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8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同,他们对自我、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了解道德与法治尤为重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公共设施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7条规定,知道利用法律法规保护公共设施。教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物观察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爱护公共设施。(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有责任感的小公民。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学会爱护公共设施。难点:知道损坏公共设施的法律法规,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教学方法实物观察法、引导启发法和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认识我们的“朋友”。1.出示:(师出示公共设施图片)有许多为我们默默提供着帮助的“朋友”,你认识它们吗?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些特殊的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2.学生回答:休息椅、垃圾桶、小区健身器械、路灯等。3.总结:像这些“朋友”这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设施,我们把它叫做“公共设施”。4.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交通信号灯、护栏、花坛、凉亭、公厕……)设计意图:认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基础,学生如果指认不出身边的公共设施,就难以理解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不到它的作用,也就难于产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意识、情感和行为。因此,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概念,提升认知。二、感受“朋友”的作用1.听听朋友热情的声音。①休息椅:“当你行走在公园里,想坐下休息时,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②垃圾桶:“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街道的清洁!”③路灯:“漆黑的夜晚,我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2.学生代“朋友”说说它们为人们服务的心里话?如:小区健身器材:可以帮助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人们的体魄……4.这些公共设施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如果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呢?(出示简单实例说一说)5.小结:公共设施的作用可真大呀,正是有了公共设施的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方便。【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三、倾听“朋友”的委屈1.我们每天都在享用着公共设施提供的各种便利,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可是,有的人却没有善待它们,让我们来听听它们的委屈吧!2.出示图片:贴满小广告的公共汽车站牌和被弄断的公园长椅的诉说。3.提问:看了画面,听了它们的诉说,你的心情是怎样的?4.学生回答。预设:为这些行为而感到气愤。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5.阅读教材第54页并思考:如果伤害了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谁?6.学生阅读并回答7.了解我国相关破坏公共设施的法律法规公共设施的损坏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为此我们国家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8.学以致用:出示“破坏公共设施的案例”,请学生利用所学的法律法规对当事人进行处罚。9.教师小结:这些无声的“朋友”一旦被破坏,轻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市容,重则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触犯法律法规,所以伤害生活中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我们健康、安全的生活,是我们自己。10.老师赠送生活《小贴士》【设计意图:通过诉说“朋友”的心声和自我反思,强烈激发学生的责任心与爱心—一公共设施需要我们的爱护。】四、小组合作讨论创作1.我们举行一场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的比赛吧!,比比谁的设计最具有创意。(出示要求:可以是对现有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也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2.学生写出或画出自己的设计方案。3.学生展示或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设计意图:通过创作新型的公共设施,激发学生对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共设施需要我们的不断创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特殊的朋友---公共设施,知道了它们的在我们生活的作用,我们已经把它们当成了朋友,所以我们要善待它们,还学习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保护我们的朋友,更大的收获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对公共设施进行了完善和改进,也设计出了新型的公共设施,相信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更加方便,更加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