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列宁说:“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进步的事业。”这一“事业”是指( )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完成德意志统一,促进德国经济发展 C.领导资产阶级革命 D.进行殖民扩张,使德国成为欧洲强国 2. 下列关于德国统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普鲁士取得统一德国的领导地位 B.奥地利和普鲁士团结起来,共同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C.为实现统一,普鲁士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 D.德国的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 3. 1882年,德意志宰相俾斯麦说:“没有一个政党能够统治德意志帝国和普鲁士国家,没有一个政党有足够的力量,能进行调停。”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德意志尚未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德意志统一采取了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方式 C.德意志帝国代议制保留了君主专制 D.德意志帝国保留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 4. “俾斯麦老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得商业收入。”材料中两个大国是( ) A.英德 B.法德 C.俄德 D.俄奥 5. “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以上内容出自( )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 南北战争的性质是( ) A.民族解放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反封建斗争 D.解放黑人奴隶的斗争 7. 1963年8月28,马丁?路德?金作了著名的《I have a dream》的演讲。他说:“一百年前,有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就像一束巨大灯塔所放射出来的希望之光,就像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的黎明。”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林肯 D.富兰克林 8.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材料表明,林肯希望( ) 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维护国家统一 C.促进经济的发展 D.实现国家独立 9. 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 )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 D.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 10. )如表摘录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 创建一支新式常备军; 鼓励举办手工工场;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学校、报纸; 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A.建立起沙皇的专制统治 B.废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1. 小丹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向同学们介绍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你不能采用下列哪项材料?”请你帮她选择( ) A.改革的原因是因为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这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2. 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 13. “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私人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881年到1893年,工厂数目由1100家增加到3340家……”材料中“长足的发展”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 A.废藩置县 B.提倡文明开化 C.殖产兴业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4. 2018年6月2日,《纪念明治维新150周年》一书亮相座谈会在越南河内举行。在这本书里,您可以了解到的内容是( ) A.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B.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C.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15.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B.都因封建顽固势力阻挠而失败 C.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为了摆脱困境,取得战争胜利,1862年,林肯政府采取了一些顺应民意的措施:凡是美国公民,缴付少量手续费可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又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获得自由并可以参加北方军队。 请回答: (1)美国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林肯政府为取得战争胜利颁布了哪两个法令? (3)美国内战的性质是什么? (4)美国内战有什么重要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材料二 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2)列举一个“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的例子。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给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18. 《大国崛起》讲述了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清醒地意识到“与其让农奴起义推翻我们,还不如自上而下解放他们。”俄国被迫改革,但在审查改革方案时他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1)依据材料一,分析俄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比较材料一、二分析俄国和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和日本的改革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CAD 6-10BCBBC 11-15DCCCB 二、非选择题 16.(1)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 (2)《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4)经过美国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7. (1)17世纪的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2)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3)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制度。 18. (1)俄国情况:农奴的暴动威胁着沙皇的统治; 根本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的统治。 (2)日本情况:美国打开日本国门,日本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根本目的:救亡图存。 (3)俄国的原因:国内矛盾尖锐;日本的原因:民族危机加深。 (4)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两国近代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