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7.1.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一、单选题1.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 )???????A.?民族团结??????????????????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祖国统一??????????????????D.?外交成就2.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后一个“体制”指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D.?按劳分配为主的制度3.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B.?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D.?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4.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宏伟蓝图.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5.肯德基广告词:“1987年,我们满怀期待来到中国……24年来在700多个城市和乡镇,已超过3200家餐厅遍布中国,我们的未来在中国!肯德基感谢中国!”这说明(????)①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②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④肯德基在美国没有发展市场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中,人民政府对待地主的态度是(???)A.?将土地全部没收分给农民B.?维护地主土地所有制C.?没收地主土地,同时也分一份给地主,在劳动中改造自己D.?出钱赎买地主土地7.下列最能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特征的是(???)A.?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起步摸索阶段???????????????B.?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C.?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D.?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瞩目8.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李四光????????????????????????????????B.?钱学森????????????????????????????????C.?袁隆平????????????????????????????????D.?邓稼先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①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结果②明确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③改变了我国发展的根本方向④赋予我国发展新的时代内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即做出历史结论必须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通过下表,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发展缓慢B.?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受到压制,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C.?改革开放使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才是硬道理1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包括(?)①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③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④青藏铁路实现全线通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12.2017年台州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期间,台州各地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放弃节假日休息来到附近路口,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文明劝导,提醒市民文明通行,安全驾驶,引导行人遵守交通法规。这体现了志愿者具有(???)A.?顽强的拼搏精神??????????B.?强烈的忧患意识??????????C.?高度的社会责任感??????????D.?时间空闲,无事可做二、问答题13.某校九年级开展“立足国情,展望发展”的探究活动,同学们事先收集了部分资料:材料一:新婚大件:今年初三的红红说:“我的爷爷奶奶结婚时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四大件;我的爸爸妈妈结婚时有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四大件;我表哥和表嫂去年结婚时有120平方米的新房和小轿车。”材料二:到2007年,我国尚有1479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材料三:由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展望未来,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民生活还将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1)感悟发展:材料一中“新婚大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析问题: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中还存在怎样的问题?(3)我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试阐述要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三、综合题14.都江堰是我国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甲是________高原,乙是________(河流),丙是________(城市)。(2)结合材料分析在岷江中游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自然原因,并说明该水利工程的伟大之处。(3)四川谚语“天府美自古堰来”蕴含了哪些道理?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B分析:题干所述关键信息,都属于邓小平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2.B分析: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题意;?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缺少活力,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后,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两者结合一起,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故选项B符合题意;?C.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不符合题意;?D.按劳分配为主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3.C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废跪拜、改称呼等法令,中山装的出现与孙中山有关,后来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故ABD都有可能出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生活变迁和社会习俗的掌握情况.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辛亥革命后近代生活变迁和社会习俗的有关史实.???4.C分析: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其中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故中共十三大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三大的内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A分析:此题考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市场受跨国公司的重视。肯德基的广告词中突出了中国市场所处的特殊地位,说明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吸引了外资企业,并且成为其重要的市场,故①②③都是正确的表述,但④的表述显然违背事实,肯德基作为美国的全球连锁企业,一直坚持全球战略,美国一直是其重要的发展市场。故此题选择A。【点评】此题考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经济全球化等相关知识的理解。6.C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土地改革法》公布以后,在3.1亿人口的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地,有计划、有领导、有秩序地开展了土改运动。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基本上正确贯彻和执行了党的土地改革的路线和政策。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内容,对于地主的措施和方式是考试的常考点。7.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的特征。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最能概括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阶段特点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1958年推行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规律,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灾难;从1960年起,中共开始转变政策,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综合来看,1956-1966年这一历史阶段是成就与挫折并存的。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义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特征的理解。8.C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跨越性发展的相关知识。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钱学森,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邓稼先,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点评】理解我国现代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和地位。9.C分析:根据所学,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赋予我国发展新的时代内涵,①②④符合题意,正确。?③观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这不能改变,也不会改变。?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的独特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10.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使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C分析: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它是一种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这条全长1956千米的铁路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它的建成,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C项①②③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2.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责任感的有关知识。本题是道德与法治题。分析材料“台州各地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放弃节假日休息来到附近路口,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文明劝导,提醒市民文明通行,安全驾驶,引导行人遵守交通法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志愿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ABD与题意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二、问答题13.(1)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前所未有的提高,物质生活极大改善。(2)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完善等问题。(3)我国还需要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建设、外交等方面努力。譬如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全方位开放;在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联系合作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理解。学生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认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同时在问题认识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说明解决思路,理解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材料中以小见大,有身边事例,有国家概括和发展展望,观点鲜明,角度具有发散性,符合学生答题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体现出知识综合性和能力的拓展性,尤其注重自主探究能力。【点评】课标要求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其中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通过探究活动模式,凸显“认识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属于在理解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层次。三、综合题14.(1)青藏;长江;重庆(2)自然原因:①地形因素:因为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改河段从高海拔地区流向低海拔地区,落差较大,是岷江从山区泻入平原的瓶颈之地。②气候因素:因为该地的降水量主要集中程夏季(或:季风不稳定),经常造成河水泛滥成灾。伟大之处:①都江堰是一项综台性的防洪和灌溉工程,其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形式,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②都江堰工程使岷江不再泛滥成灾,对成都平原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深远影响,成都平原因此被誉为“天府之国”。③都江堰工程历史悠久,至今仍然为成都平原成为西南最重要商品粮基地发挥重要作用。(3)道理:①自然条件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们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②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要顺应自然规律,人类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等等。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都江堰这项水利工程,位于长江支流岷江中游。由此判断图6为长江上游地形图。甲为长江源头青藏高原,乙是长江,丙是重庆。(2)本题考查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有关知识。此题抓住两个题眼:自然原因和伟大之处。自然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结合图6、图7,我们就可以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即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原因是:在地形方面,因为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改河段从高海拔地区流向低海拔地区,落差较大,是岷江从山区泻入平原的瓶颈之地;在气候方面,因为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量主要集中程夏季(或:季风不稳定),经常造成河水泛滥成灾。伟大之处则从都江堰的地位、重要性、作用等角度展开说明,都江堰是一项综台性的防洪和灌溉工程,其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形式,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都江堰工程使岷江不再泛滥成灾,对成都平原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深远影响,成都平原因此被誉为“天府之国”;都江堰工程历史悠久,至今仍然为成都平原成为西南最重要商品粮基地发挥重要作用。(3)本题考查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关知识,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都江堰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其中一项成功典范,因此,我们改造自然时,要顺应自然规律。同时也反映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要做到因地制朝宜发展经济。【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