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6.2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同步练习:6.2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一、单选题
1.哥伦布在1492年11月12日的“航海日记”中写道:“陛下应该下决心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由此可见(???
)
①哥伦布航海是秘密巡视西班牙的殖民地
②哥伦布争取西班牙国王对其航海的支持
③开辟新航路的本意是寻找美洲的基督徒
④殖民扩张是西欧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动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有历史学家认为:当今世界实质上是欧洲的扩张和全球霸权的产物。欧洲扩张开始于(???

A.?文艺复兴???????????????????????B.?法国大革命???????????????????????C.?新航路开辟???????????????????????D.?美国独立战争
3.被哥伦布称为“印第安人”的居民生活在今天的(???

A.?亚洲????????????????????????????????????B.?非洲????????????????????????????????????C.?美洲????????????????????????????????????D.?大洋洲
4.《2049,相信中国》一书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是因为1492年(???

A.?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B.?达·伽马到达了印度
C.?哥伦布发现了美洲??????????????????????????????????????????????D.?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
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下图所示现象。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新航路的开辟(???

A.?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B.?促进了物种交流??????????C.?促进人文思想诞生??????????D.?地圆学说被证实
6.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茫茫的大西洋,到达了欧洲人从来不知道的一块“新大陆”,这块“新大陆”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美洲
7.下图所示书籍主人公的壮举是(???

A.?最早到达东方??????????????????B.?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C.?发现美洲??????????????????D.?发现大洋洲
8.“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已具备。”欧洲已具备的“客观条件”中,由中国发明的是(???

A.?地圆学说流传?????????????????B.?造船技术突破?????????????????C.?航海技术高超?????????????????D.?指南针用于导航
9.记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第六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的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它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根据材料判断这个‘重要的分水岭’的含义是(???

A.?世界各个地区从相互隔绝、孤立发展到连接成一个整体
B.?锤炼了欧洲人敢于胃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C.?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
D.?人类历史开始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10.经过30多年的斗争,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摆脱了哪两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

A.?英国和西班牙?????????????????B.?法国和西班牙?????????????????C.?西班牙和葡萄牙?????????????????D.?美国和葡萄牙
11.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运动?????????????????C.?罗马帝国的扩张?????????????????D.?亚历山大东征
12.某班历史复习课讨论哥伦布活动及其历史作用时,出现了以下四个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他是世界历史上进行远航的第一人
B.?他实现了环球航行
C.?他发现了美洲大陆
D.?他到达了印度
1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伦敦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刺激英国工商业发展??????B.?欧洲手工工场兴起??????C.?意大利商业地位上升??????D.?早期殖民掠夺开始
14.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发现了新世界。他口中“发现新世界”是通过哪一事件形成(???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启蒙运动??????????????????????????D.?宪章运动
15.2019年初,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示,“菲律宾”这个名字极具殖民丰义色彩,希望能更改围名。1519—1522年进行环球航行过程中,“发现”菲律宾,并开启了西班牙人殖民菲律宾的时代的是(???

A.?迪亚士船队??????????????????????B.?哥伦布船队??????????????????????C.?达·伽马船队??????????????????????D.?麦哲伦船队
16.“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即海地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材料中的“我”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17.下图是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的石座铜碑,碑文正面是“拉普拉普”,纪念杀死麦哲伦的菲律宾勇士。反面是“费尔南多·麦哲伦”,以纪念完成环球航行。下列关于这段材料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A.?殖民活动引发殖民地人民反抗?????????????????????????????B.?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C.?麦哲伦最早发现了美洲新大陆?????????????????????????????D.?对新航路开辟应坚持辩证评价
18.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你认为以1500年作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是(???

A.?1500年是一个整数,容易记忆
B.?1500年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C.?1500年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D.?1500年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整体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外贸易问题的历史。
材料一:1431年,明朝皇帝明宣宗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如今,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马来西亚有“三宝镇”,马六甲有“三宝庙”,爪哇有“三宝井”等。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郑和携帶大量金银、铜钱等作为赏赐,输入的物品多为象牙、香料、珠宝等奢侈品,这种贸易不是出于商业目的,不仅对国计民生无补,反而大大消耗了国力。郑和每到一处,还往往以大国身份,无偿赐予当地许多丝织品、瓷器、铜器、铁器等,也不利于经济.上的发展。
——摘自岳麓版《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航线图(见下图)
材料四: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
(1)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以“三宝”来命名地名、庙宇,这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贸易”有哪些弊端。
(3)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番茄、________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读图判断,为开通美洲到吕宋(今菲律宾)的航线作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________。
?
(4)材料中西班牙人为何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西班牙由此走上了什么道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分析:“陛下应该下决心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一方面反映了哥伦布争取西班牙国王对其航海的支持,另一方面说明殖民扩张是西欧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动机。②④理解正确。
B项②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2.
C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之间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各国纷纷加入殖民行列,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大肆掠夺财富,形成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推动了全球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故正确答案为C。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与侵略扩张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欧洲殖民扩张早已遍布全球,故BD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3.
C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向西航行到达美洲,发现这块新大陆,他误认为美洲就是印度,由此产生了把美洲这块大陆居民称谓"印第安人";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哥伦布、“印第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识记基础知识,掌握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相关史实,以此确定答案。
4.
C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到达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新航路的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全球化的开始”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
C项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应该可以看作全球化的开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5.
B
分析:题干中显示,新航路的开辟使新世界的玉米、番薯、火鸡等物种运往旧世界,旧世界的小麦、包心菜、柠檬等物种运往新世界,这直接表明促进了新旧世界的物种交流,故B符合题意;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地圆学说也被证实,但这些不能直接从图中看出,故A和D不符合题意;
人文思想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诞生于新航路开辟之前,故C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知道及图片内容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大交换。
6.
D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远航,他率领船队,横渡茫茫的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成为发现美洲的第一人,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重点掌握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易错点是对不细心看题,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对基础知识加强记忆。
7.
B
分析:依据题干图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航行,横穿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项符合题意;
最早到达东方的是达伽马,A项不符合题意;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C项不符合题意;
发现大洋洲不是麦哲伦的贡献,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图片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片信息,抓住图片关键词麦哲伦,学会知识迁移、认知和分析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灵活掌握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8.
D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后来传到欧洲,应用于航海,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是中国的发明,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众多条件中与中国有关的是至关重要的发明指南针。
9.
A
分析:依据题干“公元1500年前后的第六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的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500年,欧洲人为了寻求黄金,掠夺财富,开辟了新航路,发现了美洲,完成了环球航行,世界各个地区从相互隔绝、孤立发展到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是‘重要的分水岭’的含义,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重要的分水岭’的含义,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题干信息理解,在理解题干信息的基础上选出正确答案,难度较大。解答时要紧贴材料信息,对题干信息要理解,之后拿四个备选项和题干信息一一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10.
C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占领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葡萄牙占领巴西。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经过30多年的斗争,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摆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内容,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率领航海家进行探索,所以这两个国家先获得了独立。
11.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的经济发展起来,成为商业中心。故A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和题干信息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D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经济发展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理解和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欧洲大西洋沿岸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12.
C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因此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选项C符合题意;
世界历史上进行远航的第一人是中国明朝郑和;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到达了印度的是达·伽马。所以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内容,哥伦布率先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本题是重要考点。
13.
A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所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刺激了英国工商业发展,使得伦敦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关于欧洲手工工场的信息;
C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与英国相关的影响,没有体现对意大利的影响;
D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殖民掠夺的相关内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对英国的影响,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航海家的路线、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4.
B
分析: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发现了新世界。”他口中“发现新世界”是通过新航路开辟形成的。新航路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B项新航路开辟后“发现新世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15.
D
分析:1521年,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带领西班牙船队“发现”菲律宾,开启了西班牙人殖民菲律宾的时代。
D项麦哲伦船队“发现”菲律宾,并开启了西班牙人殖民菲律宾的时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麦哲伦的主要成就。
16.
C
分析:从题干中的“1492年”、“小西班牙(指海地岛)”等关键词可知,题干中的“我”指的是哥伦布。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船队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的海地岛等地,发现了新大陆。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逐渐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项哥伦布即是材料中的“我”,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哥伦布的成就的识记能力。
17.
C
分析:依据题干“纪念杀死麦哲伦的菲律宾勇士。反面是“费尔南多·麦哲伦”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麦哲伦对当地人民进行殖民活动,引发殖民地人民反抗,麦哲伦被杀死,题干材料体现了对新航路开辟辩证的评价,ABD三项的内容与材料的内容相符,不符合题意;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语句“拉普拉普”、“费尔南多·麦哲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过程及评价,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18.
D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之前,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是孤立存在的。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才变成一个整体。所以将1500年作为分水岭。
D项1500年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整体是以1500年作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19.
(1)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船队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
(2)大大消耗了国力,不利于经济上的发展
(3)甘薯;麦哲伦
(4)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分析:(1)一方面表明郑和的船队所到的国家和地区遍布东南亚(或郑和的船队到过这些地方);二是郑和下西洋体现了友好的交往,深受东南亚各国的欢迎(或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2)郑和下西洋不是出于商业目的(或宜扬国威),不追求经济利益(或效益);以奢侈品为主,于国计民生无补;消耗了大量国力,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等。
(3)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花生、玉米、马铃薯、番茄、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或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此以后走上海外殖民、对外扩张的道路。
故答案为:(1)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船队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
(2)大大消耗了国力,不利于经济上的发展。
(3)甘薯;麦哲伦。
(4)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