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德国统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普鲁士取得统一德国的领导地位 B. 奥地利和普鲁士团结起来,共同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C. 为实现统一,普鲁士先后与丹麦. 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 D. 德国的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 2. 德国统一完成的标志是( ) A. 1848年,德意志各邦代表在法兰克福开会 B.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通过 C.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宣布自己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3. 你想了解德国,必须了解一个事实:德国,尤其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着的金字塔,牢牢埋 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由它托起。这段话反映了德国( ) A. 社会结构不稳定 B. 继承了普鲁士扩张的政策 C. .德国士兵享有崇高的地位 D. 耿军国主义传统浓厚 4. 下列哪一年中德意志完成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 A. 1861年 B. 1866年 C. 1871年 D. 1870年 5. 南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以法律的形式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C.消灭了南方的种植园经济 D.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6. 电影《乱世佳人》以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及其家人. 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时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 A.独立战争 B.工业革命 C.南北战争 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7. 美国内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领土的扩张 B. 林肯当选总统 C. 南方11个州脱离联邦 D.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8. 美国内战中,联邦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 ) A.约克镇战役 B.萨拉托加大捷 C.攻占里士满 D.葛底斯堡战役 9. 恩格斯说:“登上王位的亚历山大二世,必须采取某种办法来改变他的国家异常糟糕的处境。”亚历山大二世采取的办法是( ) A.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B.加紧对外扩张,转移国内矛盾 C.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颁布《人权宣言》 10.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年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 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了 C.改革完全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D.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11.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12. 下图漫画体现了作者希望将日本联结为一体的愿望。它喻指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一改革举措( ) A.四民平等 B.废藩置县 C.文明开化 D.军国主义 13.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体现的改革政策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14. 在历史学习中,要学会区别“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的不同,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 B.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C.俄国沙皇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 D.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5. 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的特殊之处是( ) A.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C.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竞选演说词 (1)材料一反映出林肯竞选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奴隶制在全部13个州都是合法的。到1804年,至少北方各州都已经开始着手废除奴隶制。1862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适用于10个叛乱州的奴隶。 材料三 林肯向阁僚宣读《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文献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的另一文献是什么?这两部文献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 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的谦虚,以至于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如此高评价林肯的依据是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 国家行政的革新……他把俄国秩序仿照欧洲制度来加以改造。经济性的改革……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施行了人头税,强迫一些男性农民,不分老幼,都必须缴纳,又开办了许多呢绒织造厂和其他纺织厂。……彼得为保证商人得到足够的劳动者,把整个农村的农民都划给工厂了……教育……彼得极注重教育,甚至强制施行。派遣贵族子弟到国外去学习造船和外国语,并开办了一些学校。 (1)材料一中包含了彼得一世改革哪些方面的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2)依据上述图片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市价计算仅值5亿卢布,但到1910年为止,沙皇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取了农民20亿卢布的赎金。 材料三 农奴制的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大国崛起》解说词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农奴制改革是怎样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这次改革性质如何? (4)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评价两次改革】 (5)两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18. 近代日本曾经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国家欺凌,但当今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由弱国到强国,日本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下面的纪录片将为你展示日本的这一发展历程。 【第一幕 停滞的大和】 材料一 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只与中国. 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长治久安了。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18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为了争取政治上的地位对幕府制度产生了不满。 (1)材料一揭示了日本停滞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幕 西去的路】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某日本官员语(1868年) (2)日本人为“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第三幕 戏说成败】 材料三 改革后日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封建因素……这为后来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3)请你举出一例与中国有关的史实证明“后来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4)如果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这次改革,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补充?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CDCD 6-10CDDCD 11-15CBCDC 二. 非选择题 16. (1)维护国家统一。 (2)北方的林肯政府节节失利。《宅地法》。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参战,扭转了战局,使战局发生了有利于北方的变化。 (3)林肯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7. (1)包含了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农民在获得自由时,以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农民须向地主交纳高出实际地价的赎金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这次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说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 (5)为俄国成为欧洲强国和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 16. (1)幕府统治或实行锁国政策。 (2)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 文化和生活方式。 (3)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或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发动了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等)。 (4)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