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活离不开规则》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中的第二课。第三单元是以公共生活为主题,由对公共设施的认识进一步上升到公共的规则问题。“规则”是公共生活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处在“不可见”的状态。如何来了解规则,教材设计了两个框体的内容——“处处有规则”、“如何守规则”,可分两个学时教学。“生活处处有规则”的关键词是“有”,教材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意识到游戏能玩下去、玩得好是要有规则的,让学生在“玩”中体会规则。然后教材呈现了生活中的常见规则,让学生用查一查、找一找、问一问的方式感受规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其次教材设计了一个反面想象活动和阅读角,让学生体会没有规则生活会混乱无序,从而了解规则对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第二框体是教学生“如何守规则”,规则是看不见的,教材列出了许多具体事例凸显了守规则的原则——自觉的重要性,最后教材设计了一个拓展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规则的内化:自觉。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质量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更需要教师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有好的道德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
通过学习,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知道规则的作用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规则的意义、作用,树立规则意识,并愿意在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
教具、实验情况:PPT、板贴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组织游戏,了解规则 1.老师要带大家玩一个游戏,期待吗?游戏的名字叫:猫捉老鼠。
想参加的同学请上来——开始吧。
学生自由游戏。
第二次组织游戏,出示游戏规则。
经过两轮游戏,说说你的感受。
3.教师小结:我们发现,没有规则,游戏都无法开展;有了规则,游戏有序、有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规则”的知识。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没有规矩,什么事也办不成。规矩就是规则,看来规则非常重要。
板书:生活离不开规则 游戏的规则儿童更熟悉。组织学生做”猫捉老鼠“的游戏,第一次做只说游戏名,不说规则;第二次明确游戏规则,让学生在“玩”中找到规则,使其了解规则的意义、作用,并引导学生形成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态度。(实现目标1)
小组交流,发现规则 你们经常玩什么游戏?说说其中要遵守的规则。
游戏有游戏规则,那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规则呢?老师拍摄了一些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在哪里找到什么样的规则呢?学生依次问答。
这是老师找到的规则,课前也让同学们在生活中找找规则,请大家拿出你的调查资料。谁来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什么规则?
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交流。出示小组交流规则。看哪个小组最遵守规则。
小组汇报。
小组展示。
教师小结:这么多规则,家里有,学校有,公共场所有,同学们,是不是发现,生活处处有规则,这些规则跟我们息息相关。
板书:处处有 本环节中讨论交流的资源均来源我们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熟悉的游戏规则讲到生活中的规则。
出示小组交流规则,让学生顺利完成小组任务的同时,也亲身体验了规则带来的益处。
经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学生能对生活中的常见规则有系统的认识,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实现目标1)
反面举例,体验规则大作用 有的同学认为,规则多了太烦人,定这么多规则干什么?有时候我们是可以越界的,破规则的。那规则破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你可以选择图片上的内容说一说,也可以设想其他的生活场景,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设么样的情况?
规则跑场:看谁发现的违规现象多,这些违反规则的行为带来了什么后果呢?
你还知道哪些因不守规则而带来严重后果的事例?
归纳整理:不同规则的具体作用。
教师小结:同学们,如果没有规则,生活将会出现混乱,规则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安全。 通过反面具体事例,了解不守规则的后果,凸显规则的作用。(实现目标2)
用“规则跑场”的比赛方式激励学生仔细观察、踊跃发言。
(实现目标2)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读读小儿歌。 用儿歌的方式升华教学内容,也为下节课做铺垫,朗朗上口,利于学生传诵。
板书设计: 生活离不开规则
处处有 作用大:安全
文明
公平
有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