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实验一实验题目: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器材:食盐、面粉、淘洗干净的沙粒、清水、烧杯(3个)、药匙(3个)、搅拌棒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2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观察;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几下、再充分的搅拌、观察;静置、再观察。2分取食盐时撒到实验台上不及时清理扣0.5分;搅拌棒搅拌方法不对(搅拌棒经常碰到烧杯壁及底部、搅拌动作明显过大、有液体飞溅出烧杯)扣1分;观察并叙述看到的现象,只做不说扣0.5分。?3取少量沙粒,按照同样的方法做上面的实验。2分取沙粒时撒到实验台上不及时清理扣0.5分;搅拌棒搅拌方法不对扣1分;观察并叙述看到的现象,只做不说扣0.5分。?4取少量面粉,按照同样的方法做上面的实验。观察时对着光线。2分取面粉时撒到实验台上不及时清理扣0.5分;搅拌棒搅拌方法不对,扣0.5分;观察方法不当扣0.5分;观察并叙述看到的现象,只做不说扣0.5分。5实验现象及结论2分实验现象:食盐放进水里,用眼睛看不见了,而水仍是清澈;沙粒沉降在水底;面粉部分悬浮在液体中,使水变浑浊,仍能看得到面粉颗粒,部分沉降在水底。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溶解了,面粉和沙在水中不能溶解。6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及时整理器材、材料不归位、不及时清理实验桌不得分?实验二实验题目:过滤食盐、沙、面粉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食盐、沙子、面粉、滤纸、漏斗、铁架台、玻璃棒、烧杯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2制作过滤纸:(1)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按第1或3层打开)。(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用玻璃棒沾水涂在滤纸上,使滤纸和漏斗结合紧密。2分过滤纸制作方法不对,扣0.5分;放入的滤纸高于漏斗,扣0.5分;滤纸和漏斗内壁没有紧贴,有气泡扣0.5分。?3组装器材:将放有过滤纸的漏斗固定在铁架上,漏斗下端尖部紧靠烧杯壁。1分将放有过滤纸的漏斗固定在铁架上(0.5分);漏斗下端靠烧杯壁(0.5分)。?4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处,用玻璃棒将含食盐的液体慢慢引入漏斗中。烧杯口紧靠玻璃棒,漏斗里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2分玻璃棒未靠滤纸三层扣0.5分;烧杯口未靠玻璃棒扣0.5分;液面未低于滤纸边缘扣0.5分;未讲述操作过程及现象扣0.5分。做到一贴、两低、三靠(1分);观察现象,边叙述方法边做,分别说出沙、食盐、面粉三种物质过滤后的现象(1分),少说一种扣0.5分。5分别用沙、面粉的混合物进行上述操作。2分未分离一种扣1分。6实验现象及结论1分面粉、沙不溶于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食盐能溶解于水,不能通过的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不说结论不给分。7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清洗仪器不得分。?实验三实验题目: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是否能溶解。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药匙、高锰酸钾、水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2轻轻地往烧杯中的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的变化。(现象:高锰酸钾遇水即溶,颗粒逐渐变小并下沉,向四周不均匀扩散。)2分实验操作正确1分(药瓶盖朝上,高锰酸钾用药匙来取,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不得分);观察并叙述看到的现象1分。?3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现象:扩散加速,充分的搅拌后发现颗粒(沉淀)消失,水完全变成紫红色。)2分实验操作正确1分,(搅拌棒搅拌方法不对则不得分);观察并叙述看到的现象1分。?4最后观察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现象: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形成了颜色均匀、稳定的紫色透明的溶液。)2分观察并叙述现象,不叙述看到现象不得分。5实验现象及结论2分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不说出实验结论不得分6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清洗仪器不得分。?实验四实验题目: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实验器材:浓盐水、烧杯、水、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放大镜?、玻璃棒、火柴、滴管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2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石棉网上放蒸发皿。在蒸发皿中滴入5-10毫升或者适量的浓盐水。2分在蒸发皿中滴入5-10毫升或者适量的浓盐水(1分);在三角架上放上石棉网(0.5分);把蒸发皿放在石棉网的上面(0.5分)。3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用余热加热。酒精灯使用:火柴点燃,外焰加热,两次盖盖熄灭。2分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1分),酒精灯操作不正确不得分;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用余热加热(1分),熄灭酒精灯方法不对不得分,把食盐烧焦,不用余热加热的不得分。4待蒸发皿稍凉后,用小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转移到纸上,用放大镜观察;并与实验食盐进行比较。2分用小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转移到纸上,用放大镜观察(1分);并与实验食盐进行比较(1分)。5实验结论2分溶解的食盐可以通过蒸发从水中分离出来。不说结论不得分。6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整理和清洗器材,不得分。实验五实验题目:简单电路实验器材: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1个电池盒、1节电池、4根导线、记录纸1张、笔1支。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2用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2分连接好电路(1分);小灯泡发亮(1分)。3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连接一个串联电路,并使2个小灯泡发亮。2分正确连接一个串联电路(1分);2个小灯泡都发亮(1分)。4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连接一个并联电路,并使2个小灯泡发亮。2分正确连接一个并联电路(1分);2个小灯泡都发亮(1分)。5实验结论2分简单电路点亮了小灯泡。不说结论不得分。6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实验六实验题目:做个电路检测器实验器材:一个由(坏的)1个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1节电池、1个电池盒连接的故障电路;一个由1个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1节电池、1个电池盒组成的“电路检测器”;一个由1个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1节电池、1个电池盒组成的替换材料;2个盛放材料的盒子。1张记录单。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2做个“电路检测器”。2分先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把电路中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再连上另外一根导线,就做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操作不正确不得分。3让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小灯泡亮,则电路检测器可以正常工作。2分实验操作不正确则不得分。4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重复检测一次,将故障元件放入盒子里,并记录。找出故障原因,替换故障元件,重新点亮小灯泡。3分检测故障电路中的小灯泡\导线,重复检测一次,记录1分;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重复检测一次,记录1分;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盒\小灯座重复检测一次,记录1分。5实验结论1分电路检测器可以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重新点亮小灯泡。不说结论不得分。6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实验七实验题目:做个小开关实验器材:1块橡皮、2枚图钉、1枚回形针、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1个电池盒、1节电池、3根导线。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2连接简单电路点亮小灯泡,再拆下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断开电路。2分连接简单电路点亮小灯泡1分;再拆下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断开电路1分。3制作一个小开关,连接到简单电路中。2分制作一个小开关1分;连接到简单电路中1分。4检验小开关能否控制电路中小灯泡的亮、灭。2分实验操作正确1分;能控制电路中小灯泡的亮、灭1分。5实验结论2分开关可以控制电路中小灯泡的亮.灭。不说结论不得分。6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实验八实验题目: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花生米、水、棉签、白纸、淀粉、碘酒、滴瓶、培养皿、面包片、土豆、馒头。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2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观察现象。2分正确操作(1分);观察说出实验现象(1分)。3分别用肥肉、花生米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2分正确操作(1分);观察说出实验现象(1分)。4分别在土豆、馒头、面包片上滴一滴碘酒,观察现象。2分正确操作(1分);观察说出实验现象(1分)。5实验结论2分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1分);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1分)。不说结论不得分。6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实验九: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题目: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器材: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夹子。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2把3张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左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2分卡纸固定不牢立不起来的,扣0.5分;小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扣0.5分;卡纸之间间距太近的扣0.5分。?3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1分不放纸屏扣0.5分。?4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并说明现象。2分观察现象,边叙述方法边做,只做不说扣0.5分。5把第二或第三张卡纸(第一张除外)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并说明现象。2分不移动卡纸的扣0.5分;错移动了第一张的扣0.5分;只做不说的扣1分。?6实验现象及结论1分说出光是直线传播的,不说结论不给分。7整理实验器材、清理桌面、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1分少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实验十: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实验名称: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实验器材:实验小车一辆、垫圈若干个、棉线一根、回形针一枚、秒表一个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并确定棉线长度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2将棉线一端系在小车上,一端系上一枚回形针做的挂钩1分棉线一端不系在小车上,扣0.5分;另一端不系挂钩的扣0.5分。3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1分不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或终点分别扣0.5分4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2分先挂一个垫圈,若小车不动,再增加逐个增加,直至小车动起来。若直接挂多个扣1分。5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3分1.先测出动起来时小车运动的时间,反复三次。1分2.再增加两个垫圈,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反复三次。1分。3.再增加两个垫圈,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反复三次。1分。以上每一步记录次数少于3次的,每步扣0.5分。6实验现象及结论1分说出:垫圈挂得越多小车运动得越快。得1分7整理实验器材、清理桌面、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1分少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实验十一: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题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3件。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0.5分(要说出来是否归零)。2先用手掂量物体的重力大小,用“牛”做单位估计物体重力,作好记录。2分没用“牛”做单位估计物体重力扣0.5分,不作记录扣0.5分。3使用弹簧测力计逐个测出物体重力的大小,读出读数,并作好记录。3分操作时没有慢慢提起物体扣0.5分,视线没有与指针相平扣0.5分,读数不正确扣0.5分,不作记录扣0.5分。提起了超出测量范围器材的扣1分。4在记录表上算出自己估计和实测的差距。2分没有计算和比较不得分。5实验结论1分不说结论不得分。6整理实验器材、清理桌面、合理处理实验废弃物1分少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实验十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题目: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2把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一组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1分能按照轻重顺序排序得0.5分,推测沉浮并分别记录,得0.5分?3按轻重顺序依次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并分别记录。2分能做到以轻重(或重轻)顺序轻轻放入水中,得1分,做到分别记录下来的,得1分?4讨论、概括实验结论。1分能正确说出实验结论,得1分.(意思对也行,不一定原话)5把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一组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1分能按照大小(也就是体积)顺序排序的,得0.5分,推测沉浮并分别记录的,得0.5分6按大小顺序依次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并分别记录。2分能做到以大小(或小大)顺序轻轻放入水中,得1分,做到分别记录下来,得1分7讨论、概括实验结论。1分能正确说出实验结论得1分.(意思对也行,不一定原话)?8整理实验器材、清理桌面、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品1分缺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实验十三: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实验目的: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表皮装片。步骤操作要求评分标准满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0.5分)0.5分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A、选低倍镜,用转换器旋转物镜(手推物镜旋转不得分)。选合适的光圈。(1分)B、左眼视镜同时右眼睁开。用手捏反光镜边缘(不得触及镜片)调反光镜。视野亮度适宜。(1分)C、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1分)D、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好,将要观察的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央。(1分)E、头偏向一侧注视物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盖玻片。(1分)F、左眼视镜同时右眼睁开,用粗准焦螺旋找到要观察的标本移至视野中央。用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物像。1分)6.5分4得出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学到显微镜能观察许多微小的结构等。2分3整理仪器。A、取下洋葱表皮装片,放回原处。(0.5分)B、把物镜偏转到通光孔两侧,并降到最低;转动反光镜呈竖直方向。0.5分)C、将显微镜放回原处,擦拭桌面。(0.5分)1.5分实验十四: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器材: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2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中间,将烧瓶里倒满水,滴上一两滴红墨水,2分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中间得1分,将烧瓶里倒满水,滴上一两滴红墨水得1分。3把带玻璃管的橡胶塞放入烧瓶里,塞紧。在玻璃管的液面处做上记号。2分没有塞紧的扣1分,没有在玻璃管的液面处做上记号的扣1分。4将准备好的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做上记号。2分不放入热水中的扣1分;放入热水中马上做记号的,扣1分;5再把烧瓶放进冷水中,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1分直接拿出来不放入冷水中,扣0.5分;不观察玻璃管液面的扣0.5分。6实验现象及结论1分说出:烧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管内的液面逐渐上升,放入冷水中玻璃管内的液面逐渐下降。得1分7整理实验器材、清理桌面、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品1分缺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实验十五: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题目: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器材:烧瓶、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器材得0.5分,说出器材名称得0.5分。?2在空锥形瓶口套上一个气球1分检查是否漏气,不检查扣0.5分。?3把套上气球的锥形瓶放入常温水中(稍等一会儿)观察1分放入水中马上说出现象的扣0.5分。?4取出锥形瓶放入热水中(稍等一会儿)观察2分观察并叙述看到的现象,只看不说扣1分。5再取出锥形瓶放入冷水中(稍等一会儿)观察2分观察并叙述看到的现象,只做不说扣1分。?6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出实验结论2分分析看到的想象并解释的,得1分;总结出空气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得1分。7整理实验器材、清理桌面、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品1分缺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备注实验中,锥形瓶放入的顺序如果改变,只要相邻两个操作现象明显,就可得分;如果相邻两个操作无明显现象,扣相应的步骤得分实验十六: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题目: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器材得0.5分,说出器材名称得0.5分。2调平杠杆尺,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作是阻力点,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看作是用力点,分别在两边挂钩码。1分调平得0.5分,演示并叙述现象,得0.5分。3学生自主决定两端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6分分别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这三个顺序可以颠倒(每个得1分,共3分),但每个要做三次(每个1分,共3分),做但不记录的扣1分4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杠杆省力费力的规律。1分不说不得分。结论: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5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实验十七:研究轮轴的作用实验题目:研究轮轴的作用实验器材:2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轮轴演示器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器材得0.5分,说出器材名称得0.5分。2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轮上,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使它们平衡,并记录钩码数量。1分挂的钩码数量不符扣0.5分,不记录扣0.5分。3重复试验两次。2分不重复不得分。不记录扣1分。4换一个更大的轮再做第二步实验1分挂的钩码数量不符扣0.5分,不记录扣0.5分。5重复试验两次。2分不重复不得分。不记录扣1分。6分析实验数据:轮上挂的钩码比轴上挂的少,但是仍能保持平衡,说明轮轴可以省力。2分不说不得分。结论:轮轴可以省力,并且轮越大越省力。7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实验十八: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题目: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支架、2个滑轮、1个测力计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器材得0.5分,说出器材名称得0.5分。2用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的重量,并记录下来。1分不记录扣0.5分。3固定好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任意一端挂上一个钩码,用测力计拉住绳子的另一端测量力的大小,并记录。说出用力方向。1分不记录扣1分,不说出用力方向扣1分。4换用不同的钩码重复定滑轮实验两次2分每一次1分,共2分,其中不记录扣1分,不说出用力方向扣1分。5固定好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一个钩码,用测力计测量,然后做好记录。1分绕线不对不得分,不记录扣1分。6换用不同的钩码重复动滑轮实验两次2分不记录扣1分,不说出用力方向扣1分。7说出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1分说错定滑轮扣0.5分,说错动滑轮扣0.5分。不说不得分。8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实验十九:滑轮组的作用实验题目:滑轮组的作用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支架、2个滑轮、1个测力计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器材得0.5分,说出器材名称得0.5分。2用测力计提升一个钩码,测出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1分测力计不观察指针是否归零就用的扣0.5分;不记录扣0.5分。3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用来提升一个钩码,测出力的大小,并记录下来。3分滑轮组组合不对不得分。不记录扣1分。4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实验两次。2分每次得1分,不先直接用测力计测量扣1分,不重复不得分。5根据实验数据说出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2分不说结论不得分。6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实验二十:斜面的作用实验题目:斜面的作用实验器材:一个斜面、一个小车、一个测力计。顺序操作内容满分评分标准1检查实验器材1分检查器材得0.5分,说出器材名称得0.5分。2搭建一个斜面。1分搭建不成不得分。3用测力计直接提升一个小车的力,测出力的大小,并记录。1分不记录扣0.5分。4沿着这个斜面将这个小车拉上去,用测力计测量用了多大的力,并记录。2分不记录扣1分。5改变斜面的坡度再测量两次。2分不重复不得分。6说出实验结论。(斜面能够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2分不说结论不得分。7整理实验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