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德国统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普鲁士取得统一德国的领导地位
B.奥地利和普鲁士团结起来,共同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C.为实现统一,普鲁士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
D.德国的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
2. 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他为宰相,经过他推行的改革,德意志最后实现了统一。“他”是(  )
A. 奥迪尔 B. 俾斯麦
C. 玻利瓦尔 D. 林肯
3. 德国统一与其说是建立在铁与血上,还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说明(  )
A. 帝国的建立离不开煤和铁
B. 经济发展龙德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C. .夺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 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如统一
4. 下列哪一年中德意志完成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
A. 1861年 B. 1866年
C. 1871年 D. 1870年
5. 下图是美国“奴隶制的扩张”漫画。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的无法调和。这一矛盾的焦点是(  )
A.西部开发的问题
B.国内市场扩大问题
C.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
D.美国领土扩张问题
6. 1775~1783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1861~1865年,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由林肯领导
B.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7.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都发生在美国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和巩固时期。以下对两次战争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B.战争过程中都颁布了重要的文献
C.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都使美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8. 下列是小明搜集的有关美国内战的史料,其中不合适的是(  )
A.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尖锐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9. 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他是( )
A.亚历山大二世 B.伊凡四世
C.尼古拉二世 D.彼得一世
10. 在历史活动课上,李潞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你认为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行改革的人物是亚历山大二世
B.这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C.这次改革的时间是1861年
D.沙皇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11. 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废除了农奴制
D.都发生在18世纪
12. 日本人最终认识到,锁国政策并不可行,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改变……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首先打破日本“锁国政策”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3. 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少壮派军官发动了兵变
C.明治维新 D.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4.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对日本社会所起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A.使日本结束了闭关锁国的历史
B.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C.使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
D.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15. 俄国、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都进行了改革,关于两国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提倡废藩置县
D.都彻底清除了封建残余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为了摆脱困境,取得战争胜利,1862年,林肯政府采取了一些顺应民意的措施:凡是美国公民,缴付少量手续费可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又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获得自由并可以参加北方军队。
请回答:
(1)美国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林肯政府为取得战争胜利颁布了哪两个法令?
(3)美国内战的性质是什么?
(4)美国内战有什么重要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725年,俄国已有240多个近代工厂,工厂内已有较细的分工。
(1)材料一中的“240多个近代工厂”与彼得大帝改革的哪项措施有关?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大国地位,沙皇政府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2)材料二中所说的19世纪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是什么?俄国“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表现在哪里?
材料三 沙皇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3)材料三中沙皇的这番话说明了什么问题?他的这种思想给俄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4)俄国的两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有何共同影响?
18. 识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内忧外患话危机】
材料一
(1)图一、图二反映了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哪些危机?
【弃旧图新倡改革】
材料二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它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变革余波遗后世】
材料三
(3)为什么说中日之间从“同是天涯沦落人”变为“相逢已经不相识”?
【“以史为鉴”谈感悟】
(4)日本这次改革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CC 6-10CDADB 11-15ACCCB
二、非选择题
16. (1)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
(2)《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4)经过美国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7. (1)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2)农奴制。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逐步实现了工业化。
(3)这次改革是在维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展开的。保留了封建残余。
(4)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8. (1)内忧——幕府统治面临危机;外患——日本国门被打开,面临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险。
(2)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3)因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中国就是其侵略的主要目标之一。
(4)改革是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发展教育;增强国防力量;和平崛起,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