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艺术家的故事 1 雀之灵 Part one 自然、生活都是舞蹈创作的源泉。同学们要多去观察身边的生活小事,善于发现一花一草的美丽。这些对生活的观察、对事物的体验都会在你的内心形成一种积累,逐渐成为创作的动机和基础。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鸟的各种动作,如小鸟在空中的自由飞翔,小鸟在地面蹦跳觅食,小鸟为鸟宝宝喂食,小鸟之间互相亲昵地交颈摩挲等。模仿这些动作并变成舞蹈动作,动作可多可少,只模仿一个动作也不错哦!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表演。 2 释放我们的视觉 Part two 眼见的自然形式会蒙蔽真实的本质。简化事物的形象,才能显露艺术的真实面目。——[荷]蒙德里安 让我们像蒙德里安那样,用自己的心和眼睛去感受生活中的物体和形象。 在蒙德里安这幅未完成的作品中,你是否感觉到了声音的运动呢? 这是同学们用不同的彩色纸创作的作品,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3 圆舞曲之王 Part three 施特劳斯家族先后出现过五位圆舞曲作曲家,而这位施特劳斯的作品风靡当时的整个欧洲,并誉为“圆舞曲之王”。因他与父亲同名,所以人们也称他为小约翰·施特劳斯。 这首著名的《蓝色多瑙河》管弦乐作品,曾在美国的一次演出中,规模达到了“两千人的管弦乐团,两个合唱团,五万听众”,由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亲自指挥,其盛况可见一斑。 这首浸满了维也纳乡土之情的乐曲,使生活在异地他乡的维也纳人每每听到时,都忍不住流下思乡的泪水。 施特劳斯家中有一把许多大音乐家签过名的扇子。德国大作曲家勃拉姆斯晚年在此扇子上记下了《蓝色多瑙河》的音乐主题,并写道:“可惜我写不出这么好的旋律啊!” 这是《蓝色多瑙河》管弦乐曲的小序曲,乐曲的开始像是宁静的多瑙河在轻轻荡漾,圆号吹出了充满希望的音调,如清晨薄雾散开,河面安谧宁静。 接下来是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旋律,轻快的节奏,明朗的旋律,好像春天来到了蓝色多瑙河,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个主题的跳音和休止拍节奏,给人以跳跃、朝气蓬勃之感。 《蓝色多瑙河》共由5首圆舞曲构成。这里欣赏和介绍的是小序曲和第一、第二圆舞曲。请大家背唱这几段经典的主题旋律。 你注意到了吗?施特劳斯的奥地利风格圆舞曲所采用的三拍子很有特点,它的第二拍和第三拍的间隔要长一些,且富有弹性,这是其华丽、典雅风格形成的原因之一。 圆舞曲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寻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称为圆舞曲。 4 三毛之父 Part four 上图这些是《三毛流浪记》的连环画和电影《三毛流浪记》的广告招贴画。 《三毛流浪记》—— 我们最熟悉和喜爱的作品(左图)。 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