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6.3.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6.3.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6.3.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单选题
1.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因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是(  )?
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
2.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新疆和平解放??????????D.?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
3.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④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4.下面的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B.?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

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6.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

A.?遵义会议????????????????????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
7.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开端的是
(
?
?)???????
A.?中共八大的召开????????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D.?中共十五大召开
8.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结合以下年代尺示意图,回答问题。
(1)年代尺中的四次会议依次是(
??)
A.八七会议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C.遵义会议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八七会议
D.中共一大
八七会议
中共二大
遵义会议
(2)以上会议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事件与会议③发生在同一年的有(
??)
①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③“八一”南昌起义?????????
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二: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讲话:“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材料三:《祭黄陵文》节选: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越数千年,强邻蔑德。……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民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件?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这一事件有何国际影响?
(2)20世纪30年代是风云骤变的年头,请你列举2个史实证明“强邻蔑德”?20世纪30年代是民族生死攸关的年头,而民族阵线是救国良方,请问中国共产党为促成民族阵线如何奔走的?
(3)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他们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哪一战场的“守土抗战之责任”?并各举一例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
三、综合题
10.如图反映我国某农村生活能源构成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
(2)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三十万中国军民被日军屠杀也发生在南京。故答案选D,。
【点评】知道《南京条约》
和南京大屠杀的地点都在南京。
2.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有关知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3.
B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会议.都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都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新的领导集体,而且都是对左的错误进行了纠正。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不是两者的共同点。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七大,和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无关。
B项③④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相同点。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
4.
C
分析:图片反映的是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等历史事件,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中的重大事件。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符合题意,答案选C。??
【点评】掌握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
5.
B
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其中A、C、D三项措施只能使城市的规模扩大,而不能事城市数量增长,因此,只有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使许多乡镇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成为一些中小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根据定义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城镇发展最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点评】本题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考查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6.
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地位的理解。
7.
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议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作出将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诀策,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因此选B。
【点评】掌握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8.
(1)B
(2)D
(3)B
分析:(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也就是提出了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项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依次是年代尺中的四次会议,符合题意;
(2)1935年1月,中共在长征期间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项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符合题意;
(3)①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是1926年,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是1927年,③“八一”南昌起义是1927年,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是1927年。
B项②③④都发生在1927年,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D。(3)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和1927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材料分析题
9.
(1)事件:“九一八”事变。国际影响: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史实:“九一八”事变;日本策划“华北独立”或
“一.二八”事变。中共的努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企图将华北分割出去,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国民党: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共产党: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分析:(1)材料一出自歌曲《松花江上》,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反映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据此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结合日本侵华的过程进行分析即可,如九一八事变、-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关于中共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围绕八一宣言、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承担的是正面战场抗战,如徐州会战、淞沪会战等;共产党承担的是敌后战场的抗战,如百团大战等。
故答案为:(1)事件:“九一八”事变。国际影响: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史实:“九一八”事变;日本策划“华北独立”或
“一.二八”事变。中共的努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企图将华北分割出去,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国民党: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共产党: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抗日战争的史实。
三、综合题
10.
(1)以生物能为主要生活能源
(2)破坏植被,可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秸秆不能还田,减少土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3)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能源,如沼气、太阳光、水能等;大力建设薪炭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分析:(1)该地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是以生物能为主要生活能源.(2)该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是破坏植被,可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秸秆不能还田,减少土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3)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能源,如沼气、太阳光、水能等;大力建设薪炭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1)以生物能为主要生活能源;(2)破坏植被,可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秸秆不能还田,减少土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3)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能源,如沼气、太阳光、水能等;大力建设薪炭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点评】读图可得,该地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是以生物能为主要生活能源.该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是破坏植被,可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秸秆不能还田,减少土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能源,如沼气、太阳光、水能等;大力建设薪炭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