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8.2.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8.2.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8.2.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
一、单选题
1.日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5~2016年度调水顺利结束,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8座大中城市,4000多万居民喝上了长江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
(1)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
A.地区分布不均衡
B.季节分布不均衡
C.年际变化大
D.总量大,人均少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是华北平原
B.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调水起点是丹江口水库
C.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D.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2.世界人口学家根据相关资料绘制了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如图七所示),据此完成小题。
(1)据图分析得知,世界人口总数变化趋势是(??
?)
A.不断减少
B.保持平衡
C.不断增多
D.先减少后增多
(2)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B.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少
C.发达国家经济条件好,不存在人口问题
D.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远超过发达国家人口总数
3.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系列的城市问题,这些问题不包括(??
?)
A.?环境污染严重?????????????????B.?居住较为拥挤?????????????????C.?土地荒漠化严重?????????????????D.?就业较为困难
4.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下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约(
???)
A.?10%?????????????????????????????????????B.?20%?????????????????????????????????????C.?25%?????????????????????????????????????D.?30%
5.结合材料判断,下列哪一观点是错误的(???

材料一:从《侍经·伐檀》可看出,近3000年前,山西境内的黄河水还是清澈的,两岸长满高大的檀树,可谓山清水秀。
材料二:杜牧的《阿厉宫赋》讲,建起阿房宫的代价是砍光四川山区的树木,可见当时长安城建设耗材惊人,估计是把邻近的吕粱山砍秃后,才远去四川砍伐的。
A.?黄河水由清变黄,显然是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所造成的
B.?古今事实证明,人类只要随心所欲地索取自然,生态恶化的问题就会出现
C.?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小,种类少,因此人均占有量更少
D.?以史为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6.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空前的电荒、油荒和煤荒,许多企业因电力不足而被迫停产。这主要说明(????
)
A.?我国存在资源浪费现象???????????????????????????????????B.?我国资源不足
C.?资源问题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D.?我国的资源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7.下列事例中,能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A.?酸雨????????????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C.?温室效应????????????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8.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时指出,“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重申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
②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中美两国都是联合国创始国④中美两国都是发达国家,需加强南北对话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下列属于“节流”方法的有(????
)
①增加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
②致力于开发节能产品
③降低生产与生活对资源的消耗???
④回收废弃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同学们学了PRED问题后。对四者关系,都有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①小红:四者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作用???
②小华:四者关系是统一整体
③小丽:优先保护环境,再发展经济???
??④小龙:要实现PRED相协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1.读漫画“愁”,完成下列问题。
?
(1)地球母亲为何发愁?
(2)该漫画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的哪两个?
(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________。
(4)你怎样给地球母亲消消愁?
三、问答题
12.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和破坏严重,甚至引发生态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四、材料分析题
13.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但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很多对水的不合理利用现象。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
图二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
(2)根据你的观察和体会,在日常生活中,与图一反映的现象类似的还有哪些?
(3)造成图二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你认为要解决图一、图二中的问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1)A
(2)C
分析:(1)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选项A正确。(2)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是华北平原,故A叙述正确;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调水起点是丹江口水库,故B叙述正确;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东线借用原有河道,故C叙述错误;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故D叙述正确。
故选:(1)A(2)C
【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国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2.
(1)C
(2)D
分析:(1)据图分析得知,世界人口总数变化趋势是不断增多。故C符合题意。(2)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A不符合题意;B.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B不符合题意;C.发达国家经济条件好,但存在人口增长国慢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D.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远超过发达国家人口总数,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C;(2)D。
【点评】(1)本题考查世界人口总数的变化趋势,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发达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发展中国家,指经济、社会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
3.
C
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这些问题有环境污染严重。举止拥挤、就业困难等,故本题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土地沙漠化简单地说土地沙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
4.
A
分析:从图中可知,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约10%(中国25%,世界15%)。故答案为:A。
【点评】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产生老龄化的原因有三个:1.育儿费用提高、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加大,造成生育率不断下降,出现众多丁克族;2.医疗技术进步,公共卫生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3.计划生育等政府限制生育的政策。
5.
C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全,但由于人口较多,人均占有量不达世界平均水平,其余说法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6.
C
分析:此题考查我国的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题干中多地出现“电荒、油荒和煤荒而导致企业因此而停产“说明资源的不足已经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题中的意思不涉及浪费和人民生活质量,故排除AD,B的表述不能全面地体现题干的意思,故选择C。
【点评】理解我国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7.
B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对南极臭氧洞形成原因的解释有三种,即大气化学过程解释,太阳活动影响和大气动力学解释,综上所述,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B项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能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危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
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美两国都是联合国创始国与中美两国必须加强合作无关,所以③不符合题意,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④错误。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发展的理解。
9.
B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资源问题中开源与节流相关知识。①属于开源,故选B
【点评】理解开源与节流,并加以区分
10.
B
分析:PRED问题是指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不协调,防治的措施是人们必须以很高的道德水准,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据此分析,①②④的表述符合题意。优先保护环境,再发展经济与题意的协调发展不一致,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B项①②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结合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的方法,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但需要特别注意选项中是否有包含全部选项的,有一小部分组合选择题所有内容都正确。
二、综合题
11.
(1)人口增长,耕地减少。
(2)人口、资源。
(3)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
(4)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
分析:(1)地球母亲发愁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增长,耕地减少。(2)该漫画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的人口、资源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4)给地球母亲消愁的办法有: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
【点评】(1)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三、问答题
12.首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不同利用和保护措施;其次,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还要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资源.
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和破坏严重,甚至引发生态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是:首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不同利用和保护措施;其次,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还要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资源.
故答案为:首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不同利用和保护措施;其次,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还要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资源.
【点评】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各类资源.如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空气;禁止废水任意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不利于保护化石资源,但也不可禁止使用.
四、材料分析题
13.
(1)浪费水资源;水污染严重
(2)略。
(3)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等。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等等。
分析: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日常行为认识到:目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随着人口的增加,用水量逐渐增加,水污染严重,浪费损失等现象严重等。面对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只有我们树立节约意识,合理利用资源,采用先进的科技对污水治理在排放等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点评】考查学生对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分析,结合日常行为,树立节约意识,人均意识和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之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