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爱心的传递者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白得到帮助和给予帮助都是幸福的,都能收获快乐;懂得帮助他人时要注意方式方法。2.情感与态度真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怀。3.行为与习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关心和帮助他人,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4.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亲身经历、分析情境故事等形式,感受获得帮助以及提供帮助时的快乐,明白帮助他人之前需要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关心、帮助他人,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难点:帮助他人时注意方式方法。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导入:师:欢迎大家来到道德与法治讲堂,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关于道德方面的课,请同学们看视频,边看边想,丹丹的妈妈做出了什么决定?师:对,视频中丹丹的妈妈做出一个决定让只有六岁的丹丹在临死前把器官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让被帮助的人再次获得健康,说明丹丹和妈妈是一个有爱心的人,爱心让世界更温暖、更美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爱心的传递者》师:那什么是爱心呢?请大家想想,古人认为爱心是什么?生:孟子曾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师:你说得很好,那谁知道什么意思呢?生:就是指一个人如果能够从爱自己的家人,升华到爱别人像爱自己的家人一样,成为思想高尚的人的转换。活动一:学习雷锋好榜样。师: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位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他是一名解放军,一生做过许多好事,毛主席曾号召全国人民学习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记念他的日子。你们知道是谁吗?生:知道,是雷锋。师:你们回答的可真棒!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学习雷锋好榜样》,看完后请同学们说说雷锋都做了哪些好事?生:有《雨中送母子》、《给大娘买火车票》、《帮工地运送砖》等。师:你们还知道什么?生:我们二年级还学过《雷锋叔叔您在哪里》的文章,我们还表演过呢!生:学生边朗诵边演雷锋做好事的情景。师:同学们演得太感人了,说明你们把雷锋叔叔献爱心做好事的情景都牢记在心。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图片,看看图片中描写的内容是什么?是谁帮助了谁?生:有一位女生没拿笔,同桌借给她,她自己心里很感激他。生:下雨了,没有伞,穿红色衣服的同学送穿黄色衣服的同学送回家,黄衣服的同学很感谢她的付出。师:你又曾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谁来演一演,与大家分享同学之间的乐于助人的事。生:同学生病了,好几天没来学校。当他身体恢复健康回到学校后,我把自己的笔记本借给他,主动帮他补课。生:捡到钱包,归还失主。师:看同学们在讲述自己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都很感动和开心;在讲述自己帮助他人的时候,也很开心幸福。可见,助人为乐不仅能温暖他人,也能带给自己幸福。本活动设计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体会自己得到帮助后内心的温暖以及帮助他人后内心的快乐和充实。活动二:寻找身边的爱心者师:关爱就在我们身边。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不露痕迹的,需要留心才能发现。下面我们来读一读教材第65页的《他们在偷懒吗?》师:找一找,他们的爱心藏在哪儿?你的身边有这样隐藏着的爱心吗?学生分组交流,派代表发言。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关心着我们,默默给予我们帮助。我们也要把自己的爱心装进每个需要帮助的人的心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社会的温暖。本活动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关心学生,教导学生学会感恩、奉献。活动三寻找身边的爱心传递者:师:关心和帮助他人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教材第69页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班主任帮助方明一直没有没有告诉方明。学生分组讨论,班内交流意见,教师注意做引导。生:班主任帮助方明是默默的献出爱心的,她不想让别人知道。生: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是爱心的传递者,把爱心献给方明,帮助方明解决困难。师:刚才我们所听的故事,不仅有学生,还有老师都是爱心的传递者,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爱心传递者。出示老师身边献爱心的图片。生:让学生说说自己小队参加献爱心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活动四:制作爱心卡1、用彩纸折爱心2、写祝福语3、装饰爱心卡片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明白了无论是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还是关心和帮助别人,都能获得快乐和幸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并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爱心;我们都是爱心的传递者,用我们的爱去帮助更多的人,让我们的爱心代代相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