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期 第二学期 年 级 八 科 目 物理 主备教师 备课教师 课 题 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功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课 前 预 习 温故知新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它的受力示意图 用细绳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时,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什么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 3、我们学过的简单机械中,那些能省力?这些机械同时能省距离吗? 4、你对"功"这个词怎样理解的?哪些人可以评功受奖? 你知道"劳而无功"的含义吗? 自主预习 1、仔细阅读104页的“想想议议”体会力学中的做功。 2、在力学中,那种情况是力对物体做了功?小明与爸爸分别去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同一辆小车,爸爸轻松地就将车推走,小明累得满头大汗也没有推动,父子二人都对小车做功了吗? 力学中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 ,另一个是 。 在物理学中,把 叫做功。在力学中计算力对物体做的功的公式是 ,功的单位是 。 什么是功的原理? 我的疑问: 个人补充 课 内 探 究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 (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小组长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 合作学习、合作探究 1、下列现象中,什么力对物体移动有贡献?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①人推小车前进 ②马拉车前进 ③起重机吊起重物 2、 当你端着一盆水不动时,你累吗?你有没有做功?为什么? 3、 当你使劲地用力拉(固定在地面上的)讲台,讲台移动了吗?你累吗?你做了功没有? 4、 人推木箱前进时,重力和支持力对木箱有没有做功?为什么? 5、 人提前水桶沿水平地面前进时,提力有没有做功,为什么? 6、 抛出的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有没有力对它做功? 7、力对物体做功的必要因素是: 8、力学中做功的计算公式是: 功的单位是: 重150N的物体在50N的水平方向的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10m后拉力消失,物体又由于惯性向前滑动了2m、则拉力做的功是: ,重力做的功是: 小明提着一个重10N的水桶,由一楼走上二楼,又沿水平走廊前进了5m,在这一过程中,小明对水桶做了 J的功。(一层楼高4m) 合作探究 分别使用杠杆与测力计,动滑轮与测力计提起钩码,并将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钩码重 G/N 钩码提起 高度h/m 直接用手所 做W1/J 测力计 示数F/N 测力计通过 距离S/m 使用机械做的功W2/J 杠杆 动滑轮 分析以上结果,使用机械能省功吗? 精讲点拨 (交流、讨论实验探究中的结论。实验当中还发现哪些问题?) (请同学们将整理学习内容后小组交流,小组长汇总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疑问,并主动举手提问!) 有效训练 达标测试、反馈提升; 1、对功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此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这个力才对物体做了功。 2、下列现象中,力没对物体做功的是( ) A、用力将铅球掷出 B、将书包背上楼 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人抱着西瓜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3、小明用100N的力将重40N的球推出,球在地面上滚动了5m后停下来,则球在地面滚动的过程中,手对球所作的功为( ) A、0J B、500J C、200J D、700J 4、在水平地面上,小朋友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0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的功为( ) A、1000J B、1500J C、500J D、0J 5、1、 下列情况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1)用100牛的力将物体举高2米。 (2)用100牛的力提着物体站在2米高处。 (3)用100牛的力提物体站在水平前进小车上,随着小车一起向前移动了2米。 (4)用100牛的力提着物体沿扶梯走在2米高平台上。 (5)用100牛的力将垒球掷出10米。 (6)用100牛水平力拉着重500牛的小车沿水平面前进了10米。 6、一支步枪筒长0.9m,火药爆炸时高压气体对子弹的平均推力是2000N,子弹重0.2N,若子弹离开枪口以后,在空中飞行500m落在地面上,则高压气体对子弹所作的功是多少? 课 后 训 练 测出自己上楼时所做的功及所用的时间。 要求: 1、测出: (1)体重G; (2)楼层高h; (3)上楼所用的时间,按正常速度走上去所需时间t1,快速跑上去所需时间t2。 2、计算: (1)上楼所做的功, (2)两次登楼过程中,每秒钟做的功。 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