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是指( ) A. 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B. 打消俄罗斯的觊觎 C. 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D. 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2. 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严重分裂的状态,其中最强大的是( ) ①奥地利 ②匈牙利 ③普鲁士 ④丹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 1871年,德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完成了统一。下列有关德国统一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法国是德国统一的最后障碍 B.通过王朝战争得以实现 C.俾斯麦是统一战争的实际领导者 D.灵活外交是统一的前提条件 4.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主要针对的是( ) A.阻碍德意志统一的任何势力 B.德意志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C.普鲁士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D.马克思倡导的国际工人运动 5. 下图这组群雕完成于1941年,代表了美国此前的建国150年历史中最伟大的四位总统:从左至右分别是美国国父华盛顿、《独立宣言》起草人杰弗逊、和平使者西奥多·罗斯福、黑人之父林肯。林肯被称为“黑人之父”是由于( ) A.他领导北美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B.在他的组织下颁布了1787年宪法 C.他领导了南北战争,在战争中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面对大危机他实施“新政”,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6. 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改革 B.资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解放运动 7. 1862年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他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 A.解放农奴 B.扭转战局 C.废除奴隶制 D.维护国家统一 8. 1863年10月,美国联邦军共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37482人,成为一支英勇顽强的战斗力量。这是因为联邦政府发布了( )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9.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 ) A 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海军和新式陆军 C.废除农奴制 D.发展学校教育 10. 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 )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 D.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 11. 下列对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B.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C.自此俄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D.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12. “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促使日本开始“收入囊中”的是( ) A.大化改新 B.商鞅变法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明治维新 13.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这表明其实行的政策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征兵制 14. 经由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度,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犯扩张。这是因为( ) 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树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例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15. 与大化改新相比,日本明治维新的“新”主要体现在( ) A.向中国学习先进制度 B.向欧美学习先进制度 C.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独立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二 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1)材料中的“我”指的是谁?他是通过什么方式“停止分裂”和“拯救联邦”的? (2)材料一中的“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分别是指哪两种经济形式? (3)依据材料二指出“我”的“最高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与解放奴隶的关系是什么? (4)上述主张的实现有何意义? 17.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永远在路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富国强兵,走上侵略扩张之路】 材料一 17世纪末的俄国现状: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文化教育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彼得一世的改革涉及全国几乎所有的领域。他一生主持颁布了三千多条法令,改革行政机构、军队,建立军事工业,引进千余名各类专家,建立众多近代化学校和科学院,并派出一批批的年轻人到国外学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领域? 【解放农奴,加速经济社会发展】 材料三 年代 农民起义 1801~1810年 83次 1811~1820年 124次 1821~1830年 156次 1831~1840年 143次 1841~1850年 351次 1850~1861年 591次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1861改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在亚历山大二世首座雕像的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政府树立他的雕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4)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解放千百万俄国农奴的? 【大道行思,分析改革影响】 材料五 俄罗斯在狂飙突进的改革风暴之下,理性冲破禁锢,科学压倒愚昧,重商主义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俄国终于紧跟世界先进潮流的步伐迎头赶上来…… (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共同的影响?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俄国的改革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倒幕派决定向鸟羽、伏见方面派出军队,以阻止幕军的进击。庆应四年(1868年),也即是明治元年,两军在鸟羽、伏见两地街道上发生战事。萨摩、长州联军取得了优势。朝臣们的不安消失了,天皇也不必逃难了。这一战奠定了大局,总算渡过了危机。 ——林怀秋等《明治天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和蒸汽机数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选择的发展道路。分析这一选择对日本的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理解“国与国最大的差距并不在技术,而在于精神”的内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DAC 6-10BBDCB 11-15CDCCC 二、非选择题 16. (1)林肯;美国内战。 (2)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和北方的工商业资本主义经济。 (3)维护国家统一;是否解放奴隶服从于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4)废除了南方的黑人奴隶制,维护了美国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7. (1)17世纪末期,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为了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 (3)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社会动荡;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了俄国的落后,加剧了俄国的国内矛盾。 (4)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出钱赎买一份土地。 (5)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俄国国力等。 (6)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努力发展教育、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等。(言之有理即可) 18. (1)武装倒幕的成功(或幕府统治被推翻,确立了明治天皇的统治)。 (2)快速增长。明治维新,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3)发展资本主义。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同时也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4) “精神”的实质是创新和善于学习,要根据国情进行创新,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