26gxx=0.66g答:理论上生成CO2的质量为0.66g。(2)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1.26g+24.59g﹣25.36g=0.49g,0.49g<0.66g;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小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能是有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了。故填:小于;有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了。10、【2019山东省烟台】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某化学活动小组称取该固体样品6.5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50g溶液,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和锥形瓶中溶液质量变化的图象如表所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406575产生气体的质量/g1.12.22.2(1)6.5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g。(2)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精确至0.1%)(3)以上三次的实验数据中,只有一次加入的稀硫酸与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①如图图象中a的数值是________。②求该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2.2(2).81.5%(3).65(4).9.8%【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为65g时,完全反应,故6.5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为2.2g。(2)设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故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①图象中a点时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完全,表格中第二次完全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消耗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25g,则第一次40g中25g与碳酸钠反应,15g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的数值为。②生成1.1g二氧化碳需要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设生成1.1g二氧化碳需要稀硫酸的溶质质量为y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11、【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黄铜(铜、锌合金)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g,黄铜中锌的质量为多少g。(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0.2;6.5;16.1%【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减少质量即为生成氢气的质量,故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93.7g-103.5g=0.2g;设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则解得x=6.5g;故黄铜中锌的质量为6.5g。(2)样品中锌与加入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设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则解得y=16.1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得溶液质量为6.5g+93.7g-0.2g=100g,故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试海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20202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259.8479.8099.80(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g。(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3)第三次实验中溶质的种类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1).0.2(2).67.5%(3).硫酸和硫酸锌(H2SO4,ZnSO4)【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总质量为20g+60g-79.8g=0.2g;(2)解:设20克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2x0.2gx=6.5g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3)由于硫酸过量,第三次实验的溶质为硫酸和硫酸锌(H2SO4,ZnSO4)。2、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图Ⅰ装置将足量的盐酸加入到10.0g水垢中。随反应进行,装置C质量的变化如图Ⅱ所示。请回答:(1)向图I装置A中不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2)若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水垢中含有其他成分,请根据图Ⅱ数据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 ;(不要求计算过程,精确到0.1)(3)若考虑盐酸的挥发,会造成水垢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答】解:(1)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C中氢氧化钡吸收,用于计算,所以用氮气将装置AB中的二氧化碳排入C装置,并被吸收;故填:将装置AB中的二氧化碳排入C装置,并被吸收;(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3.3gx=7.5g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100%=25.0%.故填:7.5g;25.0%;(3)若考虑盐酸的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使溶液质量增加,会使溶液质量增加偏大,会造成水垢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增大。故填:增大。3、厨房中使用的食用碱(主要成分碳酸钠)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食用碱样品中碳酸纳的质量分数。他们实验的过程和数据如下图所示。计算: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解析】解: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5.0g设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CaCl2+Na2CO3═CaCO3↓+2NaCl1061006.0gx5.0g=x≈88.3%答: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命题方向经典聚焦考前模拟考题预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6天综合计算题(2)考向:(3)表格数据型;(4)实验操作型;(5)流程型。【例题1】【2020贵州黔东南州】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她收集了干燥的鸡蛋壳拿去实验室,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烧杯和稀盐酸总质量鸡蛋壳的质量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150g6.25g154.05g(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多少g。(2)请你帮助小红同学计算她收集的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例题2】【2020黑龙江哈尔滨】如图2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为测定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设钙片中其他物质不含钙元素,且不溶于水,也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取20片钙片,进行如下实验:(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3)用36.5%的浓盐酸配制1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 。(4)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若向滤液中加入5.4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工厂生产钙片时若需碳酸钙120t,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4%的生石灰的质量为 。1、【2019山东济宁】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下面实验:①取10g稀硫酸于烧杯中,逐滴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止,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为4.71g②为保障测定结果的精确性,按实验①操作又连续进行了四次相同的实验。几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固体质量/g4.714.634.644.664.66分析实验与表中数据后,回答:(1)第一次实验测得数据明显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2)五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是______;(3)请利用(2)中数据计算: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_。(不要求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2、【2020四川巴中】超市卖的纯碱产品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了6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将8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4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不考虑CO2溶解于水)实验次数1234加人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25.2m63.883.8(1)表格中m的值为_____。(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3、【2020山东临沂】生铁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该生铁样品,分四次加入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次数1234稀盐酸质量/g50505050氢气质量/g0.2m0.20.1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m=_____。(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4、【2020湖南益阳】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图示信息计算:(1)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g。(2)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书写计算过程)?5、【2020河北】某小组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g。(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2020湖北宜昌】小文用下图所示实验测量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粗锌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2020山东东营】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破裂瓶盖处有“白毛”状物质(如图),根据所学知识,他们推断“白毛”状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钠,依据是。他们取5g白色固体,加水配成20g溶液倒入烧杯中,将40g氯化钡溶液分成四等份,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10101010烧杯中所得溶液的质量/g28.0336.0644.0954.09(1)第次实验,加入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2)求5g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8、【2019年广西玉林】现有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为了探究样品变质的情况,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1、2中的实验数据,完成以下计算:(1)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g。(2)图2中b的数值____(写出计算过程)。(3)15.3g样品变质前NaOH的质量____(写出计算过程)。9、【2020安徽】碳酸氢钠是面点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小芳同学研究反应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中NaHCO3与CO2之间量的关系。(1)理论计算:1.26gNaHCO3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计算生成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实验分析:小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加入1.26gNaHCO3粉末,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可能是 。反应前反应后NaHCO3/g锥形瓶+稀硫酸/g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1.2624.5925.3610、【2019山东省烟台】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某化学活动小组称取该固体样品6.5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50g溶液,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和锥形瓶中溶液质量变化的图象如表所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406575产生气体的质量/g1.12.22.2(1)6.5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g。(2)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精确至0.1%)(3)以上三次的实验数据中,只有一次加入的稀硫酸与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①如图图象中a的数值是________。②求该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11、【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黄铜(铜、锌合金)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g,黄铜中锌的质量为多少g。(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试海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20202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259.8479.8099.80(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g。(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3)第三次实验中溶质的种类为________________。2、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图Ⅰ装置将足量的盐酸加入到10.0g水垢中。随反应进行,装置C质量的变化如图Ⅱ所示。请回答:(1)向图I装置A中不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2)若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水垢中含有其他成分,请根据图Ⅱ数据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 ;(不要求计算过程,精确到0.1)(3)若考虑盐酸的挥发,会造成水垢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厨房中使用的食用碱(主要成分碳酸钠)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食用碱样品中碳酸纳的质量分数。他们实验的过程和数据如下图所示。计算: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命题方向经典聚焦考前模拟考题预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6天 综合计算题(2)(原卷).doc 第26天 综合计算题(2)(解析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