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7.3.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中央的中国》一、单选题1.下图为联合国总部前矗立的塑像---《铸剑为犁》,它反映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A.?和平与发展????????????????B.?反帝、反霸????????????????C.?反饥饿、反浪费????????????????D.?共同劳动、共同创造2.下列有关我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②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③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④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我国军事人员和民事警察,有多名维和人员为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表明(??)A.?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B.?中国为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C.?联合国可以解决世界和平问题D.?国际局势已日趋紧张4.“建立组织”是资源共享、凝集力量的有效方式。当今“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卫生组织5.下列图标所代表的国际组织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是()??A.?北约??????????????????????????B.?亚太经合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联合国6.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A.?“求同存异”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7.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请找出完全由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一组国家(???)A.?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B.?中国、印度、英国、美国、俄罗斯C.?中国、英国、德国、美国、法国?????????????????????????D.?中国、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8.习近平主席说:“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以下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北约、华约对峙③欧盟的建立和发展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2017年1月,______正式履职,就任联合国秘书长。(?)A.?潘基文?????????????????????B.?唐纳德·特朗普?????????????????????C.?特雷莎·梅?????????????????????D.?安东尼奥·古特雷斯10.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①科学技术的进步???②跨国公司的发展???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④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⑤全球贫富差别的显现。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D.?③④⑤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分裂给欧洲造成怎样的影响。(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为此,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这一组织发挥了什么作用?(3)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同学通过网上学习绘制的思维导图材料二:材料三:“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环境署主导的全球活动,每年6月5日举行。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应对空气污染,主场活动将在浙江杭州举行。【相关链接】治水城镇截污纳管全覆盖,全面消除污水直排现象;治气PM2.5浓度年均值低于35ug/m3;灰霾天气出现频率下降60%左右。垃圾处置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C、D、E、F对应的内容。(2)材料二反映了人类面临哪一环境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无论是在环境问题、还是在疫情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独自应对。启迪国际社会应如何正确应对?(3)结合相关链接,说说政府和市民该以怎样的行动来助力世界环境日。13.“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是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重现】丝路何其遥远?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终点写出大洲所在地)分别在哪里?(2)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哪一历史事件后开辟的?当时该事件的初衷是什么?(3)【探究】丝路何以通畅?海上丝绸之路开辟是哪项科技成果在航海事业中广泛应用的结果?(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哪一管辖机构来确保陆上丝绸之路的通畅?(5)【展望】丝路再放异彩!结合材料和图示,提出一条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再放异彩的措施。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A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塑像显示的是一人手拿锤子,另一只手拿着要改铸为犁的剑,象征着人类要求消灭战争,把毁灭人类的武器变为耕种的农具,反映出人们要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望,故选项A符合题意;?B.反帝、反霸,不符合题意;?C.反饥饿、反浪费,不符合题意;?D.共同劳动、共同创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细心观察图片,看懂图片含义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2.A分析: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④说法错误,应排除含④的选项。A项①②③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国和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相关史实。3.B分析: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及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为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题干中的我国有多名维和人员为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体现了这一点。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中国为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4.A分析:A:依据“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和“世界性”可知,当今协调世界政治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成立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促成国际合作。故A正确。?B.世界贸易组织是协调经济的国际组织,故排除B。?C.欧洲联盟属于区域集团化组织,故排除C。?D.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下属机构,和国际和平及安全无关,故排除D。????????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联合国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世界性的国际组织”是重要的答题提示。5.D分析: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是联合国。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ABC三项图标所代表的国际组织都不是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不符合题意;?D项联合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联合国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联合国的宗旨和标志图片。6.D分析:A.“求同存异”方针,不符合题意;?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合题意;?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D.依据题干信息“1971年10月28日”“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打破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企图,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尤其是时间,来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7.D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是中国、英国、法国、美国和俄罗斯,D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为基础题,结合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进行分析即可。8.B分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与世界和平稳定不符合,故排除;②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威胁着世界的和平稳定,故排除;③欧盟的建立,是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故符合题意;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用史实证明观点的能力,难度适中。需要把握重大事件的影响。9.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的有关知识,本题为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1月,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正式履职,就任联合国秘书长。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联合国的了解。10.C分析: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科学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C项①②④是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要求学生准确识记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二、材料分析题11.(1)影响:引发了战争,使生灵遭到涂炭,经济受到打击,国际地位被削弱。(2)目的:恢复和发展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或欧洲各国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维护欧洲国家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组织:欧洲共同体。作用: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3)认识: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注意结合材料的关键词进行解答,欧洲的分裂引发灾难性的影响: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2)本题考查欧洲共同体的相关知识。随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加强团结合作,为保证自己的安全和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六个国家在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发展为欧洲联盟,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本题考查学生对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战争、对抗必然造成两败俱伤;只有和平、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要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故答案为:(1)影响:引发了战争,使生灵遭到涂炭,经济受到打击,国际地位被削弱。(2)目的:恢复和发展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或欧洲各国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维护欧洲国家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组织:欧洲共同体。作用: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3)认识: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共同体的相关知识。解答材料解析题,学生解题的前提是审题,看好每个问题的关键信息,问题之间的关联;对照材料和设问找信息,找出解题的关键;最后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找出答案。12.(1)A两极格局;B一超独霸;C世界多极化;D经济全球化;E发展;F和平。(2)生态环境问题;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或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3)政府: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执法??市民:积极宣传,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门,标志着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为了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在美国的操纵下,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争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美国一超独霸,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2)材料二反映了生态环境问题。当前,面对众多的全球挑战性问题,各国应同心维护世界和平,着力推进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政府应该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执法。作为市民应该去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宣传,植树造林,不乱扔垃圾,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等。故答案为:(1)A两极格局;B一超独霸;C世界多极化;D经济全球化;E发展;F和平。(2)生态环境问题;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或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3)政府: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执法。市民:积极宣传,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格局的变动、经济全球化、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相关知识。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13.(1)长安;欧洲(2)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3)指南针。(4)西域都护府。(5)如加强沿线地区的交流合作;保障沿线地区的稳定安全;完善沿线地区的交通物流等。分析:(1)汉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2)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了基础。?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其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3)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4)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强沿线地区的交流合作;保障沿线地区的稳定安全;完善沿线地区的交通物流等。故答案为:(1)长安;欧洲。(2)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3)指南针。(4)西域都护府。(5)如加强沿线地区的交流合作;保障沿线地区的稳定安全;完善沿线地区的交通物流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