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
一、单选题
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的宗教是(??
?)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道教
2.下列哪一本书介绍了亚洲国家的富庶和繁荣,并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了上层社会对东方的向往(??
?)
A.?《马可·波罗行记》??????????????????B.?《荷马史诗》??????????????????C.?《天方夜谭》??????????????????D.?《史记》
3.一部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书,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该书是(

A.?《天方夜谭》??????????????B.?《荷马史诗》??????????????C.?《马可?波罗行纪》??????????????D.?《大唐西域记》
4.“我在东方看到了喷油的泉,可以燃烧的石头,用轻巧的纸张做的货币…”“君主有一大宫,…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以上这些文字出自(

A.?《天方夜谭》??????????????B.?《荷马史诗》??????????????C.?《马可?波罗行纪》??????????????D.?《俄底浦斯王》
5.下列叙述的答案里,与如图记载和影响明显错误的是(  )
A.?记载了其在中国17年的所见所闻?????????????????????????B.?所描述的是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
C.?此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D.?此书没有介绍日本的情况
6.下列历史人物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并到过中国的是(

A.?伯利克里?????????????????????????B.?亚历山大大帝?????????????????????????C.?穆罕默德?????????????????????????D.?马可?波罗
7.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是(

A.?种姓制度????????????????????????B.?阿拉伯数字????????????????????????C.?《神曲》????????????????????????D.?汉谟拉比法典
8.下列哪一部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促使了新航路的开辟?(

A.?《大唐西域记》???????????????B.?《马可波罗行纪》???????????????C.?《荷马史诗》???????????????D.?《天方夜谭》
9.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有(

①长城
②阿拉伯数字
③《马可·波罗行纪》
④雅典卫城???????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0.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自由和平等的著名思想家是(  )
A.?莎士比亚??????????????????????????????B.?霍布斯??????????????????????????????C.?托尔斯泰??????????????????????????????D.?伏尔泰
11.近年来,“圣诞节”等洋节日日益受到中国年轻人青睐。与“圣诞节”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1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历史的重要功能。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丝绸之路上的阿拉伯人、旅居大都的马可?波罗等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东西方的友好交流?????????B.?东西方的矛盾冲突?????????C.?文明交流受到阻碍?????????D.?东西方的文明交流
13.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交往形式主要有两种。下列历史事件所体现的交往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的扩张???????????????????D.?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14.下列反映古代中西文明交往的史实是(

A.?大化改新?????????????????????B.?北魏孝文帝改革?????????????????????C.?鉴真东渡?????????????????????D.?马可·波罗来华
15.“一带一路”倡议提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以下与这个理念相符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阿拉伯数字西传????????????????C.?罗马帝国的扩张????????????????D.?亚历山大东征
16.史料记载:“人们给他起个绰号叫“百万先生”,因为“他开口闭口总是说百万这个,百万那个”。他向16世纪中叶的欧洲人提供了有关中国最为全面的资料。”这里的“他”是哪里人(
)???????
A.?意大利人?????????????????????????????B.?阿拉伯人?????????????????????????????C.?古希腊人?????????????????????????????D.?日本人
17.中国和欧洲文明的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为中欧文明交流作出贡献的有(

①马可·波罗
②亚历山大大帝
③阿基米德
④阿拉伯民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从“希波战争”、“罗马帝国的东征”、“马可波罗来华”、“数字的西传”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A.?世界古代科学技术?????????????B.?文明的冲撞与融合?????????????C.?殖民扩张和掠夺?????????????D.?宗教的传播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航线图,见图。
【材料三】东南亚某一岛屿的一块墓碑上刻着: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当一部落首领)在此击溃西班牙侵略者,击毙其统帅麦哲伦。同样在东南亚,为了纪念郑和,出现了很多以“三宝”(郑和也称三宝太监)命名的寺庙、港口和城市。
(1)材料一叙述的是哪一航海事件?对应材料二图中哪一航线?(写字母)
(2)有学者认为,真正的世界历史应该从1500年前后开始。请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关史实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3)请分析材料三中东南亚人民对麦哲伦与郑和的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分析:要求答出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的宗教根据所学知识,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的创始人,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相关知识点。
2.
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行记》是1298年威尼斯著名商人和冒险家马可·波罗撰写的其东游的沿途见闻。该书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作出报道的著作,它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这些叙述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些重要的地位。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马可·波罗行记》的知识。
3.
C
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可知该书是《马可?波罗行纪》。记述马可?波罗经历和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4.
C
分析:材料描述了东方有着丰富的物产、高超的技艺、繁荣的经济、精美的宫殿等。据所学可知,这段文字出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展现了阿拉伯丰富的社会生活,《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著名史诗,《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品中均不会有对于东方的描述。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5.
D
分析:本题考查马可?波罗来华。A项记载了其在中国17年的所见所闻,说法正确。
B项所描述的是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说法正确。
C项此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说法正确。D项“日本这一大岛上的人们,属白种人,业已开化,且长得漂亮;是些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偶像崇拜者,拥有不计其数的黄金。”出自《马可?波罗行记》,此书有介绍日本的情况的内容。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以及典型事例。
6.
D
分析: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记》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可?波罗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并到过中国的人。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并到过中国的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马可?波罗来华的相关知识。
7.
B
分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它的发明与传播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数字。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过程。
8.
B
分析:马可?波罗是13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1275年来到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很喜欢他,让他在元朝做官。马可?波罗在中国当了17年的官,去过很多大城市。1295年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把他在中国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行纪》。在书中,他把当时繁荣富庶的东方向西方人作了生动详细的介绍,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促使了新航路的开辟。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马可?波罗相关知识的内容。马可?波罗来华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9.
C
分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东西方文明传播与交流主要有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两种基本方式,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英国的殖民掠夺是暴力冲突;阿拉伯数字传播、马可·
波罗来华来以及商贸往来均属于和平交往。上述四项①是中国的建筑,④是希腊的建筑,没体现交流方式,②③属于和平交流。故选C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10.
D
分析: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著名代表人物,他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法国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11.
D
分析:基督教会后来确定耶稣出生日期是12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圣诞节”。
所以与“圣诞节”有关的宗教是基督教,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基督教的相关知识点。
12.
D
分析: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是东西方的文明交流的暴力冲撞;丝绸之路上的阿拉伯人、旅居大都的马可?波罗是东西方的文明交流的和平交流。它们共同体现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方的文明交流。
13.
D
分析:学生学习历史必须拥有的理解分析能力。在题干中明确告诉了学生世界的交往主要有两种形式: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从选项中找出一个与其他三个交往形式不同的。ABC很明显是暴力冲突的形式,都是战争。D就属于和平交往。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东西方文化的传播方式。
14.
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往的相关内容。根据题目中关键词“中西交往”,可以容易排出有关改革的内容:日本的大化改新,中国的孝文帝改革;鉴真东渡是中日交往。所以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来华这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往的相关内容。
15.
B
分析:由“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可知,这是指世界和平的交往,CD都是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A是近代欧洲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侵略,所以ACD都不符合题意,而B是和平交往,故答案是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数字西传。???
16.
A
分析:由材料“向16世纪中叶的欧洲人提供了有关中国最为全面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回国后著有《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马可·波罗来华的知识。???
17.
B
分析:①项马可?波罗
在元世祖时来中国。在中国居住十七年,回国写成《马可·波罗行纪》,传播了中国的文化,符合题意;②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没有到达中国,不符合题意;③项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科学家也没有来过中国,不符合题意;④项阿拉伯民族把中国的文明传入欧洲,也把欧洲一些文明传入中国,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欧文明交流作出贡献的有关知识。???
18.
B
分析:文明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和平交流和暴力冲撞。“希波战争”和“罗马帝国的东征”是暴力冲撞,“马可?波罗来华”和“数字的西传”是和平交流。因而上述史实可概括为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文明交流的方式。
二、材料分析题
19.
(1)指哥伦布航海(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
(2)1500年左右,迪亚士来到了好望角,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达·伽马到达了印度,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等。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3)因为麦哲伦航海的目的是为了殖民掠夺,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是和平交往,他带去了大量中国的货物,促进了中国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1492年”,联系所学知识,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材料二图中B航线即是哥伦布航海路线。
(2)公元1500年前后,欧洲航海家们开辟了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使世界开始整体。
(3)麦哲伦航海的目的是为了殖民掠夺,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弘扬国威,他带去了大量中国的货物,促进了中国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故答案为:(1)指哥伦布航海(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
(2)1500年左右,迪亚士来到了好望角,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达·伽马到达了印度,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等。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3)因为麦哲伦航海的目的是为了殖民掠夺,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是和平交往,他带去了大量中国的货物,促进了中国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史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