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德意志统一前,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是( ? ) A. 奥地利的阻挠 B. 封建经济落后 C. 各邦分立的局面 D. 贵族地主的破坏 2. 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在晚年会见晚清重臣李鸿章时谈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指的是( ) A. 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 B. 保留浓厚的专制残余 C. 体现民主共和精神 D. 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3. 俾斯麦在一次议会演讲中说,当前各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他提到的“铁和血来解决”是指( ) A.以军事和武力实现德意志统一 B.镇压新兴的工人运动 C.以发动侵略战争来实现统一 D.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体系 4. 19世纪末,欧洲的均衡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第二次工业革命 B. 日本实现脱亚入欧 C. 德意志的统一 D. 美国取代英国世界工厂地位 5. 下列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中,具有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的是( ) A.俄国1861年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内战 D.美国独立战争 6. 归纳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与表格所给提示内容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提示内容 ①起止时间:1861-1865年 ②相关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重要战役:葛底斯堡大捷 A.美国内战 B.拉美独立运动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7. 电影《乱世佳人》以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及其家人、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时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 A.独立战争 B.工业革命 C.南北战争 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8. 美国政府于1861年颁布了《反联邦脱离法》,1862年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也只是在南方叛乱地区中率先解放黑人奴隶。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首要目的在于( ) A.实现民族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C.争夺世界霸权 D.废除黑人奴隶制 9. 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反映出彼得一世( ) A.强迫农民服役 B.加强中央集权 C.强制农奴劳动 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 10. 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因为这次改革( ) A.并未缓解国内的社会矛盾 B.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使农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11. 19世纪60年代,当中国人开始艰难的近代化探索的时候,北方沙俄也因为农奴制问题而被迫实施改革,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重视发展军事工业,都创建了海军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都取得了成功,改变了社会性质 12. 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保留了农奴制度 C.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13.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改革内容中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措施是( ) A.创办近代企业 B.加强中央集权 C.努力发展教育 D.允许土地买卖 14.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在 19 世纪 60年代,日本创造的神话( ) A.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B.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主要是因为美国的援助和军需订货 D.使日本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15. 下列历史事件改变了社会性质且性质相同的是( ) ①大化改新 ②1861年改革 ③明治维新 ④戊戌变法 ⑤美国独立战争 A.①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16. 到今天为止,它的国家历史存在的时间也许还没有中国某个封建王朝存在的时间长久。可正是年轻的它,在短短地200多年时间里,创造了人类迄今为止最多的辉煌。今天,让我们怀着好奇,共同步入美国历史的探寻之旅。 材料一 托马斯·潘恩说过:“诉诸武力的办法是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他在《常说》小册子中痛陈英国的罪行,揭露英国的殖民暴政,号召北美殖民地人民勇敢战斗。 材料二 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材料三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待房子坍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裂开了的房子》 材料四 1861~1865年,美国发生了一场关乎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一中“北美大陆接受挑战”后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个国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之所以有今天,与林肯颁布的哪部法律文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4)材料一中的领导人是谁?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四反映的这一重大事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所起的最重要作用?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材料二 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2)列举一个“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的例子。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给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倒幕派决定向鸟羽、伏见方面派出军队,以阻止幕军的进击。庆应四年(1868年),也即是明治元年,两军在鸟羽、伏见两地街道上发生战事。萨摩、长州联军取得了优势。朝臣们的不安消失了,天皇也不必逃难了。这一战奠定了大局,总算渡过了危机。 ——林怀秋等《明治天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和蒸汽机数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选择的发展道路。分析这一选择对日本的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理解“国与国最大的差距并不在技术,而在于精神”的内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ACC 6-10ACBBC 11-15CCCBC 二、非选择题 16. (1)国家分裂。 (2)《独立宣言》的发表。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5)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了维护。(或维护了国家统一) 17. (1)17世纪的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2)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3)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制度。 18. (1)武装倒幕的成功(或幕府统治被推翻,确立了明治天皇的统治)。 (2)快速增长。明治维新,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3)发展资本主义。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同时也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4) “精神”的实质是创新和善于学习,要根据国情进行创新,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