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6.2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同步练习6.2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单选题
1.小明同学查阅资料时,发现由于印刷问题,下列一段文字有几个字看不清楚: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口口口口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你认为“口口口口”应该是(???

A.?人民公社?????????????????????????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2.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如图宣传画应该出现在哪一时期(???

A.?三大改造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3.“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
A.?吴晗写《海瑞罢官》???????????????????????????????????????????B.?中共中央发表《五一六通知》
C.?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D.?毛泽东写《炮打司令部》大字报
4.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
从这些旧物可断定是(???
)???????????
A.?建国初期的????????????????B.?抗美援朝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D.?改革开放以后的
5.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是在(???
)???????????
A.?1969年???????????????????????????????B.?1971年???????????????????????????????C.?1973年???????????????????????????????D.?1976年
6.作家莫言在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的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场景(???
)???????????
A.?“大跃进”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7.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文革”中,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B.?“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C.?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深得民心
D.?“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8.1980年,中共中央为(???
)恢复名誉,党历史上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A.?刘少奇?????????????????????????????????B.?叶剑英?????????????????????????????????C.?陈云?????????????????????????????????D.?邓小平
9.邓小平在评价建国后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其“反面教训”主要是它肆意践踏了民主与法制。邓小平评价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改造私营工商业
10.某中学生记者访问了四位老人,让他们分别说一件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事情,其中一个人说的明显是谎言,请你找出来(???
)???????????
A.?“我参加了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群众游行,兴奋的心情无以言表”
B.?“1956年,我家经营了几十年的企业进行公私合营,我真是心痛啊”
C.?“文革时期,别人都去参加红卫兵了,我一个人拼命学习,终于在1970年考上大学”
D.?“1982年,我家分到了5亩8分地,从那一年起,就再也没有挨过饿”
11.下面属于“文化大革命”中广大人民群众对错误进行抵制和斗争的事件是(???

①“一月风暴”②“二月抗争”③林彪等人出逃机毁人亡④“四五运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12.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
A.?“一五”计划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D.?三大改造时期
13.“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核心人物分别是(???
)???????????
A.?王洪文、张春桥??????????????????B.?林彪、王洪文??????????????????C.?林彪、江青??????????????????D.?江青、姚文元
14.“文化大革命”是建国后出现的一场严重动乱和灾难,那么它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毛泽东逝世?????????????????????????????????????????????????????????D.?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5.手拿印有“毛主席语录”的“红宝书”,参加红卫兵这样的事发生在(???
)???????????
A.?1949年???????????????????????????????B.?1956年???????????????????????????????C.?1967年???????????????????????????????D.?1978年
16.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永远开除出党?????B.?反右倾运动中,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
C.?天安门事件被判为反革命事件????????????????????????????????????????D.?“四五”运动后,邓小平被撤职
17.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创伤,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下列关于“文革”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②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③文化教育空前繁荣?
④人民蒙受深重灾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8.小明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有如下经历:被拉到街上批斗,被抄家,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全家被下放到边远农村。据此你推断他的爷爷当时经历是(???
)???????????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土地改革运动
二、填空题
19.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提纲中的主要事件和春联编号补充完整。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⑤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章号
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
春联编号
第一章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________?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________?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________?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________?
?________?
全面免除农业税
?________?
三、问答题
20.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很大的曲折。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大跃进”运动在工业和农业方面的表现分别有哪些?产生了哪些后果?
四、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十年“文革”从哪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2)根据材料概括“文革”的性质是什么?
(3)我们应从“文革”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分析:解题时注意抓住“1959年六七月间”、“,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由此分析可以排除三大改造(1952—1956)、“一五”计划(1953—1957),在时间上不合题意,而从“大跃进”可以得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因此不合题意,排除BCD;由已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其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反映了生产关系的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1959年”,结合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2.
C
分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是大跃进时期的“肥猪赛大象”。根据所学知识,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党中央错误的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严重失误。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图片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的体现。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需要先看懂图片含义,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先看懂图片含义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
C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一文发表于1965年11月10日的上海《文汇报》,作者姚文元,文章发表后,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所以答案选择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
4.
C
分析: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从1966年到1976年,所以“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答案是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5.
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二子目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内容中:“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据此可知,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事件的经过、影响。???
6.
C
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6——1976年是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文革期间出现的红卫兵、造反派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造反有理”的口号,冲击一些党政机关,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有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7.
C
分析:毛泽东对当时的形势作了错误估计,认为党内出了修正主义,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导致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ABD说法正确,故答案选C。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8.
A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由此可知,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
9.
C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践踏了民主与法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当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经济失误,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得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所以答案是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知识。???
10.
C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文革从1966年——1976年,十年文革高考中断,终于在1970年考上大学,明显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故此题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文革的知识。?
??
11.
C
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一月风暴”发生在在1967年1月,张春桥、姚文元指挥夺取上海市党、政、财、文的大权,全面夺权风暴掀起;林彪等人出逃机毁人亡属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结果,两者都不属于对错误抵制和斗争的事件,“二月逆流”属于文革中老一辈革命家对这场的动乱的反抗;“四五运动”是1976年清明节,北京人民群众自发的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的一次群众集会,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
12.
B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966年到1976年,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秩序陷入全面内乱之中。政局动荡,学生们停课搞串联,工人们也闹革命。故题文口号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13.
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二子目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内容中:“林彪、江青一伙,在‘文化大革命’中,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据此可知,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核心人物分别是林彪和江青,故选C。ABD选项中的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都是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事件的经过、影响。???
14.
A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66年由领导者错误发动了一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十年文革的结束,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知识。???
15.
C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还盛行手拿印有“毛主席语录”的“红宝书”。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表现。???
16.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最后被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最大的一起冤案。BCD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最大的一起冤案,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17.
D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十年文革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创伤: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国民经济严重破坏,发展倒退几十年;人民蒙受深重灾难;文化教育历经浩劫;仔细审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18.
C
分析:被拉到街上批斗,被抄家,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全家被下放到边远农村,这些情况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故选C。
【点评】本题以小明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历为依托,考查文化大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二、填空题
19.土地改革;⑤;④;①;③;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根据对联中的“土地还家”、“农民翻身”可以推断出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的主要时间应该是土地改革;根据事件“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可以推知是指农业合作化,对联应该是⑤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根据事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可推知对联是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因为其中提到了“公社”;根据事件“全面免除农业税”可以推知对联是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最后剩下一个对联是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根据其中的“大包干”可以推知事件应该是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问答题
20.标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表现:在工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人民为当年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在全国出现了全民炼钢运动;农业方面的表现,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后果: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了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假话盛行的现象。
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的标志及其表现和影响。大跃进的标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表现:在工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人民为当年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在全国出现了全民炼钢运动;农业方面的表现,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后果: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了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假话盛行的现象。
【点评】本题掌握大跃进的标志及其表现和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21.
(1)1966﹣1976。
(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3)文化大革命中要吸取的教训:(类似一条即可)①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②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社会性质的矛盾)。④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1966年5月16日的“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革的结束。(2)据材料二“‘文化大革命’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可知,“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3)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这告诉我们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和迷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故答案为:(1)1966﹣1976。(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3)文化大革命中要吸取的教训:(类似一条即可)①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②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社会性质的矛盾)。④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