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押题中医西医专题答题模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届高考历史押题中医西医专题答题模板

资源简介

1200150011582400中医西医专题答题模板
1
中医系列
1.古代中国
(1)背景:
①? 政府重视中医药学;
②? 印刷术的进步使得中医知识得以推广普及;
③? 中外交流频繁,丰富了药材和医方;
④?? 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
⑤?? 医学家的推陈出新。
(2)特点:
①? 历史悠久;
②?? 重视经验积累与总结,注重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
③?? 强调天人合一,综合施治;
④?? 医学教育先进;
⑤?? 官府重视医学发展,设立医药卫生等机构推动医学发展;
⑥?? 涌现出大量的医学著作和众多的医学流派;
⑦?? 重视实践和临床经验;
⑧?? 某些领域成就较为突出。
(3)成果:
①?? 较早确立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②?? 编著了一批医学著作;
③?? 培养了一批名医。
(4)观念:
①?? 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
②?? 佛教:慈悲救世;道家:无为而治;墨家:兼爱;儒家:“仁”
③?? 防重于治的辩证观;
④?? 关爱生命和健康的人本观(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⑤?? 才德兼备的职业观。
2.近代中国
(1)趋势:
①?? 中医逐渐衰落,西医强劲发展;
②? 医疗效果上,中医没有西医见效快,国民逐渐接受西医;
③?? 中医在教育上逐渐被边缘化;
④?? 中医逐渐失去近代政府的支持。
(2)背景:
①?? 西方近代医疗制度、医学观念和科技的传入;
②?? 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③??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 思想解放运动和政治运动的推动(新文化运动兴起,倡导科学精神);
⑤?? 民主意识的增强,中国社会转型;
⑥?? 民国建立后,国内出现了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
⑦?? 一战后反思中西文化,主张调和中西文化。
(3)特点:
①?? 医疗空间从医家到医院;
②? 医疗队伍技术观念近代化;
③?? 医疗对象大众化;
④?? 西医逐渐占据主体地位;
⑤?? 传统中医发展受阻。
(4)影响
①?? 弥补了中医药学在实验医学上的不足;
②?? 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学的近代化;
③?? 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医学教育的发展;
④?? 有利于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⑤?? 冲击了中医的地位,甚至造成了一些极端认识等。
3.现代中国
(1)特点:
①??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
②?? 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快速发展;
③?? 中医药事业成就显著;
④?? 中西医结合取得一定成效。
(2)意义:
①?? 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 提高人口素质;缓解社会矛盾;
③?? 促进社会公平,带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
④?? 提升了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⑤?? 巩固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⑥?? 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4.现代“中医热”
(1)看法
①??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②?? 肯定了中医学对人类健康所做出的贡献;
③?? 有助于推动中医的传播和发展,提高我国中医的影响力。
(2)做法:
①?? 政府要统筹好西医和中医的协调发展;
②?? 加大对传统医学的支持力度与宣传力度;
③?? 传统医学必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④? 加强中医药学人才的培养等。
2
西医系列
(1)背景:
①?? 民主法治的渐趋完善;
②??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③?? 疾疫造成了人口减少、社会动荡;
④?? 政府重视程度的提高;
⑤? 医学教育的发展;
⑥? 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西医提供物质基础;
⑦?? 文艺复兴强调人的价值,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
⑧?? 近代实验科学、自然科学、生物学的发展,推动西医医学理论和建立和发展;
⑨?? 工业革命促使新提炼药物技术发展,
⑩? 大众传媒及广告业的发展。
(2)特点:
①?? 近代西方医学注重实验科学;
②?? 依托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
③?? 注重构建科学理论;
④?? 教学、科研和临床相结合;
⑤?? 注重疾病的定向预防和免疫;
⑥?? 政府重视发挥公共卫生职能;
⑦?? 护理学成为医学的重要组成。
(3)面临问题
①? 医疗公平的相对缺失;
②?? 医疗服务忽视弱势群体;
③? 医疗专业化程度低;
④?? 缺乏医疗政策规范。
3
中医、西医联系
一、中医西医的互相传播
1.中医→西方
(1)特点:
①?? 传播方式多样,以翻译出版为主;
②?? 内容丰富广泛,包括理论和技术等;
③?? 传播面广,涉及欧洲诸大国。
(2)意义:
①?? 提高了欧洲的医疗技术水平;
②? 扩大了中医的世界影响;
③?? 有利于西方了解中国。
2.西医→中国
(1)早期特点:
①? 先理论后趋于实用;
②?? 通过传教士传播;
③?? 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
④?? 西医的受众较少,遭到保守观念和力量的强烈抵制。
(2)背景:
①? 列强入侵打开中国国门;
②?? 西方文明的传入;
③??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洋务运动的兴起);
④? 受到日本的影响。
(3)变化:
①?? 传播者主要由传教士变为中国的医师和医学家;
②? 西医逐渐走向普及,为更多国人所接受;
③ 中西医出现融合汇通的趋势。
(4)认识:
①?? 是近代以来不同地区之间交流和融合的表现,反映了世界整体性的发展特点;
②?? 中西医在交流中得到发展进步,说明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 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创新;
④?? 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⑤?? 动摇了中医的地位。
二、鸦片战争后“中西医论争”
(1)背景:
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2)内容:
①?? 中西医学理论、方法的不同;
②?? 主要是医术、医政的争论。
(3)评价
①?? 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西方近代医学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医学形成挑战);
②?? 有利于推动中医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③?? 有利于中西医的融合;
④?? 促进中医现代化。
三、中医西医比较
(1)不同点:
①? 两国医学发展的思路不同: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重经验与整体的传统中医观念及诊疗方法);西方则重视医学科技理论的研究。
②? 两国面对的医疗市场不同:英国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社会有资产者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多;中国积贫积弱,医疗市场狭窄,医疗制度以服务权贵为主,国民健康与救亡图存相联系。
(2)评价
①?? 中西医的基础与理论不同,各有所长;
②? 中医发展要吸收西医长处;
③?? 用科学方法发展中医,增强疗效:
④? 反对废除中医,反对全盘西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