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2. 左宗棠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重大贡献是( )
A.创建湘军 B.献身变法
C.收复新疆 D.再造民国
3.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明显……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4.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右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开展(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
A.?轮船招商局???????????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6. 在兴办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的同时,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必先求富而后能强”,运输困难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洋务派开办了(?? )
A.?安庆内军械所????????????????????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D.?福州船政局
7. 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培养了邓世昌. 詹天佑等一大批杰出人才的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8. 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
①创办近代工业 ②筹建海军 
③兴办新式学堂 ④变革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 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求富”为目的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其中有(  )
A.江南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发昌机器厂 D.继昌隆缫丝厂
10. “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以下内容与之最为符合的是( )
A.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C.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洋务运动重点学习西方的技术
11.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  )
A.金融业 B.交通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2. 1895年,三个中国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救国。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还有一个人是张謇,他选择的道路是(  )
A.“实业救国” B.师夷长技
C.戊戌变法 D.民主科学
13. 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 )
①面粉业 ②纺织业 ③制糖业 ④印刷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4. 下表是八年级一班“历史学习园地”里展示的某人物简历,请你推断该人物是( )
1857年至1873年,就学于私塾,攻读四书五经 1894年,考中状元
1896年,筹办大生纱厂
1905年,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1915年,专事实业. 教育和慈善
A.李鸿章 B.荣德生
C.张謇 D.范旭东
15. 19世纪后期,西方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人中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近代交通工具的传人,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A.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B.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C.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工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 河南的焦作. 湖北的大冶. 江西的萍乡. 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业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949 3281 77 969 23 - -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5 15 29696 100
材料三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有什么变化?说明这一变化与上述运动之间的关系?
(3)材料三中李鸿章认为造成“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原因是什么。基于上述认识,李鸿章等洋务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镇压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御外来侵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为此,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
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① 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上海
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③ 1876年 派福州船政学堂学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④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⑤ 1887年 开办漠河金矿
⑥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2)根据材料二中所示表格,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3)材料三图片再现了洋务运动的哪两大企业?这两类工业之间有何共同点?(举出两个方面即可)
材料四 洋务运动包罗孔多,但大致而言,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以归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创置于科技. 文化. 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结合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发展所起的作用。
18.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向海洋进军”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文明差异】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
(1)依据材料一,指出“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的原因。
【两种选择】
材料二 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此后,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如图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主要通商口岸分布图。
(2)材料二中“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对两国各自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读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主要通商口岸分布图,写出鸦片战争期间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分布上有何变化?
【晚清海防】
材料三 右图所示
(4)透过材料三,你获得了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进军海洋】
(5)通过上述探究,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CCAD 6-10BBDBC 11-15CAACC
二. 非选择题
16. (1)变化:城镇人口. 城市数量增加;
运动:洋务运动。
(2)变化:农业税收减少,工商业税收(工商杂税收及其他收入)增加;工商业税收所占比重超过农业税收(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答案必须体现农业税收和工商业税收的比较);
关系: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了当时工商业的发展。
(3)原因:列强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
措施: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筹建了福建. 广东. 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同时兴办了轮船. 铁路. 电报等新式民用工业。
17. (1)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自强”“求富”。
(2)创办军事工业. 民用企业;筹划海防;创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人才。
(3)图一为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图二为轮船招商局。共同点:都由洋务派创办;都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都采用机器生产;都对外国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等。
(4)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建立了一批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科学技术人才;建立起近代国防力量;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18. (1)农业文明发达;长期封建保守。
(2) 英国:争夺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海洋霸主。
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到外来侵略,逐渐脱离世界工业化大潮。
(3)口岸: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变化:鸦片战争开的五个通商口岸全部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增开的商埠,沿中国海岸线南北展开,又沿着长江向内的延伸。
(4)清政府发展近代海军的历程;开始重视海洋主权,洋务运动中建立了近代海军;政治制度腐败,没有实现国家强大;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不利的外部环境。
(5)不同文明致使海权意识不同,海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应增强全民海权意识;发展经济与军事并重,应加强海军建设;深化改革,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