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7.5第二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7.5第二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单选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下降
B.?美、德等国经济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许多科技发明对人类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我们至今仍在享用的有(???
)
①白炽灯
②电话
③火车机车
④汽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力进入到了下列哪一时代(???

A.?蒸汽时代???????????????????????????B.?汽轮时代???????????????????????????C.?铁路时代???????????????????????????D.?电气时代
4.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是在(???

A.?20世纪初???????????????????????B.?19世纪末期???????????????????????C.?19世纪前期???????????????????????D.?20世纪中期
5.下列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诞生了工厂与工厂制度???????????????????????????????????????B.?催生了电力、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
C.?诞生英国等工业化国家???????????????????????????????????????D.?发明者多数是有经验的工匠
6.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理大发现????????????????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7.如图是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示意图。它主要说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A.?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B.?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D.?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
8.科技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以下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9.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内燃机?????????????C.?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D.?改良蒸汽机
10.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车和飞机能够研制成功的基本条件是(???

A.?蒸汽机的不断改进????????????B.?电力的广泛应用????????????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D.?内燃机的创制
11.科技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以下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2.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B.?汽车时代的到来?????????????C.?蒸汽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的到来
13.19世纪末,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公民,如果他远行欧洲,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①轮船
???②火车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的欧洲,你不可能见到和听到的事情是(???

A.?看到一起汽车交通事故???????????????????????????????????????B.?听说美国的纽约街头有了路灯
C.?可以有一天用电话向家人拜年?????????????????????????????D.?出现了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15.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B.?爱迪生?????????????????????????????????C.?本茨?????????????????????????????????D.?史蒂芬孙
16.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7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17.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通过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如下特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①美国和德国的成果突出
②发明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③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
A.?零项?????????????????????????????????????B.?一项?????????????????????????????????????C.?两项?????????????????????????????????????D.?三项
18.人们常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铁器时代。用这种思维模式来看待19世纪后半期,我们会说人类入了(???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网络时代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过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最后,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百度百科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填“C”。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不利于世界的发展。
(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4)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涉及的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5)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A项英国经济实力急剧下降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发展缓慢,但是英国经济实力并没有急剧下降,不符合题意;
B项美、德等国经济迅速发展错误,美、德等国经济迅速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地开花”的局面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C项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是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D项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错误,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次工业革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2.
B
分析:结合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1879年爱迪生成功研制耐用的碳丝灯泡;1876年,定居美国波士顿的苏格兰人贝尔试通电话成功,爱迪生等人在贝尔发明的基础上作了重要改进,使电话通讯很快风行全球的许多国家;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所以①②④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③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项①②④是我们至今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识记。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3.
D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ABC项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
4.
B
分析: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即19世纪末期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B项19世纪末期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的时间。
5.
B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诞生了工厂和工厂制度,故A不符合题意;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诞生了英国等工业化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发明者多数是有经验的工匠,故D不符合题意;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催生了电力、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标志性的成就是考试的重难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新兴工业部门是知识掌握的一个难点。
6.
C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C选项符合题意。
地理大发现实现是在15,16世纪,A选项排除。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是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30,40年代,B选项排除。
一战的爆发是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二次工业革命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7.
B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和垄断组织的出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依据题干“美国、法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判断是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识记。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对题干信息理解不到位,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时要紧贴题干信息,仔细辨别。
8.
D
分析:依据题干所给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项是1895年德国人卡尔·本次发明的汽车;④项是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所以,③④两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①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②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电子计算机,①②两项不符合题意,需排除①或②项ABC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需要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就。
9.
C
分析:据所学可知,爱迪生最重要的发明就是研制出耐用碳丝灯泡,它给世界带来了电的光明,即材料中的“点燃了世界”。
A项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牛顿,不符合题意;
B项发明内燃机的不是爱迪生,不符合题意;
C项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的是爱迪生,符合题意;
D项改良蒸汽机的是瓦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爱迪生的主要发明。
10.
D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汽车和飞机的研制成功。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了陆上交通工具汽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以内燃机为动力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D项内燃机的创制是汽车和飞机能够研制成功的基本条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汽车和飞机能够研制成功的基本条件。
11.
D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利用内燃机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①是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②是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成果;③是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④是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12.
D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题文的“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的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指的是电灯的发明。电灯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作为新能源和新动力进入生产领域,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识记。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结合所学可知,这个发明应该是灯泡,灯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二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3.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公民,如果他远行欧洲,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①轮船、②火车、③汽车都可以,因为轮船和火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的成果;汽车的发明时间是19世纪80年代;④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可是它是在1903年才发明的,19世纪末还不存在飞机,可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19世纪末,交通工具”,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轮船、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出现在19世界80年代,但飞机是1903年发明的,故不可能在19世纪末乘坐。
14.
D
分析:据所学知,19世纪末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灯、电话、汽车在当时都已出现。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在19世纪末,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是不可能出现的。
A项看到一起汽车交通事故19世纪末的欧洲可能见到和听到,不符合题意;
B项听说美国的纽约街头有了路灯19世纪末的欧洲可能见到和听到,不符合题意;
C项可以有一天用电话向家人拜年19世纪末的欧洲可能见到和听到,不符合题意;
D项出现了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19世纪末的欧洲不可能见到和听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
B
分析: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做出了卓越贡献。B项爱迪生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爱迪生的贡献。
16.
D
分析:德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要比英法晚,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史实;英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表格时间段,国内局势稳定,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说法不符合史实;据表格时间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不符合史实。D项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7.
D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中美国和德国的成果突出,选项①②③都是正确的;因此正确的结论有三项。所以只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代表人物及其发明成果。
18.
B
分析:19世纪后半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此后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B项电气时代是19世纪后半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材料分析题
19.
(1)A
(2)B
(3)C
(4)A
(5)B
分析:(1)根据材料内容“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表述符合材料信息,故选A。(2)根据材料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不利于世界的发展,表述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选B。(3)材料内容中没有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描述,故选C。(4)根据材料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过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涉及的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表述符合材料信息,故选A。(5)根据材料内容“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可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选B。
【点评】本题的重难点是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识别。易错点是不看材料信息,或者分辨不出来材料信息,造成回答错误。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紧扣材料信息,准确辨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