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主观题精准答题》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主观题精准答题》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2021年中考道法《主观题精准答题》教学设计
一、教育价值
1.学生进一步探索开放性试题评价标准,内化标准,在自我诊断中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与技巧。
2.针对题目能自觉按照开放性试题评价标准进行合理表述,理解设问,并从语境理解材料,做到问什么答什么,答题语句流畅,提高答题准确性。
3.在诊断分析和反馈练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在了解开放性试题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能对答案进行自我诊断和分析。
2.学生学会用开放性试题评价标准指导自己准确规范答题,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结合开放性试题表现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自我诊断和分析,解决表达上的问题。
2.难点:理解并应用开放性试题诊断表,学会自我诊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诊断:发现问题
1、出示前测中班级作业中的这道题的答案(在讲学稿第一页将典型的4个答案出示给同学们。
请学生结合诊断表,修改以上答案,找找他们的问题?也可以谈谈他们的答案有什么优点
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在讲学稿设置区域上划出问题,简单批注;
学生结合诊断表,找到这些答案的不足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问题,并结合诊断表逐个进行反馈训练。
【设计意图】请学生通过诊断表发现问题,让他们帮忙诊断4个典型答案,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找到的问题大多会比较表象,对于知识的准确性他们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这个环节,了解到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后期有侧重的进行四个环节的针对性训练。
(二)练习:解决问题
1、看准设问:请同学们根据前测给的四个答案,分别匹配设问,感受不同设问与答案之间的联系,精准切分设问指令。
2、找准材料:用前测题目材料以及时事材料,进一步训练
3、写准知识:通过完成综合训练题目对这一部分进行巩固
4、写好表述:通过完成综合训练题目对这一部分进行巩固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的逐步练习,带领学生一起解决诊断出的问题,在练习中提升学生审读设问的能力、理解材料的能力,找准知识的能力,并通过最后的书写训练,让学生将习得的方法落在纸上,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二)反思:持续改进
主观题自我分析与校正表
一级错误
二级错误
自我诊断
自我矫正
A审读试题指令的缺失
1.不懂得设问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忽略或无视设问指令
2.看不懂设问,不明白设问指令的意图
3.不能对设问进行条目式分解,对设问指令把握不全面
B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缺失
4.找不准
5.找不全
6.不会整体阅读,归纳主旨
7.引用不具体
C调动知识能力的缺失
8.不能准确调动知识,对知识的内涵不理解,材料与观点不匹配或错位
9.不能全面调动知识,对考点间的联系缺乏思考,导致缺漏
10.不能使用核心观点
D表述不规范
11.缺乏分点意识,不会将答案要点之间进行有序整合与排列
12.不能做到切题,不能融合表述指令
13.不能用学科语言回答问题,口语化现象严重
14.书写不工整,自己不清
E其他错误
【综合训练】
出示一道新题,进行主观题的完整书写训练。
1、请同学们先完成片段一
2、教师巡视,学生完成后展示标准答案,请学生再次自我诊断。教师引导学生对答案进行点评,根据评价表检测问题是否再次出现,学生再次在诊断中圈出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3、学生根据诊断出问题修改片段一以后,完成片段二。
【设计意图】通过补偿训练进一步明确表达的要求,对于表达的训练肯定是不足的,写完片段一以后就出示学生答案,请学生先根据自评表,再次自己诊断问题,并对照自己在前测题目中出现的问题,有没有再次出现,如果出现了要怎么解决。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有意识到答题时要好好说话,根据设问、找准材料,精准的表达,主观题的答案要体现我们学科的在选拔性考试中的育人价值。
结语:看准设问、找准材料、写准知识、习得方法、做好准备,让我们一起迎接中考的挑战。
教学反思
在一轮立足标准复习主观题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具备写出一定结构的答案的能力,他们对于主观题的认知是能够写的越多的知识越好,但事实就是很多答案读起来是缺乏逻辑的,仔细看有些知识点与设问之间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所以二轮复习课很快将授课主题定为了澄清学生在精准答题方面的困惑。
初三教学中对于审读设问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比较固定的思维,本次备课则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希望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量表自己诊断问题,参与反馈练习,整体授课思路为:诊断-练习-反思。
第一次试讲时侧重点在学生的反馈练习上,所以出现了题量过大、素材过于丰富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书写任务过多,很容易掉队。修改后将侧重点落在了提升学生诊断问题能力这一部分,整堂课学生反复对照主观题自我分析与校正表寻找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矫正,发现试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完善自己对于精准答题思维和方法系统。
经过中心组老师的讨论,最后将题目精简为两个,并且将一道题的材料反复使用,主要是自我诊断的重要性,在反复的试上中也渐渐有了一些困惑。
最初预设具有难度的部分是选题,题目选的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就不能很好地诊断出学生的问题,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虽然找到合适的题目是困难的,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效果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诊断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对于自我分析表运用的并不熟练,不能很好地将问题归类,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哪一类,自然也就不能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因此在二模主观题复习课开始前,我带学生有针对性的在家庭作业中使用自我分析表,并且在组内老师的建议下更换题目,使题目更符合自我诊断的能力要求,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反思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在学生诊断出自己的问题后,分层次的进行训练,共性的问题再由教师带领进行集体训练,操作上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堂时间也没能带学生进行充分地练习与反思,课堂不免会有缺憾,我也会将本次参与中心组备课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提升自我,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同路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