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改革开放的起步一、单选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成立环渤海经济区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A.?党的诞生???????????????????????????B.?曲折探索???????????????????????????C.?历史转折???????????????????????????D.?动荡岁月3.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原因是(??)①改革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②改革开放能使我国迅速超过发达国家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红林学校八年级刘明同学出了一期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板报,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B.?中共“十三大”——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C.?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开始建立经济特区D.?中共“十五大”——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5.1986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年度风云人物是源于他“持续不断的改革……”那“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积极推对外开放”外,还包括(?)???????????A.??增强企业活力,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正确分析国情,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发表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D.?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发表。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7.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会议是(???)???????????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8.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9.在对外开放中,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开发区是(???)A.?北京??????????????????????????????????B.?天津??????????????????????????????????C.?上海浦东??????????????????????????????????D.?海南10.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11.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12.“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经济特区的建立??????????????????????????????????????????????????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13.1980年,经济特区的稳定,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这一举措是( )???????A.??增设沿海经济特区?????????????????????????????????????????????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C.?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4.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的比喻是(???)???????A.?深圳?????????????????????????????????????B.?重庆?????????????????????????????????????C.?海南?????????????????????????????????????D.?珠海15.下边的题词反映了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A.?设立经济特区???????????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设立沿海开放城市???????????D.?全方位开放政策16.我国改革开放后建立经济特区能促进经济迅速发展,下列地处河北省的经济特区的是(?)???????A.?珠海特区???????????????????????????B.?汕头特区???????????????????????????C.?浦东新区???????????????????????????D.?雄安新区17.《南方都市报》消息:广州2015年建成对外开放门户城市。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D.?内地的开放18.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A.?建立直辖市????????????????B.?建立经济特区????????????????C.?实行“一国两制”????????????????D.?建立特别行政区二、材料分析题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井冈山)周围各县的农民,因为受过大革命的影响,觉悟程度较高。地势险要,物产丰富,群众条件好,这就是建立根据地的条件。——罗荣桓《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习促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材料三?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时指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我们不是晚清政府。如果到时还不收回,就无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代。”???(1)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3)材料三中的谈判针对的是哪一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什么样的精神????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格局的有关知识。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部,是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和对内进行经济协作两个辐射扇面的交点,它直接影响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识记。2.C分析:据题干“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历史转折。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ABD三项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历史转折是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影响。3.D分析:现阶段我国将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道路不动摇!①改革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说法错误;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但②改革开放能使我国迅速超过发达国家说法错误;排除①②。D项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4.C分析:依据所学可知,A项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确;B项中共“十三大”——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正确;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项错误;D项中共“十五大”——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正确。由此分析,ABD正确,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党史。???5.A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986年的《时代》周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增强了企业活力,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正确分析国情,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1987年十三大,不符合题意;选项C发表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在1992年,不符合题意;选项D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在1992年,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D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有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之初在农村实行的政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00年江泽民首次提出;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C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四大。???8.D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来有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所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BC和题干材料无关,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9.C分析:在对外开放中,设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10.A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对外开放开始于”,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是第一步开始: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第二步: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第三步,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增设上海浦东开发区);第四步:内地。故本题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11.C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是指的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政治制度并不改变,所以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错误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特区的准确理解与运用。???12.C分析: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依据题干描述可知,广东的出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特区的建立。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的设立,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13.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所以答案选C。【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14.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首先要理解题文中的“箭头”的含义,改革开放的“箭头”的含义就是指最早开放而又走在最前列的地方。四个选项中B、C两项很容易排除,因为它们比深圳和珠海更迟开放,答案只能从A、D两项中选择一项,如果不仔细辨析,有些考生可能会选D,虽然珠海与深圳同属第一批开放的经济特区,但是珠海发展的速度没有深圳快,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是特区的代表和改革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之为“一夜崛起之城”,理应获得改革开放“箭头”的殊荣。故答案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本题难度适中。???15.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看右面的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反映的我国对外开放中经济特区的建立。选择答案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16.D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地处我国的广东省,浦东新区位于上海;雄安新区位于河北;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特区的知识。本题比较新颖,紧跟时代步伐。???17.A分析: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18.B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1988年,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特区的准确识记。???二、材料分析题19.(1)受过大革命的影响,觉悟程度较高;地势险要,出产丰富;群众条件好。(2)设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3)香港问题;一国两制。(4)与时俱进的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不断创新的精神。???????????????????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本题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解答时就必须根据材料一,材料一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主要有:受过大革命的影响,觉悟程度较高;地势险要,物产丰富;群众条件好。材料一没有反映的原因不合题意,不能得分。(2)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设立的相关史实。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做出了设立经济特区的决定,这一决定的重要意义是使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3)本题主要考查香港问题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材料三中邓小平与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判针对的是香港问题,因为当时香港还处于英国的占领之下,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根据这一构想,中国政府在收回香港主权之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从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材料二中经济特区的设立,材料三中“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这些都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不断创新的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