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8.1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8.1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1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从这段话中主要可以看出(  )
A.清朝官员贪污腐败严重
B.中国处于贸易出超
C.鸦片泛滥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
D.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2.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这一观点(  )
A.正确评价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
C.指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D.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3. 下图能直接反映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信息的是(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 100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5. 下列史实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③英法联军攻占天津 ④英法联军攻陷大沽
A.①④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②③④
6.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7. 马克思说:“推动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马克思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因为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妥协行为的不满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英国武装侵略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8. 天京变乱爆发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领导者腐朽思想的日益滋长 
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③清政府分化、离间政策的影响 
④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的不同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9. 下列图片中,是太平天国后期由洪秀全提拔的青年将领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 “东海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引发如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12.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政府对战争形势认识不清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军战斗力不强
13. 1901年,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 鸦片战争中,关天培在虎门顽强抗击侵略者;甲午中日战争后,台湾人民抗击日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聂士成血洒八里台。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西方侵华史 B.中国社会的屈辱史
C.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D.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15. 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材料二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分别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果子”指什么?
(3)当材料二中“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4)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5)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太平天国义军奉天讨清檄文》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发动起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
人多则分多,人寡而分寡……
——《天朝田亩制度》
(2)《天朝田亩制度》符合了当时广大农民的哪一愿望?请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三
(3)《资政新篇》提出了什么主张?是否实现?
材料四 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西征军攻占长江中下游许多地方。全盛时,太平天国已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材料五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太平军)。”
——慈溪民歌
(4)阅读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18. 为了了解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如下环节的探究,请你参加。
【夜泊之伤】
材料一 1911年,梁启超曾夜泊马关,在春帆楼感慨万千,遂写下“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的诗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十七年”前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伤心地”因何事而让梁启超伤心?
【分离之痛】
材料二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摘编自丘逢甲①《离台诗》
①丘逢甲: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这首诗是作者被迫离台时所作,表达了满腔的爱国热忱和对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的愤慨。
(2)材料二中“宰相”所割之地有哪些?
【瓜分之辱】
(3)《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怎样的社会状况?你认为这一状况的出现与材料二中“割地”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对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CBA 6-10CABCC 11-15AADCC
二、非选择题
16.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和法国。英国和法国。中国。列强在华的特权和利益。
(3)不会。他的目的是取得清政府的好感,谋求在华更大利益,坐收渔人之利。
(4)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和杀人狂,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只是欺世盗名,也是自欺欺人。
17. (1)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矛盾激化。
(2)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3)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4)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甘屈服的顽强反抗精神。
18. (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事件:中日在此签订《马关条约》。
(2)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3)社会状况: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有关系,正是由于将辽东半岛割给日本,引发三国干涉还辽,使列强以此为契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4)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在国际社会中任人宰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